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尹逢聚众万余,劫掠常山郡,攻掠于赵国、巨鹿、中山四郡之间,声势骇然,百姓震动。
常山太守眼见瞒不下去了,急急忙忙将前因后果奏报邺城,邺城留守毌丘兴得报大惊,前时曾接到常山郡报告:
石邑县处置陇右移民不当,致使数百穷困潦倒,无所事事刁民袭杀巡查尉,趁势劫掠,已发兵围剿不日可平。
禀报抵达邺城,魏郡太守贾逵劝毋丘兴道:“常山太守报告说是刁民杀害巡查尉,按理说每队巡查人数至少七八十人,如此数量的兵马铠甲加上武器完备,配有马匹,怎么会被一群穷困的刁民全歼?
再怎么说该有些战斗力,却被全部杀死,无一人也无法走脱,这明显是有预谋的算计,不可掉以轻心,眼下大军击退关羽。
主力追撃南下,北方游击兵马减少,一旦生乱必然影响交战大军,容不得马虎,当调常山、赵国、巨鹿三郡兵马配合屯田兵围堵最为稳妥。”
毋丘俭却反而以为正因为大军南下紧要关头,不能轻易调遣兵马,否则百姓必然不明所以,人心惊扰,流言四起的话生乱反而容易大题小做,故毋丘俭只是令各处监视迁移百姓的兵马都尉都好生提防,严格控制。
因故意隐瞒,毋丘兴并不知晓这支乱兵偷袭屯田垒,将聚集起来的千余屯田兵马裹挟,只当成普通事件,仅仅责令常山郡尽快平定,以免影响物资的调度后不再过问。另派人知会常山郡附近各郡暗中做好准备,不得惊扰百姓。
待常山郡兵马两次大败再求援,毋丘兴这才明白过味,仔细端详战报后拍案道:“贼军中看来确实有能人。”
急召贾逵商议道:“前时不听公言以致事大!”
贾逵看罢绝口不提前事,倒像安慰毋丘兴道:“观贼人所作所为不过一伙乱匪,但一旦打仗确实很有章法,按理说这种的人已经被陛下特意笼络住了,(当时主要知识分子大多数都在士族中)
哪怕有遗落怎会甘心混迹在一群无赖之间,贼首乃尹逢更是寂寂无名?”
话虽如此说,事情发展到眼下需慎重应对,毋丘兴和贾逵商议,屯田兵不堪用,想要尽快平乱就需要经过战阵,严加训练的兵马。
除去调往洛阳方向的兵马外冀州兵马尚有四五万,不过分散在各郡要点间驻防。
常山太守战报称贼军数以万计,无论是否有夸大嫌疑,二人都不敢掉以轻心,要集中足够的兵力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
时间太久,唯有从邺城调拨兵马平叛,邺城前时乃魏王都,意义重大,不容有失,周围驻有两万兵马把守内外要地。
二人思量再三抽调八千精兵,考虑到眼下毋丘兴要统筹冀州,贾逵乃魏郡太守,离常山郡太远,带兵征讨不利,而且尚要协助毋丘兴往南调拨粮草、器械、马匹等物资以备大军久战,更嫌如今乱起,以备不测,未可轻动。
邺城内有大将文钦可用,无奈当初魏讽案文钦不清不楚,多亏曹操念及旧情未曾重办,却也不再着令单独领兵。
二人思虑再三,贾逵推荐巨鹿郡太守孙礼刚简能断,而且所辖之郡靠近常山,利于征讨。
毋丘兴招来文钦,细细与其说明前因后果然后道:“仲若,你乃武帝(曹操)故人,我本有心令你为将,奈何你终究曾被魏讽连累,我无陛下旨意不敢让你单独领兵,故调巨鹿太守孙礼为首讨贼,你为先锋,一旦平贼,大功一件,必然能再获重用,望你能明白我的苦心!”
文钦自然明白,平日毋丘兴待他也不错,并且说的话全是为他好,自然欣然应命。
贾逵道:“毋丘将军已经征调三郡驻军近万人往巨鹿郡会合,到时候一切调令听凭孙礼安排,贼军数量众多,切要小心。”文钦领命。
商议已定,毋丘兴先令贾逵往巨鹿郡会见孙礼,尽以明言。
时孙礼已然知晓常山郡之事,聚集三千能战之兵,在巨鹿、常山两郡间着令屯田兵监视贼军动向,把住险要,多备箭矢、檑木等等,以遏制贼军流窜。
因尹逢多在各郡之间劫掠,不曾深入,孙礼集中三千精兵没有战机,待贾逵赶来,得知孙礼部署大喜,遂将毋丘兴托其领兵平贼。
孙礼自付勇略非常,慷慨应诺,贾逵将文钦性格说与其听,让他多多担待,孙礼答应,文钦到后孙礼礼数非常,文钦自是高兴。
时尹逢气焰嚣张至极,然韩冉明显感觉到形势不对,再三对尹逢提出劫掠郡县粮草西行至太行山上与魏军展开长久对峙。
尹逢断然拒绝,韩冉见尹逢已经不会像以前一般按自己所想行事后,暗中将庞柔、马玉等众人聚集起来。
待众人到齐后,韩冉问道:“我们还有多少人?”
庞柔道:“当初五十余人现在剩下二十一人。”
韩冉沉声道:“尹逢已经开始不听我的话了,如今闹到这种程度,魏军肯定会发大军征讨,我们孤悬于外难以长久。
本想多备钱粮往太行山中藏匿,寻找地势险峻处驻扎或者寻机埋伏前来征讨的魏军,能纠缠魏军多久就纠缠多久,尽量耗费魏军钱粮、民力,现在看来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
马玉重重道:“我们征战月余,战死数十人,好不容易有了聚众上万的局面,运用得当的话更能予以魏军重击。
尹逢不过一庸才,不如想办法杀之夺军,我们每人暗中都挑选敦厚勇力之人充当侍卫,加起来能有一百多人,杀尹逢不难,夺其军后自可有一番作为!”
韩冉道:“确实不错,是条方法,可是大家谁有韩信、卫青之能?”
言罢环视众人,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道:韩信、卫青乃才略超群,威名赫赫,我等不过是些校佐屯将,如何能与二人相比。
韩冉见众人不语接着道:“我并非想要难为大家,现在的局势光靠我们对付魏军太难太难,先前偷袭屯田兵,设伏成功不过取巧,魏军注意力在君侯处(关羽),忽视腹地,我们利用魏军轻敌无备方才得手。
魏军真派能人领兵前来只需步步为营就无法应对,况且尹逢所聚不过是群乱匪,你们都看不上他们,这种兵马一战可定,杀了尹逢我们接手除非韩信、卫青之才怕是方能与魏军一战,靠我们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我打算利用尹逢为首的名头,暗自抽身而去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