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执行者说 > 执行者说最新目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拒执犯罪(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权公司——德诺商贸有限公司出现了资金缺口,因为不能从银行贷款,董事长乔振邦便想到了跟谷少康借款。

借款数额是400万元,借期2年,这些都好说,关键是利息的问题。

谷少康的意见是,跟其他人一样,都是月息2分。

乔振邦则认为,月息2分太贵了,公司现在遇到了困难,负担不起这么高的利息。

从下午1点钟开始,双方就一直在谈借款利息的问题,谈了两个半小时,这才最终把利息定为月息1分2厘。

得知真相后,林刚皮笑肉不笑地说:“难怪康爷回来的这么晚,原来是谈了这么大一笔买卖。”

谷少康连忙摆手说:“别别别,林科长是东州大名鼎鼎的检察官,这么称呼我一个小老百姓,我可受不起。”说完,转头冲楼上骂了几句,说贵客到了也不知道上个果盘什么的,整天就知道上网玩游戏。

过了一会儿,那个女孩从楼上下来,端来了一个果盘,然后又一声不吭地上了楼。

林刚心里笑道:小老百姓?看这架势,你这个小老百姓可比我这个检察官威风多了。

谷少康赔着笑问:“两位领导大驾光临,是有什么吩咐吗?”

林刚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今天来找你,是为了廖文昌涉嫌拒执罪的案子。这个案子的影响不小,想必你也听说过了吧。对了,跟你借钱的德诺商贸,就是廖文昌和他的永昌公司的债权人。”

谷少康点了点头:“我是听说过,可这案子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林刚从公文包里找出记录本,一边翻着一边说:“据廖文昌说,他跟你借过钱,而且数额还不小,有这回事吗?”

“有,有这回事。”谷少康一脸懊悔的样子,说:“这个廖文昌,可是把我给坑惨了!2015年4月份,他跟借了我1000万,说是月息2分,两年还请。可现在都过去两年多了,他才还了310万,连利息都不够。要照这么下去,他什么时候才能把钱还清呀?”

“你说的这些都是实话吗?”林刚的眼神透出一丝怀疑。

“是实话呀。”谷少康露出疑惑的表情:“怎么了?”

林刚合上记录本,突然严肃起来:“我觉得,我有必要跟你提醒一下。我今天来找你,是以检察官的身份,对廖文昌涉嫌拒执罪一案进行补充侦查。廖文昌与你之间是不是存在借款还款的事实,涉及到对廖文昌的定罪量刑,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作为证人,你必须如实作证,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绝对不能胡编乱造,否则就要承担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康爷见多识广,认识的律师朋友也不少。这一点,想必你应该有所了解吧?”

“知道,知道。”谷少康赔着笑说:“我可是一向是奉公守法的。是,我放贷的利息是比银行高了些,但这都是法律允许的呀……”

“行了,行了,跟案子无关的事就先别说了。”林刚打断了谷少康的话,说:“该提醒的我已经提醒过了,下面,咱们就正式开始吧。”说完,他转向宋青,说:“他怎么说,你就怎么给他记录。”

宋青点了点头:“明白。”

不到半个小时,笔录就记完了。

不出所料,谷少康的证词跟廖文昌的陈述不仅如出一辙,而且相互印证,就像事先串通好了一样:

谷少康说,当时他是自己开着商务车带着1000万元的现金,连夜去齐江的赌坊街帮廖文昌还了赌债,这才把廖文昌赎出来的。

谷少康还说,当时天已经黑了,银行早就关门了,而他的网上银行一天最多只能转账250万元,所以他只能用现金,为了装下那1000万元的现金,他足足用了5个大号的行李箱。

林刚问谷少康哪儿来那么多现金。

谷少康说他家里平时就放着大量现金,这样用起来方便。

见林刚似乎不信,谷少康将林刚领到楼上一间改造过的屋子。

屋子没有窗户,里面放着6个大号保险柜,打开一看,保险柜里装的满满的都是现金。

谷少康说,1个保险柜里是200万元,6个一共是1200万元,除了这些,家里的电视柜、床头柜等能放钱的地方他平时也会放一些,大概有个300万元左右。

林刚在公诉科干了10年,办过20多件大案要案,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在家里放这么多现金。谷少康平时就这么土豪呢,还是为了把借款的事解释的顺理成章,特意这么做的呢?林刚不禁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笔录做完后,林刚拿过来看了看,然后装进公文包。直到此时,他才开始触及最为核心的话题,他问谷少康:“你说,当时廖文昌给你打过一张1000万元的借条。那张借条在哪儿,能不能让我们看看?”

“当然可以,两位请稍等一下。”说着,谷少康又上了楼,不一会儿就拿了张略显陈旧借条回来,递给林刚。

林刚仔细仔细看了看借条,说:“这张借条不会是假的吧?如果你是收了好处,跟人合伙造了张假钱条的话,那你的罪过可就大了。”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谷少康立刻否认说。

“别这么急着回答,先听我把话说完嘛。”林刚把借条还给谷少康,说:“你大概对笔迹形成时间鉴定也知道一些。没错,笔迹的老化程度是可以用技术手段进行人为控制,通过这种技术操作,也的确可以让一张借条加速老化,从而瞒过司法鉴定这一关,可这种技术操作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它的概率恐怕不亚于彩票中奖的概率。

你想想,如果事情真能那么轻而易举地就做到了,那现实中得有多少冤假错案呀,这个社会不早就乱套了。

所以,我想提醒康爷好好想想,如果这张借条被鉴定出来是伪造的,你会是什么下场。”

见谷少康不说话不表态,林刚继续说:“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虽然现有的鉴定技术还不能识别所有的造假手段,但我想所有的造假手段都只是暂时得逞,早晚也都会有原形毕露的一天。

我这么说,绝不是信口开河,当年的强光辐射做旧技术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种手段虽然一度让司法鉴定领域非常头疼,可最终不还是被破解了么。”

说到这里,他刻意加重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