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再兴南唐 > 再兴南唐最新目录

第二卷 烽烟起 第84章 常州之战(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崔飞虎还真没有想到进展会如此之顺。前方侦察兵回报说是左直军所部退入营垒时,崔飞虎还担心打成僵持,便把手里的预备队第六团只扣下一个营,其余也往南投了进去,刚走到左直军的前进营垒,左直军已经从营垒中溃逃出来。

不过,崔飞虎此时还不知道,武飞星所在的第一旅,进展更为迅速。负责北极门方向攻城的右直部不到五千人,所在前进营垒其实已在外子城的北城方向,为城墙所挡,待到第一旅击溃北侧攻城墁道处的千余上直军,右直还懵然不知。第一旅杀了出来,当即把攻城的右直军右厢所部截为两半,随即武飞星即以二团为主力攻进营垒,右直军猝不及防之下,营垒便被攻破,溃军也向东而逃。此时上直军又组织了约三千人来援,结果被溃军撞上,再被三团从西往东方向沿着一条主街打了个对穿,各部便陷入混乱,此时只是往东溃退不止。

各部把南北两路反击信息流水似的送来,李丛益也师指挥部挪到了外子城东门城墙内的一处军帐里,参谋把敌我态势在沙盘上及时更新。禹万诚捻着胡须,看着沙盘上吴越军的旗帜节节败退,也是心花怒放,不过此时自然还不到欢庆之时。

常州军自城墙暗门反击,初时上直军都指挥使杜璞也只是略有紧张,只命各部谨守阵地,待中军来援。但形势发展之快,让人直应接不睱。特别是唐军行军、攻击速度均极快。千人渡河,走的也是吴越军填出的土坝,费时不到三分之一柱香时间,这速度太快了。

杜璞一开始不觉得常州军的反击能有多危险,只是一面集结反击力量,同时以小股千人队力量,试探去攻两路唐军出击部队的侧后;一面等待左、右两直稳住阵脚后,再考虑率主力反击南边还是北边。

但是形势急转直下,先是北边的右直军溃散,接着是南北的左直军也溃散,在两路唐军的驱逐下,沿着几条东西向街道,往东溃败。此时杜璞终于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此时,在罗楼东门城楼上的丁德裕,也是心底发寒,常州军这拨反攻,当真是狠毒之极,竟是要将罗城内的吴越军尽数歼灭的打算。此时南北两路溃兵快速向东涌来,北边吴越军仅从次北门逃出不到千百人,便迅速为常州军控制,余部又往次东门而逃。与欲从次东门进城的右直军迎头碰上,便把城外增援部队冲乱,接着就有唐军杀到,城门守军已是胆寒,再无斗志,纷纷缘墙而逃,便把次东门也拱手让出。

此时吴越军所控制的,便是离外子城最远的东门和东南门,但是东南门外便是运河,即使有水营相助,又能逃得几人?这生路便只剩东门。此时杜璞控制的中军还有万余人未受冲击,这万余人便不能再来东门,否则这溃兵在这东门外便要自己把自己堵死!丁德裕随即下令,严令杜璞不得后退,并迅速择一路进行反击;同时又命城外守军于东门外扎住营脚,收拢溃兵,再以宋军千人加强东门城楼守备力量。

得丁德裕军令,杜璞也知只要自己的中军万余人不能去东门挤逃生之路,否则在那种境地里,这万人也会瞬间崩掉。但是城内不同于野外,万余人也没法一气展开,若在这城内散开来打乱战,以唐军长枪阵之利,杜璞也觉得无取胜把握。这时,更多消息涌来,此时得到各加强一个团兵力的武飞星和崔飞虎,开始各派出一个半团的兵力,沿着各条街道,自南北方向向杜璞的中军夹击而来。

唐军以营为单位,在城内街道上以长枪兵和弩兵平推,以刀盾兵出小巷或翻墙而战,再不出击,上直军就要便堵在两座营寨里了。杜璞不再犹豫,各以千人守住两座中军营寨,以守后路,再以八千余人为主力,与原攻外子城迎春门的两千守军会合,凑得万人,竟是孤注一掷,要攻外子城!

得知吴越军最终选择了这一可能性不大,但威胁最大的反击方式时,李丛益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小觑了天下英豪。

此时常州军胜利在即,城墙守军心里的弦一松,连日来紧张和疲惫便涌了上来;而此时吴越上直军却是背水一战,不成攻便成仁,便有哀兵必胜之态。

上直军大兵压上,崔飞虎守后路的一个营便挡不住,只能往南且战且走,把攻城墁道让了出来。吴越军随即便冒着矢石,拼命进攻。杜璞亲到阵前,左右厢四个正副指挥使更是被杜璞逼着亲自领兵冲阵。

也亏得常州军组织了两千铁甲机动部队,双方在南侧三条墁道和宁国军出击暗门处反复撕杀,短短半个多时辰,城墙易手达二十余次,暗门处累尸竟达人高,最后吴越军需要从死人堆里爬上来攻暗门。双方杀得发狠,期间最严重的一次,常州军失去城墙竟达百余米,几乎被吴越军逼近东门城楼,最后还是靠宁国军士卒以长枪弩兵的配合反推了回去,才帮助常州军夺回城墙。不过,吴越军在城墙下,不顾城头双方撕杀,实行弓箭无差别覆盖,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宁国军也是伤亡惨重,最后李丛益把师属警卫营、侦察营也派了上去,又将转移来的投石机也投入战斗,才使得吴越军的攻势遏制住。

杜璞双目刺红,不到一个时辰,万余大军便伤亡达三千多人,更有近四百人从城墙上溃逃下来,被杜璞军法斩于阵前。此时四个厢都正副指挥使,一人战死于城头,一人被投石击中,此时生死不知,另两人也是带伤。右厢都指挥使刘兴生走近身前,劝道:“大人,士气已堕,不能再逼迫下去了,不然恐会生变。”

杜璞往东看去,此时东门处已燃起浓烟,显然唐军已攻至东门,封住了城内吴越军的退路。再看中军营寨所在,亦是燃起浓烟,直通东门的主街上,隐约已有从东门溃逃而来的乱兵。

此时,攻攻不进去,而且再强要士卒进攻,兵变恐难避免。虽然退也无路可退,但总要一搏。杜璞便命右厢都指挥使刘兴生为前锋,往北去夺次北门,欲从次北门夺路而逃。

外子城东、罗城内,几乎占了常州城五停中的二停面积,数万人往里一撒,便如溪水入海。这时便能看出宁国军编制的好处。宁国军以营为单位,遇小巷则以连排出击,有时便是一个班也敢冲进小巷中去堵溃兵,吴越军稍有建制部队,便遭突击,便只剩溃兵到处乱窜。东城中平民,绝大部分已经躲入外子城中,吴越军溃卒便到处躲入宅中,

在罗楼东门,随着第一旅和第二旅成功会师,吴越溃军便被封住大门,只能再往城中而逃。为给城外守军争取时间,丁德裕便领着一千宋兵守住城楼。但是丁德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