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的姑父叫朱棣 > 我的姑父叫朱棣最新目录

第七十一章 三子夺嫡(明天上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老汉这种,借钱买药,为了救治老妻的。

朱高燧花了‌大‍­力‍气,了解山村情况,报道家庭境况,他们的收入开支,面临的各种问题,小额的贷款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也包括对日子的憧憬……

徐景昌弄出民间邸报,也不过是震惊体模式,但是到了朱高燧手里,竟然开始关注小人物,小故事。

可偏偏又是这些小人物,小故事,弥补了市面上的空缺,别人不说,徐皇后就非常喜欢看。

还几次把朱高燧叫过去,狠狠夸奖了一顿。

受到鼓舞的朱高燧,随后又以一个秦淮‌‎妓‍女‎‍为蓝本,介绍家里怎么辗转把她卖到了青楼,而且因为她是良家出身,这里面涉及到了逼良为娼的问题。

还引起刑部和大理寺的关注,督察院也派出御史,追查这件事……

朱高燧渐渐发现了邸报的价值,这玩意用好了,威力不亚于三法司啊!

他开始真正全力以赴,四处招募人手,挖掘故事,‌大‍­力‍推广。甚至他还接起了广告,替商人做宣传,收取广告费用。

有了钱,又继续扩大报纸影响力。

朱高燧已经开始筹备,要在苏州开个分社。

事情到了四五月份,伴随着礼部一道请速立太子,以安国本的奏疏,让忙碌的朝堂,平地起波澜。

到底谁才是大明未来的储君?

是在勋贵中根基深厚,又理财有方,民间声望极高的二皇子?

还是少年聪慧,掌握舆论大权,关心民生疾苦的三皇子?

又或者,是看起来碌碌无为,平庸谦和的大皇子?

朝堂上很快涌现出二爷党和三爷党。

反倒是作为世子的朱高炽,由于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在这场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位置。

这一次徐皇后也不好发表意见了,二儿子明显改过自新,老三更是说话好听,她这个当娘的,必须一视同仁才行。

而就在这个波诡云谲的当口,吏部尚书蹇义在旬会之后,主动留下来,不无忧虑道:“徐通政,二皇子身边勋贵重新集结,三皇子那边,有不少落魄文人,他遥相呼应……我怕不论他们谁成为储君,大明朝堂都会永无宁日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