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容见撑着手肘,努力不露怯态地坐起来。他在不久前被人敲晕,后脖颈仍十分痛,牵扯到整个后背和大脑神经,想要保持后背的挺直颇为费力,但他知道自己得这么做。
两人各坐一边,马车行到不平之处,桌上的烛火也随之跳跃,容见保持着端坐,他不开口说第一句话。
达木雅就那么审视着容见,大约是觉得眼前这位长公主的所作所为,在自己的意料之外。
他在宫中待得这几日,园子早看腻了,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琢磨大胤的皇帝、朝臣,当然琢磨最多的还是这位长公主。
在达木雅看来,这位长公主似乎是有几分聪明,行事作风也很厉害,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深闺暖阁里的,他身边有无数人保护,供他驱使,他才会有那样的自信。而一旦失去那些,长公主就会惶恐哭泣,随波逐流了。
于是,他开口道:“长公主不问是怎么了吗?”
容见垂着眼,慢条斯理道:“十四王子以这样的方式将本宫请来,不该由您先行解释吗?”
达木雅笑了笑:“听闻长公主从小到大,几乎并未出过宫,此时此刻,殿下却十分镇定,真是厉害。”
容见抬起眼,朝达木雅望去,两人都是坐着的,他无须仰望对方:“本宫只知道,十四王子这么请本宫出来,实在是做了一件错事。”
达木雅似乎起了点兴致,问:“公主何出此言?”
容见忍受着后背剧烈的疼痛,面上却不动声色:“北疆此次来大胤朝贺,携有可汗的御笔亲书,可谓是诚意十足。我又曾听闻草原上的部落叛乱,内外交困,想必是希望能暂时停战。而王子将本宫掳走,不可能瞒得过朝中上上下下,本宫一日不归,朝中一日不安定,到时候边境不稳,出兵征讨。十四王子作为使臣,做下这等事,怕是难辞其咎。”
达木雅似乎不以为意:“可我已经这么做了,现在天高皇帝远,世上并无后悔药可吃。”
容见的手搭在窗沿边,倒不是想要跳车,他对自己的斤两有深刻的认识,想独自一人在这群羴然人手中逃出去,还不如祈祷老天爷冬日降雷,把羴然人全都劈死来的更容易。只是时时刻刻观察周围的情况,此时整理好思绪,继续道:“方才的路,看似转了好几个弯,疾驰向前,实则一直在原地绕行,根本没出京城。”
这一句话才叫达木雅真正警惕起来,他的瞳孔一缩,看向容见美丽的侧脸。
容见似乎对达木雅的反应置若罔闻:“王子是不想出去吗?是出不去吧。长公主已成了烫手山芋,王子火中取栗,却反被烈火灼伤双手,不如放开。本宫活着回到宫中,朝堂上勉强还应付得过去,本宫若是死了,怕是群臣激愤,加上北疆正处于劣势,这场仗不打也得打了,王子又如何能确保这仗能打赢,不被可汗责备呢?”
讲了这么长一番话,容见口干舌燥,疼痛似乎蔓延到了喉咙。而这一切其实都建立在,原文中达木雅确实只是制造混乱,否则当时随手杀了长公主并不难,他有所顾忌。而现在掳走自己,很可能是临时起意,却也没有完全失去理智。
最好的选择就是放下容见,保证长公主安全无虞,以费金亦的为人,只会当这件事没有发生,对北疆继续绥靖。
达木雅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付,除了他的父兄,他似乎从不在言语间出于这样的劣势。
于是,达木雅站起身,他捏着容见的下巴,迫使容见抬头仰视自己,就那么审视着容见的脸。
即使有一张再厉害的嘴,也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位长公主甚至拿不起他惯用的斧头,听闻连骑马也不会,他无能为力。
达木雅笑了笑:“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殿下当真是天下第一的美人,却没料到竟也如此聪慧过人。”
“这上京城确实难出,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待到了边境,不知在大胤皇帝的心中,殿下值几座城池。抑或是待殿下生下我的孩子,或是我的兄弟后,送回这上京城中,满朝重臣可认这天家血脉?”
容见沉默以待,他不曾移开视线。
就这么对峙了片刻,达木雅松开了手,他蒙住容见的眼睛,遮住他的耳朵,堵住嘴,将手脚一捆,放在马车的一侧。
周围一片安静,什么都听不到,容见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随着马车颠簸。
在此之前,容见也曾有过这样危险的时刻,但也没有感觉如此无助,可能是因为明野总是在他身边。
甚至不需要别人传话,他遇到什么难题,一推开窗,明野就会出现在那棵桂树上。
明野似乎无所不能,为他解决一切。
不是不信任别人,而是只有明野能令他感到安全。
在害怕、恐惧、前途难料、生死未卜的惊慌不定间,容见才发现他是如此地、如此地想念明野。
作者有话要说:
见见的明野老公蓄力中,马上就来(。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温庭筠 《酒泉子》
感谢追文,评论抽二十个红包qwq
晚安!
第55章 “对不起”
公主失踪一事, 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禀告给费金亦的,在场之人众多,人多口杂, 不可能瞒的下来。
费金亦一声令下, 上京城内全程戒严,来往的士兵守卫, 挨家挨户对着户籍查看, 防止有人窝藏逃犯, 甚至连官员的府邸都逃不过搜查, 因为每日来往仆从众多, 也不是没有这个万一。
寻常人家都觉察出山雨欲来,出了不得了的大事,消息灵通些的早已听闻是北疆人将公主掳走, 正调查公主的行迹。
周照清得了消息后,没过多久就收到明野的密信,但不是只发给他一人的,里面应当是吩咐所有在京的大掌柜, 让铺子里的人都注意着些。
然后才是单给周照清一个人的, 说让他去道观。
夜色已深, 大雪未停, 外面探查的侍卫来来往往, 但周照清还是寻了条小路, 乘了辆小车去的道观。
虽然得了消息后,周照清已有所预料,但真在那等了半个时辰, 看到明野推门而入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