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执行者说 > 执行者说最新目录

第一百三十二章 疑云初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周景禄逃避执行的计划,那次,如果不是陈默雷以毒攻毒,用心理战术瓦解了他的心理防线,恐怕他的计划早就得逞了。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桩装载车买卖的确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

因为除了前面的那份合同作为挡箭牌,在地域上,岩山煤矿也远离东州,执行局的人很难想到那三辆装载车会被卖到那么远的地方,况且煤矿周边的路段也没有监控,很难被追索行踪。

有了这双重条件的优势,装载车被卖到千里之外的岩山煤矿,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三辆装载车是怎么偷出来,又是怎么运到岩山煤矿的。虽然于焕金那边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煤矿只负责交钱卖车,其它的事他们一概不管。而廖文昌这边,又是什么都不肯承认。但陈默雷心里却已经有了答案。

那三辆装载车原先被扣押在永昌公司,要把车从里面偷出来,是有很大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落个人赃并获。

一般来说,这个风险买方是不会担的,只能由卖方来担。所以,偷车的事也只能是廖文昌去做。

陈默雷推测,应该是廖文昌从外地雇了个开锁的,又雇了3个司机。这些人拿钱干活,然后就离开了东州。

这是个很聪明的办法,因为这样以来,想要找到这4个人几乎相当于大海捞针,更别说是调查取证了。

另外,把车运到岩山煤矿的事也应该是廖文昌负责的,而且他肯定还要一路跟着。否则的话,万一哪个司机半道把车开跑了,那他可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大概就是这样,一方敢卖,一方敢买,一桩买卖就这么达成了。

当时,如果不是陈默雷当机立断,带队去了岩山煤矿,找回了那三辆装载车,执行局恐怕很难跟9家债权公司交代。如果这件事再传出去,东州法院很可能又要再一次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了。

一个廖文昌拒执案引出这么多故事,牵扯到这么多人,这是陈默雷始料未及的。

同时,这也让陈默雷重新认识了谭文明和周磊。

单是从如何对待于焕金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就很不简单。于焕金被他们收买,背叛了原来的公司,必然会被扫地出门。没了工作,生活也就没了保障,这就很难保证于焕金日后不会拿作伪证的事没完没了地实施敲诈。

对于这样一个潜在的危险,两人没有视而不见,而是把于焕金拉拢过来,变成自己人,为自己办事。这样不仅潜在的危险消除了,自己的人手也增加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如此高明的消除潜在危险的手法,可不是任谁都能想出来的。

同样的手法,在罗小川离开东州的前夜,周磊赶去挽留,想必也是故技重施,想把罗小川这个潜在的危险也拉入他们的阵营消化掉。

想到这里,陈默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按照罗小川的说法,周磊跟廖文昌拒执案也有牵涉,那是不是意味着,廖文昌也被谭文明和周磊拉入了他们的阵营?

本来,一个廖文昌就够难对付的了。现在,如果再加上一个谭文明和一个周磊,要想执结永昌公司这起大案要案,恐怕就是难上加难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