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叶小姐躲闪着英子单纯的、稚气未脱的眼神,她心里埋怨自己,自己这样做对吗?眼前的这个小丫头还是一个孩子啊,在她的老家,她有多少长辈的疼爱?还有那么多哥哥姐姐的爱护围着她,是多么的幸福?更多的是无忧无虑。杨玉曾说,自从英子离开家乡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是谁改变了英子的命运?多少磨难跟着她?想到这儿,叶小姐长长叹了口气,她又想起那年杨玉说她对不起崔耀宏,她没有给英子开心快乐的生活,只有吃不尽的苦和劳累,杨玉没有把英子挣来的工钱寄给英子的家人,而是拿来给了需要周旋在敌后的同志,这是杨玉最内疚的事情。杨玉还说孩子来青岛后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添置。所以,叶小姐在老太太过生日那天给英子买了一件裙子,这件裙子英子一直不舍得穿,可以说她没工夫穿。
“英子,如果俺短时间内不能回家,俺叶家,就交给你,希望你能照顾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老太太年事已高,也拜托你照顾……对不起,阿姨没有可以拜托的人……”叶小姐话语里透着局促与不好意思,“英子是俺最值得信任的人!”
英子直勾勾地盯着叶小姐躲躲闪闪的目光,“您,您去哪儿?您去做什么?”英子更关心叶小姐的去向。
“去一趟老家,如果时间久了,俺怕,俺一时半会回不来,又怕她们没人照顾,所以俺想拜托英子……”
“回老家要待很久吗?”英子很天真。
“也许很快,也许一年,也许更长时间,老家里出事了,家里人少,忙不过来,所以俺……”叶小姐语无伦次。
“俺等您回来!”
“路上不安全!”叶小姐低头沉思了一下,她又怕她的这句话吓到英子,她急忙咧咧嘴角,直视着英子的眼睛,“俺们叶家还是拜托英子了,英子聪明,能吃苦,只有把叶家交给英子,俺才放心!以后那个书店的宋先生会带一些书给弟弟妹妹看,你有时间可以教他们认认字……”
“书,俺喜欢看书!”英子语气一下兴奋起来,“在俺小时候,俺三叔送给俺一本连环画,来青岛时,俺把它留给俺弟弟英春了。”英子回想起老家的事儿她满脸的幸福。
叶小姐不敢看英子的脸,她心里更加惭愧。
英子跟着叶小姐走出面馆时天完全黑了,只有路旁几家商家门前还闪着点点滴滴的光亮,那点点的光亮下停着几辆人力车,人力车旁边蹲着几个拉车的师傅,叶小姐一招手,一辆人力车瞬间停在了她们身边,车夫问:“去哪儿?”
“师傅,去登州路!”叶小姐回答说。
英子也没有多问,她知道她跟着叶小姐走没有错。
人力车停在了登州路上,叶小姐付了车钱,她又把英子抱下车。叶小姐拉着英子的小手往前走了几个路口,她的脚步停在了柳巷子对过的一座矮矮的二层楼的院门前,“英子,以后这儿就是咱们叶家……这个小院里原来住着一个德国人,以前他在啤酒厂工作,他回国以后把院子租给了我们一个朋友,如今这个朋友又把这个房子租给了咱们,房子很好,邻居也很好,还有一个西邻居是日本人,他们家里男人在啤酒厂上班,家里还有一个女孩和你差不多大,他们是普通人……”叶小姐扭脸看看英子。
听叶小姐这么说,英子停下了脚步,她紧紧皱着眉头,一双俊秀的小眼睛在路灯下闪着仇恨的光,那两点光直勾勾盯在叶小姐的脸上。
叶小姐急忙弯下腰,压低声音说,“她们不是军人,是工人,他们在二十几年前就来到了青岛,但,咱们也要小心她们,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英子使劲点点头,她想问为什么要和日本人做邻居?她张张口没有问。
“住的地方有了,只是必须自己挣钱吃饭,所以,英子,你还要继续工作。”叶小姐语气里有点难为情,脚下的路很短很平整,她却迈不开脚步,她抬起头有意无意环视了一下路南,“那个巷子就是柳巷子,巷子头上有一家开水铺子,是朱家;开水铺子对门那家姓吴,住着五口人,吴家老太太双腿不会走路,每天出来晒太阳靠两个蒲团……老人儿子也在啤酒厂上班,她儿媳是乡下来的,脾气暴躁……吴家还有两个孩子,大孩子是个男孩,比你大,小的是个女孩,和你同岁,可能生日比你小几天……”
“汪汪汪”旁边院内传来了黄丫头的叫声。
听到黄丫头的叫声英子心里升起快乐,她忘记了叶小姐的嘱咐。
“黄丫头!”英子扑向院门。
月光蹿过了云层,高高挂起,八月份的月亮又大,又圆。
这个小院有二层楼,像个小别墅,楼上有五间房,一间小卧室英子住,英子有了属于她自己的房间,新丽新菊和新新依然与叶祖母住一个大房间,楼上有一间卫生间,还有一个厨房,还有一间小小的书房。
叶小姐的房间在楼下,楼下还有一个大客厅,客厅门口冲着院子。院子不大,一条石基路把小院子一分为二。
小小的书房里有一张长方形的小桌子,桌子旁边有两个圆凳子,高高的书架紧紧贴在墙上,书架上有好多书,琳琅满目,英子最喜欢看书,英子抬起头瞪圆了眼睛,她满眼满心的欢喜,如果每天她都能有书读,比她过年吃饺子还要开心,可是,书架上的书多半是外国书,英子看不懂,但,她还是喜欢它们整整齐齐摆在书架上,其他几本是老舍先生与巴金先生的,有的字她认识,不认识的也可以顺着句子念下来。
“英子不上学可惜了。”叶小姐看着目不暇接的英子自言自语。看着英子满眼的惊喜与开心叶小姐也宽心了许多。
叶小姐真的离开了家,她一走就是半个多月,半个多月过去了她依然没有回来。
英子上班的时间更早了,因为登州路离着华阳路的卷烟厂还有几条路口和巷子,走大路不安全,大街上常常有巡逻的鬼子兵,只能穿巷子,或走小路。叶祖母每天早早起床给英子做饭,她为了让英子多睡一会儿,她走路时蹑手蹑脚,似乎听不到她做饭时锅碗瓢盆的响声,黄丫头跟在叶祖母身后,它也不乱叫,“真是一条懂事的狗。”叶祖母常常这样念叨。
那个书店的宋先生经常过来看叶祖母,他也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出现在叶家院门口,他是在等英子,他从英子嘴里接收单师傅传送出来的情报。
宋先生人很好,他五十几岁
本章 共6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