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抖索精神、伸展爪牙向我们扑了过来。佩戴队长袖标的林波完全继承了上一任队长金旻的作风,怒吼般不断指挥队友压上与拦截,一声声喊叫伴随大力踢球的闷响在球场上回荡不息。“利用好角球!”“逼!逼!逼!”不只是队长,北川的每个队友都在不断提醒队友,真像是号令整齐、训练有素的战士,由身体到语言都要全方面地碾压对手。高强度的逼抢下,我们的身体被更为强悍的对手撞飞,精神也紧张到了极限。正如教练和岳隐赛前说的,要有能赢得比赛而不是守住现有比分的决心才能晋级。我们需要进攻,通过进攻给对方施压,让他们不能这么肆无忌惮地把后卫线压过中场。但事实是骨感的,我们连中场线没法越过,三传两递就会弄丢球权。去年面对溪中,队长好歹还能通过自己的拿球缓解对方的进攻节奏,而现在我们连球都摸不着。
做出上半场的第五次扑救后,我如履薄冰。似乎北川距离攻破我们的球门越来越近了,他们的锋矢刺穿了铠甲,正一点点往里深入,随时可能猛地发力穿透我们的身体。窒息的氛围被他们轮番的远射不断抬高,连春日的太阳都散射出淹没人的海水咸湿的气息,从身体的每个小孔中强力灌入,身体逐渐肿胀乏力,我们被推向了幽暗的海底。
终于丢球了。我竟然是这么想的,甚至有些如释重负。看到队友们的巨大压力后,阎希选择了回防,与队友们一同构筑防线。然而我们被压扁的阵型手忙脚乱,位置很不明确,任凭我在后面呐喊指挥也难以到位。人在慌乱中是最容易出差错的,上半场是的最后时刻,安东佑在边路兜出了一脚精彩的弧线球传中,蹭过叶芮阳的头顶,跑到球路上的内田高德略略弯腰,想要来一次低空轰炸。我忙往前冲了两步,想将球解围,球是打出去了,人却和补位的川哥撞在了一起。挣扎着起身之时,在禁区外得球的学学正要解围,却忙中出错地打到了阎希背上,球又落回到禁区线边缘。林波不偏不倚地杀出,停下皮球便是一脚抽射。仓促回到门前的我做出了侧扑,却无力阻止这粒贴着门柱冲入球网的高速射门。北川到底是敲开了我们的城门,0:1,总比分上扳回一城。球场和看台上都爆发出了狼嚎或暴雷般的欢呼,打进一球的对手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用这种方式不依不饶地预告着,接下来的攻势比起刚刚将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更可怕和疯狂的北川还在时间之后等待着我们。
从未有过这种即将被杀死的感觉,和今天相比,之前的那些紧迫感似乎根本不值一提。我们所能遇到的最大危机终于降临了,拜北川中学的魔鬼主场与冠军之心所赐。
[1]北川中学的Tifo出自汉末界桥之战的典故,“破白”是因为一中的队服是白色,队徽里有白马和骑兵的元素。对战的双方是袁绍和公孙瓒。公孙瓒的军队中有以骑白马闻名的骑兵部队“白马义从”,一时威震塞外。在界桥之战中,袁绍令大将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并以强弩千张掩护,他亲自统领步兵数万在后。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麹义指挥步兵用盾牌和弓弩镇定反击,一举大破“白马义从”。
就在袁绍即将取胜时,公孙瓒部逃散的两千多骑兵突然重重围住了袁绍的指挥部,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应战,杀伤不少骑兵,敌人没有认出袁绍,也逐渐后退。在《三国演义》中,带兵杀入袁绍阵中的是赵云,袁绍同样将头盔扔下,激励士兵“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将赵云逼退。
[2]同样是袁绍的典故。柯柯之前提过自己很熟悉三国的故事,因此想到了这句话来回应北川的Tifo。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收服吕布后要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