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贺攸宁最怕这样的人,固执己见却自以为刚正不阿,实在难缠。
刘太傅是个聪明人,知晓昨日宫中定然发生了什么,贺攸宁今日能出现在这大殿之上,已经说明权力到底是掌握在谁的手中,再多说又有何用,不过是惹得贺攸宁厌烦。
这般想着,刘太傅便第一个跪了下来,崔大人这时才反应过来,高呼到:“臣谨遵圣旨,定为大昭鞠躬尽瘁。”
有一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跪下:“臣等敬遵圣旨,定为大昭鞠躬尽瘁。”
一时间殿内跪倒一片,小皇帝扶持的几位官员见状也跟着跪下,顿时殿内只剩林大人一人站着。
跪在林大人脚边的是他的连襟,悄悄伸出一只手,拉了拉林大人的衣角,只愿此时他冷静些,切莫再口出狂言干出忤逆渝平公主之事,他不要命了但家中老小还想活呢。
贺攸宁定定看着林大人,他最终还是没撑住,跪了下来。
事情如此顺利在贺攸宁的预料之中,大昭朝的官员没有硬骨头,审时度势之人比比皆是,这并不是件好事。
至此之后,大昭的权力中心这才逐渐明朗起来。
贺攸宁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朝中官员良莠不齐,她早看不下去,改革选官制度迫在眉睫。
贺攸宁端坐在宣政殿案前,听着崔大人汇报学堂之事,原用的是要给小皇帝选伴读的借口,如今小皇帝在养病,自然用不着伴读。
贺攸宁也没想着再隐瞒心中所想,便下令将原来的学堂扩建,不再只收年幼的孩子,天下想读书之人皆可前去。
崔大人有些为难,“这,公主有所不知,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并非个个都想读书,有些孩子实在顽劣,可是个孩子还能管住,若是不再受年龄所限,上至老者下至孩童,书院怕是要乱套。”
其实是书院吃的可比有些百姓家中好上太多,崔大人想贺攸宁怕是垫了不少钱,他心中心疼钱的同时又替贺攸宁不值,有些孩童一听先生说话便瞌睡到了饭点便活泛起来,这哪是上学分明是为着这几顿饭来的。
孩子吃的少尚且还能养,这要是放那些年纪大点的青年进来,岂不是养些懒汉白白浪费公主好意。
贺攸宁有些日子没看崔大人寄来的信,对书院的情况只知个大概,一听崔大人的话便知他险些将事情办砸,不由得怀疑自己当初为何要选他,若换了刘太傅断然干不出这样的蠢事。
“你操办书院之事也有些时日,本宫原是放心你才将这样大的事交给你去办,不成想你却是个糊涂的。”
贺攸宁险些气笑,“本宫是让你去办书院,并非要你办救济院,你也是在书院听过学的,难道崔大人从前在书院念书时都未曾被先生考校过么?”
崔大人抬头,这才意识到贺攸宁的真正用意,也顾不得贺攸宁还看着,猛地一拍脑袋。
说来也是他想岔了,贺攸宁对百姓一向宽厚,他原想着贺攸宁要天下孩童识字念书,他便照着她的意思办,却未曾考虑过贺攸宁是当权者。
当权者最看重的是什么,无非是有才之人能不能被其所用,为国为民四字国在前民在后,要救万民与水火也得看他人愿不愿意出这水火,为了国之昌盛自然可以抛却少数人。
贺攸宁怕崔大人无法理解她的意思,索性将话说明白,“世家子弟也好平民百姓也罢,若不愿念书那也没有逼迫他的道理,书院中每半年设三次考核,有两次不过者便放他回去,也好过彼此耽误。”
贺攸宁心中盘算着,又叮嘱崔大人,“书院也办了不少时日,不要再耽搁,今日便传本宫口谕,十日之后便进行第一次考核,往后的两次都隔上些日子,务必在秋日前完成。”
崔大人赶紧应下,斟酌着开口,“依着公主的意思,臣还有一想法,从前在世家书院中有不少已读过书的子弟,这些孩子也有天赋异禀之人,有些倒能谋个一官半职,有些读完便归家去了,臣思来想去觉得实在可惜,如今书院多了,先生难免不够用,不若将他们请回来也好为公主尽尽力。”
这番话倒是叫贺攸宁对他另眼相看,崔大人出京一趟倒有所长进,也能想出靠谱的法子。
“此法甚好,便交由……”贺攸宁刚想要他去办,可话到嘴边一转,“交由刘大人去办。”
崔大人听到前头本都要谢恩了,可一听贺攸宁将差事交给刘大人去办,脸上的笑险些挂不住。
不是贺攸宁不信他,只是事情一多难免叫人分身乏术,不如专注一件事办好,刘大人也是老臣,总晾着倒显得贺攸宁是因为他是小皇帝的太傅而不愿用他,落在他人眼中,纵使贺攸宁没这个意思也会给刘大人带来难堪,倒不如物尽其用。
每当这时,贺攸宁总想感慨朝中实在无人可用,也有意要透露给崔大人选官制度之事。
“有你们这些肱骨之臣自然是大昭之幸,只不过你们年纪已大,总叫你们奔波劳苦也不是个长久之计,朝中是该有些年轻的官员替你们分担一二,不过无论是你还是本宫,都知晓世家子弟中并无出色的,只怕进了朝堂还要给你们添乱。”
“本宫也不忍你们如此辛苦还要教导后辈,不若待明年春日,选各州府书院中考核优秀的年轻才俊入朝为官,也好为你们分担一二。”
崔大人难得听出贺攸宁的弦外之音,这也得益于有人在背后指点,此刻他更觉那人的神通广大。
贺攸宁不知崔大人怎得忽然喜气洋洋的模样,眼见着时间不早,便摆手让他出去。
从州府的学院选学子并不是长久之计可却能解当前燃眉之急,以后如何她还得细细思索一番。
崔大人一出宫门坐上马车后便吩咐车夫尽快回府,他要将消息快些告知府上的谋士。
说来也巧,这位谋士是他在外筹办书院时遇见,替他解决不少问题,崔大人此次回京便带着他。
一进府,崔大人脚步一拐去了一处安静的小院,他原为着谋士准备了另一处宅子,又宽敞又雅致,可贵人听说他府上有一处枫林,便提出要住在这院中。
崔大人到时,那人正对窗作画,崔大人一进屋便懊恼不已,“都是我愚钝,未能理解先生的意思,今日见了渝平公主才知先生的智谋。”
崔大人说的是学院考核之事,从前谋士也曾提醒过他渝平公主决不是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