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贞观清闲人 > 贞观清闲人最新目录

第五百七十九章辉煌再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永乐四十五年,李隆基病重,太子之位悬而未决。

李隆基花了十年时间去培养。

可他之后的两代人都没有出一位足够优秀的皇族继承人。

在永乐四十年的时候,他甚至把一些皇族女子都算了进去。

可依然没有找到一位合格的皇族继承人。

永乐四十六年,李隆基病的越发严重,李玉龙开始执掌朝堂。

但让人意外的是,李玉龙这时的身体也开始不好。

只能是勉强执掌。

为此他们二人开始让其他皇族轮流尝试掌权。

每一次都是失败的。

根本压不住这个天下。

永乐四十七年夏,李隆基再次给李宽写信,他把大唐情况详细讲述了一遍。

并且把大唐的兵力布防图交给李宽。

他真觉得自己不行了。

永乐四十八年,五月十三,李隆基驾崩。

丞相李玉龙以病重之躯,虎狼之药强撑着掌权。

聚集在北平的大唐皇族年轻们开始奔走,他们都想坐上那个位置。

即使李隆基不认可他们。

即使李玉龙也不认可他们。

他们也要坐上去。

唐人世界的封国们喜笑颜开。

李隆基那个疯子终于死了。

与此同时,大唐内,大唐外,无数的野心家们也都开始澎湃,他们开始鼓动本就有野心的皇族子弟进行争抢。

就在所有人激动时,楚国出兵了。

李宽坐着火车,带着楚国三千禁卫向大唐而来。

消息传开时,整个唐人世界都震惊了。

李姓皇族们集体沉默。

他们忘记了这样一位老祖宗存在。

此时的李宽是李家辈份最大,年龄最大,威望最大的人。

他的到来,预示着很多东西。

很多变数。

权利是吸引人的。

尤其是吸引狼子野心之人。

它就犹如一杯毒酒一样,让所有人都沉沦。

李宽坐的火车铁轨被拆掉。

坐马车遭遇袭杀。

当然,李宽给出的回应也很强。

历时一个月,李宽成功杀到北平。

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凭借猜测宰了十五位皇族子弟。

其中有两个是他重孙子,三个是李隆基的亲儿子,一个是长安的亲孙女。

同时,李宽带来的楚国精锐当众诛杀了北平内三家权贵。

耗子都给掐死的那种。

人老,手段未老。

多年未曾掌权,依然杀伐果断。

针对外面暴动的封国,李宽直接派遣军队诛杀过去。

一整个封国全部干掉。

丝毫不留情面。

李宽的杀戮让无数人胆战心惊,让众人心里发寒。

然后唐人世界就老实了。

“大唐是高祖,太宗,是我,是女帝,是李适之,是李隆基我们几代人经营下来的,就你们这些小崽子还想弄翻它,怕是在做梦吧。”

“你们的祖宗都是我们李家的手下败将,你们的祖辈当年因为我一句话就一脉人自裁谢罪,你们算老几。”

“我就坐在北平的王座上,你们想造反,想踹窝子的,尽管来,我接着。”

李宽霸道的话语传遍整个唐人世界。

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被他压了下去。

李宽从南美洲把许敬宗,李义府,于志宁,狄仁杰,张谏之等人的后人喊了过来。

同时把楚国的禁卫军调入长安任职。

随后李宽启用了几位夏人将领,羌人将领。

大唐政局在各种人相互攻伐的情况下趋近平衡。

李宽的年龄终究大了,撑不住太久。

李宽重新上位,年号也改为长乐。

至于为啥叫这个,李宽给出的解释很简单,他喜欢。

也是蛮任性的话。

李玉龙在北平陪了李宽半年,然后就回楚国去治病。

李晨的身体也不太好。

李宽也并未想一直掌权,在大唐刚稳定一些,就把皇族幼童都弄到北平教育。

他采用了散养模式,让这些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和平凡的孩子一样。

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他觉得着急也没用。

长乐20年,李唐的后代子孙中终于出了一名不错的年轻人,名为李憧憬,欧洲名被他父亲取为凯撒。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是一名混血儿。

父亲是李唐皇族欧洲小宗的宗主。

母亲身份还算高贵,是欧洲某个罗马人建立的小国公主。

李憧憬在二十三岁时被李宽叫到身边,立为太子。

长乐30年,李宽以身体不适为由退位,把皇位交给他。

大唐进入新一轮的天下。

在长达30年的长乐年中,大唐越发的强大。

李宽陆陆续续的收回南亚和中亚。

科技上也正式进入发电机和内燃机时代。

要不然,大唐也无法统治如此广阔的土地。

李憧憬的年号为红龙。

一个奇奇怪怪的年号。

但大唐皇帝有任性的权利。

谁让大唐皇帝是最强的呢。

李宽回到楚国后继续养老,坐看天下风云变化。

李憧憬对得起他父亲给他起的古罗马名字凯撒。

他真的犹如一位大帝一样君临整个世界。

斗资本垄断商人,灭野心封国,杀宗教分裂势力,剿灭罗马帝国遗民,欧洲残余势力。

他也在后来的宗教信仰中被定义为恶魔。

但他的存在,又一次确立大唐在唐人世界的强悍地位。

李憧憬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的,继承人问题。

红龙15年,年仅四十岁的李憧憬身患重疾。

世界范围内被他杀怕了的人都开始欢呼雀跃。

但大家又都把目光看向楚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