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胎穿八零后我靠系统逆天改命 > 胎穿八零后我靠系统逆天改命最新目录

第9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宿主年龄:22岁4个月。积分:892点。当前任务:创立首个科技项目(完成度100%)。系统光幕在眼前闪烁,我站在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实验室里,手中的试管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蓝光。

六年了。从那个青山村走出来的高考状元,到如今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生,我走过的路连自己有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俞博士,结果出来了!"实验室助理小跑着递来一份报告,"转化率达到了85%!"

我扫了一眼数据,嘴角不自觉上扬。这项利用纳米材料改良的有机肥技术,能将农作物产量提高30%以上,而成本只有传统化肥的一半。

任务完成!奖励:1000积分,"科技树"农业分支全面解锁。系统的提示伴随着一阵悦耳的音效。

"语嫣!"实验室门被推开,张教授风风火火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刘部长想亲自跟你谈谈技术推广的事。"

农业部的刘部长握住我的手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俞博士,这项技术能改变中国农业面貌!部里准备在你们省先试点,你愿意负责这个项目吗?"

我没有立即回答。透过实验室的窗户,能看到北京初夏湛蓝的天空。六年前那个走出青山的女孩,如今站在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但我知道,我的路不在这里。

"刘部长,我想回家乡推广这项技术。"我说出了考虑已久的决定。

张教授惊讶地挑眉:"语嫣,中科院已经准备给你副研究员职位......"

"我知道,教授。"我微笑着打断他,"但这项技术最适合的还是青山村那样的地方——土地贫瘠,劳动力过剩,急需科技扶贫。"

我没有说出全部理由。这些年,通过系统监控,我知道家乡的变化。母亲的养殖场已经发展成县里龙头企业,但最近遇到了瓶颈;父亲在管理上力不从心;而大伯家那个曾经欺负我的堂弟俞志明,如今成了游手好闲的混混。

是时候回去了。

新任务出发:返乡创业,改善家乡经济。奖励:根据影响范围浮动计算。系统适时发布了新目标。

离京前,我去见了导师张教授最后一面。在他的办公室,这位中国纳米科学的奠基人递给我一个牛皮纸袋。

"语嫣,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你。"他推了推老花镜,"你的思维方式......很特别,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难道他发现了什么?

"这里面是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张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关于六十年代的一个秘密科研项目。"

我接过纸袋,手感沉甸甸的。"谢谢教授,我会仔细阅读。"

"记住,"他送我出门时突然说,"无论你来自哪里,科学都是为了造福人类。"

这句话让我在回宿舍的路上反复琢磨。难道张教授猜到了什么?纸袋里的资料又是什么?

检测到异常信息源,建议宿主谨慎处理。系统罕见地发出了警告。

当晚,我在宿舍里小心地打开纸袋。里面是一沓泛黄的档案,首页印着"绝密"字样,日期是1968年。档案记录了一个名为"星辰"的秘密计划——试图通过外星科技提升人类文明水平。最令我震惊的是,档案末尾附着一张照片:一群穿着老式中山装的科学家站在某个山洞前,而他们背后的岩壁上,刻着清晰的星际联邦符号!

照片中那个唯一的女科学家,眉眼间竟与我的母亲有几分相似。

警报!检测到本世界异常历史数据!系统光幕突然变成刺眼的红色,建议宿主立即销毁资料,避免时空污染。

我迅速烧毁了档案,但那些图像已深深刻在脑海。六十年代的中国为何会有星际联邦的符号?那个女科学家又是谁?这一切与我的穿越有何关联?

带着满腹疑问,我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青山村的变化令我惊讶。村口立起了大理石牌坊,柏油马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而最显眼的,是远处那片现代化的养殖场——"俞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语嫣!"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转身,看到一个烫着卷发、穿着时髦套装的中年女性快步走来。这是那个曾经唯唯诺诺的赵秀梅?

"妈!"我紧紧抱住她,闻到她身上淡淡的香水味,不再是记忆中的皂角香。

回家的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着这些年的变化:养殖场如何扩大到五百亩,如何引进德国设备,如何在省城开了专卖店......

"就是缺人手,"母亲叹气,"你爸管生产还行,销售就......"

"志明呢?"我故意问道。

母亲脸色一沉:"别提那混小子!整天泡网吧,前几天还偷厂里钱......"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堂弟俞志明是我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家还是那个家,但装修一新,还装了空调。父亲俞建国正在院子里逗弄一个小男孩——我妹妹语萱的儿子。

"语嫣回来啦?"父亲放下孩子,搓着手走过来,"住几天啊?"

"不走了。"我笑着说,"我带了新技术回来,准备在家乡创业。"

父亲瞪大眼睛:"啥?中科院那么好的工作不要了?"

"爸,我想把学的知识用在家乡。"我拿出笔记本电脑,展示纳米有机肥的项目,"这个能让咱家养殖场的副产品增值十倍。"

父亲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但眼中的骄傲掩饰不住:"我闺女有出息!"

晚饭后,我去了大伯家。这些年他们过得并不好——大伯从粮站下岗后,靠打零工度日;大伯母的副局长表哥因贪污入狱,失去了靠山。

"你来干什么?"大伯母堵在门口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