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起明末 > 风起明末最新目录

第三百八十七章:幕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过,笑道。

“如今北地官兵狼狈西逃,南国官兵徘徊不敢往前,凤阳官兵已成笼中之鸟,瓮中之鳖。”

“官兵所依仗,不过甲坚刃利,铳炮犀利。”

“等到日后打破凤阳,坚甲、利刃、铳炮,要多少,便有多少!”

听到宋献策的宽慰,众人的神色多少都好了一些。

李岩也在此时反应了过来,他明白了自己的失态,当下回望众人,鼓励道。

“此番虽未能竟全功,但仍是大胜。”

“传令三军,今日举宴,三军同庆!”

气氛在宋献策的言语和李岩的控制之下终究是缓和了下来。

军令传达而下,带起阵阵欢呼之声,此起彼伏,宛如潮水一般潮起潮落。

李岩最后回望了一眼远处的地平线。

此时最后一队殿后的明军骑兵也正缓缓的从地平线上消失。

凤阳幕落,看起来是他领导着万民军获取了一场恢弘的大胜。

大败援剿明军,粉碎了官兵解围凤阳的计划。

他们是最后的赢家。

但实际上李岩很清楚。

凤阳之役他并不是赢家。

真正的赢家,获益最大的人,是陈望。

没有能够解除凤阳之围,朝廷问责下来,承担大部分责任的是孙传庭,而不会是陈望。

第一,是名望的提升。

在最后的关头,陈望又领兵救出了被困于包围网中的孙传庭。

经此一役,陈望在军中的声望不减反增。

可以预见,在援剿兵马之中,陈望的声望将会达到顶峰。

第二,是权柄的加重。

北地援剿明军伤亡惨重,而陈望所领的汉中军却是实力保存完好。

兵权等于地位,有兵便有地位。

左良玉现在为何敢如此骄横,凭借的就是手中的兵马。

而陈望如今的体量,何止是左良玉的数倍。

援剿官兵损失惨重,明廷想要平定南国,必然会更加的依仗陈望。

陈望也必然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援助和自主权。

“陈望……”

李岩眯起了双眼,他的心中一片冰寒。

和陈望的合谋,完完全全就是与虎谋皮。

陈望的目的全部达到,而他想要达成的目的却是失去了可能。

陈望的存在,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挡在他前行的道路之上。

但是现在对于陈望,李岩并没有什么手段去制约。

若是陈望倾力进剿,只怕开封便已经是成为了他的葬身之所。

李岩握紧了拳头,目光低垂。

这种将命运寄托于别人身上的滋味并不好受。

“回营。”

李岩缓缓吐出了胸中的浊气,他晃了晃了头不再去想这些令人心烦意乱的事情。

轻轻拉动缰绳,座下的白马随着李岩的牵引,转身踏上了归途。

紧接着红娘子也是策马而去,袁时初、李际遇等一众将校也随之离开。

冷阳当空,高悬于天。

凤阳城外一片欢呼雀跃。

而在凤阳城内,却是一片死寂。

经过了数月的围城,连番的鏖战之下。

原本守卫凤阳的五万明军,已经只剩下了三万余人。

凤阳内城城北,凤凰山上。

一众明军的将校站立在山顶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远处地平线上那最后一道红芒。

侯恂披着一袭绛红色的披风站在众人的身前,静静的目视着那最后一道红芒缓缓的消失在视野之中。

山风冷冽,带起旌旗万千。

吹的人心冷体寒。

山顶望台之上,一众明军将校皆是神色阴郁。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万民军数十万大军将整个凤阳围得几乎水泄不通。

突围,比登天还难。

如果是其他地方,集中精锐只是进攻一处,或许还有突围的可能。

但是这里是凤阳,万民军只需要把守住凤阳的外城,就能切断他们通往外界的道路。

外城的城墙,让整个凤阳成为了巨型的牢笼。

侯恂也没有言语,他一直站在山顶,从冷阳高悬,再到日落西山,再到黑暗笼罩。

太阳彻底落下,天地一片昏暗。

灯火燃起,火焰在寒风之中不断的摇曳,忽暗忽明。

侯恂转过了身,望台之上,原本站立的着众多将校,但是现在却只剩下了五个人。

火焰在侯恂的眼眸之中跃动。

侯恂的心中一片平静。

他的心中,没有对于死的恐惧。

更多的情绪,是愧疚。

愧对天子的托付。

侯恂轻叹了一声。

他不通军务,朝廷委任作为总理的原因,他很清楚。

南下督师,一来便遇到如此的境况。

现在,他即将要成为第一位被叛军所杀死的总理。

东南局势崩溃,就在眼前,罪责在他。

自己在身后的名声,应当是不堪之极。

“城内有人开门投降,万民军已经杀入凤阳城。”

有亲卫从山下走来,带来了城中的消息。

侯恂回望南面,只见凤阳城内,火光熊熊。

无数条火龙正从四面八方,向着凤阳城内挺进而去。

喊杀声隐隐约约,自山下传播而来。

侯恂心中叹息,他知道作为总理,哪怕是深陷绝境,也不能轻言放弃。

应当指挥大军奋战到最后一刻,直至战死沙场。

如果他能够节制三军的话,他一定会这么做。

但是实际上他根本节制不了城中的军队。

甚至,投降也是侯恂的默许。

城中军队,欠饷日久,弹尽粮绝,城外围师数重,大军压境。

底下的兵将们能够坚持到现在才投降,已经是殊为不易。

“诸位。”

侯恂注视着还没有离开的将校。

他的神色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