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甘宁亲自率最精锐的五千兵马断后,防备曹军进攻全军背后。汉军方阵布置紧密,各偏裨将校的任务甘宁再三交代,一切准备妥当,汉军继续南撤。
徐晃、曹休得报,率曹军骑兵复来,二人商量已经商量妥当:眼下首先考虑将汉军从东岸赶过西岸。
当日,尽管沿途不断遭曹军骑兵的骚扰,骑兵在侧翼向汉军倾泻箭雨,试图使汉军不断应付,支撑不住方阵松散。
但甘宁、赵累、韩关等将校努力维持,确保了汉军方阵的坚固。
曹军骑兵在马上不停的射箭骚扰,因为射箭时需解放双手拉弓,全靠双腿的夹力稳住身体,可马匹行进颠簸,重心不自觉的摇摆,曹军弓是良弓,箭乃利箭,劲力和杀伤却都十分有限。
韩关率领的步卒不少人的凯甲上插了数支箭亦不曾倒下,行动依旧不受影响。反倒是汉军要不断举着盾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紧密,体力消耗巨大,汉军举盾的手明显慢慢往下,行军速度越发迟缓。
汉军并非一味防守,李征率领的汉军弓弩手趁曹军骑兵靠近,迅速向前插入韩关步卒中射箭反击,汉军有稳固的地面站住脚瞄准,李征令每五人射向一名曹军,三人射马,两人射人。
凡命中的曹军皆是连人带马倒下,显而易见,在对射中,汉军的弓弩手在杀伤力上占据了上风。
徐晃、曹休有心理准备汉军的方阵不容易突破,不料却是一点空隙没有,严密的阵型使得曹军束手无策,汉军向前行进十六里。
徐晃不依不饶,夜晚调兵分批袭扰,不停派骑兵携带火把在汉军扎营处来回奔走,有时射出箭矢。汉军简单的用辎重和车杖环绕,整晚戒严。
曹军弓矢消耗巨大,徐晃事先早已收集,颇有储备。不过局面使得徐晃预见到对箭矢需求只多不少,赶忙令相邻的雉县赶制箭矢,派人往豫州征集箭矢,以防短缺。
两军相持三日,第三日时天空下雪,寒风呼啸,汉军身披铁铠不能保暖,身体经受刺骨的寒冷。
在苦难的状况下,甘宁往来奔波,鼓舞士气,让将士小步晃动身子取暖,坚持维持阵型和纪律,有条不紊地前进,曹军无隙可乘。
徐晃、曹休心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三天来探明关羽不再军中,忧的是关羽必然亲自断后,曹仁大军一时怕难以赶来,而自己无力撼动甘宁的方阵。
这般走下去不出两日,其布局遮山的埋伏就要走过,局面使得二人心中担忧阻拦不住这支汉军,他们需要考虑要不要下决心正面与汉军一战。
甘宁心中亦是怏怏不乐,他知晓庞统约定过会派遣援军接应,故每日不断往南联络,不过徐晃布置完备,大小路径,甚至丛林丘陵都埋伏着曹军,逃回来的斥候将情况禀明。
甘宁联络不上援军,军中粮草不足六日,援军不知在何处。再加上三日来在曹军的袭扰下,汉军鞍马劳顿,军中有人开始焦躁不安,不少将校也丧失耐心,纷纷求战,甘宁全部驳回,好言安抚。
两军各怀心思,彼此忍耐,等对方的露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