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 > 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最新目录

第四百六十二章传位诏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邱总管,三胞胎年纪小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劳您老人家多提点。”

想到此的邱总管,目光有些微的黯淡。

他一生也算是阅人无数,却从来没有看透过帝君和国师,曾以为两人建立大夏国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

可如今看来,当年只不过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付出十三年的心血,一朝将皇位传给十岁的孩子。

可谓是天下最狠心的父母,却又是最圣明最不贪恋权利的君王。

多年来习惯了宫中生活的邱总管,在第二次入宫后便把这里当成了最终的归属。

尽心尽力地辅助两位君王,两人却出宫都不告别一下,便瞒着所有人一去不回。

一把年纪的邱总管,怎能不黯然神伤,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见上一面。

他一把老骨头,年事已高怕是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邱总管唯一能想到的,便是两位君王会回大夏湾,想追上去找人又怕有人为难才十岁的三胞胎。

“佑王见过贤王、武王、凤公主,无诏进宫还请原谅微臣的不是。”

紫洛一来便见一大堆人,围着三胞胎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有些不悦地皱着眉头大声见礼。

众人都被紫洛带着丝内力的声音喝醒,纷纷闪避出一条路,这才规规矩矩地站立两旁。

露出离三胞胎最近的袁家五位老人和四位舅妈,全都抹着眼泪哭得那个伤心。

三胞胎耳边全是嘤嘤嘤的哭声,第一次尝试到脑瓜子嗡嗡嗡的感觉。

袁姥姥一听到紫洛的声音,那哭声更大了,红肿着一双快眯缝的老眼。

摸索着伸出一双有些许老年斑的手,循声拉着过来的紫洛放声大哭。

“小洛啊,快去找找你姐和姐夫,他们已经三天没回宫了。

这可怎么是好啊!

外面人多眼杂,要是有人动了坏心思可咋办啊!

我的小玉儿啊,你怎么能狠心地扔下姥姥不管了。

我的小心肝儿啊,你快回来吧!”

本就急得一头汗直趟的紫洛,被姥姥这么一哭心也跟着乱。

他也好想哭啊!

可是他再一哭,谁来给三胞胎撑腰,大家跟着一起搅乱还怎么管理朝堂。

又怎么对得起姐姐和姐夫对他的教导,姐姐曾几次说过,要他守护好三胞胎。

既然答应了姐姐,就一辈子不能变。

“姥姥,咱们先听听贤王、武王、凤公主怎么说。

姐姐和姐夫出宫,肯定会跟他们说明情况,肯定是有什么事儿耽误了。

咱先不急,好不好!

你们都上了年纪,要是再有个什么好歹,不是让姐和姐夫着急吗!”

紫洛扶着老太太劝说的同时,不停地给三胞胎挤眼色。

稳如泰山的三个小家伙怎么就不说话呢!

“咳,各位请安静,先听我说!”

终于舍得发话的弘亮,起身扫一圈在场的人。

与娘亲和爹爹关系亲近的人都在此,连他们身边侍候的嬷嬷们也全到位。

弘亮冷静地从袖子里掏出一份诏书,展开朗声道。

“自吾离宫之日起,大夏国由贤王执政,武王执军共同治理大夏国。

下此诏书时,吾与国师神治清明,没受任何人胁迫。

见此诏书如见吾面,所有人都应听贤王、武王调遣,各司其职共同治理好大夏国。

吾与国师为大夏国呕心沥血十数年,今有皇儿接位老怀甚安。

钦此,帝君与国师同立此诏书!”

众人一听这话,顿觉心底洼凉洼凉的,特别是专职侍候的嬷嬷们。

她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小姐给的,可小姐却抛下她们而去。

她们留在这皇宫,还有什么意思。

最是心痛的芍药,捂着胸口潸然泪下,小姐又骗了她。

说好了,不管去哪儿都会带着她,怎么就能抛下她与姑爷走了呢!

要是有个头痛脑热的,谁给小姐配药、熬药。

姑爷一个大男人,再细心总会有疏忽的地方。

她除了不会暖床和打架外,什么都能做,小姐怎么就狠心抛下她不管。

深感被自家小姐抛弃的嬷嬷们,深深地感觉到小姐这次是真渣她们了。

几人抱头低声抽泣,没有小姐的地方,大而华丽的皇宫给她们的只有冷意。

“都别哭了,娘亲离开之前留有信给大家,你们先看看信上怎么说再哭,可好。”

被哭音灌耳的武王,好想暴走。

娘亲抛下他们​‎‌兄‍‎­妹‌​­三人时,他们都没这样没脸没皮的哭,这些人是怎么好意思的。

那是他们的爹娘,这些人哭得再伤心有什么用。

难怪爹娘要提前溜,若是真让这些人知道了,爹娘哪里走得了。

弘俊虽不想爹娘离开,但他还是不愿意违背爹娘的意愿。

娘亲说得很对,大夏国不是一两个人的责任,他们为此已付出半生心血。

没道理接下来,还要用大夏国来锁住爹娘的自由。

权利与自由面前,爹娘选择了自由,那是他们付出半生心血应得的。

但谁也不能抹灭爹娘的付出,更不能因此而忘却他们的存在。

弘俊暗暗发誓,他已经长大­​‍成​人​,总要担起责任为爹娘遮风挡风。

总有一天,爹娘会玩累回家,这个家永远会屹立在这里等着他们回来。

在场的人,或人手一封,或几人一封看信时,又哭又笑跟疯子一样。

唯有紫洛眼眶赤红,泪水大颗大颗滚落,鲜血从捏紧的拳头中滴落。

“姐,我永远姓紫。

爹爹那个姓与梅家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