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风起明末 > 风起明末最新目录

第四百六十八章:吴三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从关外返回的夜不收,已经带来了最新探查的情报。

“前锋为三顺王之部众,总兵力在两万人以上,观其主将旗号,应为建奴之恭顺王孔有德。”

“三顺王的部队,此前不是说都在山东吗,为什么现在又到了关外。”

祖宽眉头紧蹙,怒斥道。

前来禀报的夜不收低垂着头,他只负责将探听得来的情报汇报给祖宽。

清军的具体调动,他根本不知道情况,也难以回答祖宽。

这一幕刚好此时从一旁马道之上领兵赶来的吴三桂听到。

吴三桂神色略带阴沉,从旁侧缓步走来。

“满蒙兵马不善攻城,进攻山海关难如登天,三顺王的部队应当是从山东被调来。”

“我听闻建奴在京师整训了绿营兵四万,如今这里只有两万,恐怕另外一部分的绿营兵被调往了山东,与建奴三顺王的部队调防。”

吴三桂微微抬手,示意跪在地上的夜不收继续禀报。

“两翼为外藩蒙古骑兵,共计三万人有奇。”

“建奴合兵八万,于西罗城河西一带驻军。”

那夜不收如蒙大赦,当即将最后的情况禀报而出,随后转身离开了关城之上。

“八万人……”

祖宽的神色凄冷,已是无言。

清军竟然云集了八万人前来进攻山海关。

如今山海关内,他麾下仅有精骑两千,步卒万人,降卒三千,就算是加上愿意协防的民壮,堪用的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三万之数。

祖泽傅那边,前些时日听说宁远周围出现了不少的蒙古骑兵,让围城的形势更加的严峻。

关外的清军以骑兵为主,虽然围而不打,但是却让宁远难以分兵驰援山海关。

祖泽傅只能固守宁远,如今宁远和山海关实际上都处于孤立状态之中。

现在就算是加上吴三桂所领的五千精骑,此战也是难以取胜。

眼见着祖宽的失态,吴三桂心中暗自摇头,祖宽已经乱了方寸,此时无论是问他什么都难以获取答案。

“如今建奴提兵进攻关宁、我军力难以支,覆亡在即,不过时间长短。”

吴三桂转目看向马进忠,询问道。

“靖南伯莫非就在南国,安然坐视我关宁沦陷?”

吴三桂的话,也是关宁诸将都想要询问的事情。

因此当吴三桂的话音落下之后,一众关宁的将校也都将目光转移到了马进忠的身上。

“在下北上之时,靖南伯其实便已经直言相告。”

“黄台吉为巩固北国之局,必不计代价,征召外藩蒙古,而取关宁。”

马进忠微微偏头,看着关内那覆压而来的清国大军,缓缓开口道。

“二月三十日,南国传讯。”

马进忠神色淡然,他抬起手了镇定自若的整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襟。

他并没有回答吴三桂的问题,而是自顾自的说起了南方的局势。

“顺军以刘宗敏为主将,合羌、蒙之兵攻破成都,陷成都府,杀蜀王于王宫之中。”

“松潘、龙安、成都、潼川、嘉定、叙州、马湖、乌蒙、泸州九地沦陷,诸土司慑服。”

四川承宣布政司,下辖有十三府、六大直隶州。

这九处陷落的地方,大多都是川中和川西。

顺军的兵锋已至川南,因为陈士奇的缘故,川内的兵马或散或败。

“除去六大宣慰司把持着的川东夔州、重庆、顺庆、保定四府,以及侯良柱镇守着的遵义军民府外。”

“四川其余州府的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顺军的攻势猛烈,声势浩大,明廷京师的陷落使得天下的局势再度动荡,西南诸地土司纷纷动摇。

李自成下发诏令,保留这些土司的权利,只需要其在其出战之时只需派遣少量的兵马支援即可,其余仍按旧制。

因此在顺军南下之际,川内大量的土司选择了不战而降。

因为当地土司的倒戈,原本在川南叙州府内募兵防守的侯良柱,也因此不得不引兵退往了遵义。

遵义军民府,也就是原来的播州宣慰司。

播州之役后,播州被改置遵义军民府,归于中央直辖,当地的土司势力薄弱,朝廷的权柄仍在。

侯良柱散尽家财,在叙州募集了八千的兵马,把持遵义府内要道。

顺军几番进攻,都被侯良柱占据地利所击败。

遵义靠近湖广,陈望派人为其输送了一批军械,同时派遣参谋前去遵义,依托山势指导修筑棱堡,建立了防线。

同时,遥封侯良柱为四川镇镇守副总兵。

侯良柱原为四川总兵,但是在与原四川巡抚陈士奇分裂之后,愤然辞官。

而陈望早先已经委任马祥麟为四川总兵,自然不能再封一个四川总兵。

对于这样的安排,侯良柱也并没有多少的意见。

如果是仅仅为了官职,侯良柱当初也就不会辞官了。

马进忠的声音不急不缓,关宁一众的将校皆是眉头紧蹙,不懂为什么马进忠突然说起西南的局势。

但是马进忠对众人的目光却是熟视无睹,仍旧自顾自的说道。

“西南局势一日三变,正月三十日,武定土司吾必奎趁机发动叛乱,叛军先后攻下大姚、定远、姚安等城,连陷州府,全滇震动。”

“天下动荡,九州分离,烽烟四起,祸乱不休,国家社稷已至存亡之时……”

关城之上,有关宁的将校实在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打断了马进忠的言语,怒斥道。

“你说了这么多无关紧要的话,到底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西南剧变,难道靖南伯就不管北国,就不管我关宁?”

吴三桂眼眸之中闪过一道惊芒,他举起手止住了关宁诸将汹汹的声潮。

“西南边陲之地,哪怕失陷待到中原定鼎之时,扫除不过弹指之间。”

“此间天下,未闻以巴蜀西南之地而得以进取天下者。”

“此间天下,亦未闻失西南之地,而葬送天下者!”

吴三桂按住了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