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乱世华族梦 > 乱世华族梦最新目录

姚氏之苦(6.3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意,道:“你那一双弟妹,七郎在家学里跟着先生念书,八娘也正在闺学里跟着几个姊妹一起学些女红。”

段家居然也办了闺学。丹菲有些惊讶。

这时一个婆子进来道:“二夫人,给两位娘子的院子已经收拾妥当了。”

“你们先去歇息一下吧。”姚氏对丹菲道,“仓促之中,只来得及收拾了一个小院子,供你们暂住。你们的大伯娘已经叫人在靠着其他几个娘子的院子边收拾一个正经的大院子出来。到时候你们再搬过去。”

丹菲道了谢,带着刘玉锦,由一个青衣小婢女引着离去了。

等两个女孩走远了,孙婆子端来一杯乌梅桂花浆,奉给姚氏,道:“夫人原来还担心五娘在那偏冷之地长大,有失教养。而今看来,五娘端庄得体,丝毫不必二娘、三娘差多少。”

姚氏满意地喝了一口果浆,点头道:“听锦娘道,她们一直在女学里读书,女先生又是个有名望的,连我都听过她的名讳。夫君本也是个严厉之人,不会娇惯宠溺孩子。我还担心五娘若是举止像个村妇,我们二房也少不了跟着丢脸,现在倒是放心了。有这么一个姐姐,也可以给八娘做个样子,省得她天天毛毛躁躁的,没半点闺秀的样子。”

孙婆子笑道:“夫人,八娘年纪还小,活泼些是正常。五娘算起来,上个月就已经及笄了,可不得端庄稳重么?”

姚氏叹息道:“她这孩子看着柔弱腼腆,倒有几分勇气,竟然带着个姐妹就千里迢迢寻到了京城。这番作为,还真有几分她父亲之风。”

说罢,又想起了亡夫,不禁一阵黯然。

她十八岁那年嫁给段家二郎做填房,一进门就做了一个四岁男孩和一个半岁女孩的母亲,新婚刚过,就又跟着丈夫赴蕲州上任。三年后,她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夫妻一分别就是十二年。本想着等段刺史回京续职时会再相见,不料噩耗却先到了……

“夫人,”孙婆子轻声道,“夫人别再伤心了,当心身子。七郎和八娘还指望着您呢。”

姚氏叹气道:“我今日去看过老夫人,依旧起不来床,虽然能进些汤水,可气色却越发晦涩。大嫂都已着人准备寿衣,又把放在宗庙里的那口金丝楠木棺材运进京来。可尽管如此,老夫人还日日念着五娘。如今五娘是回来了,可是你也看得出来,那是个有自己主意的孩子,和我再亲又能亲到哪里去?现在看着倒温顺和气,将来如何,谁说的准?”

“自古继母难为,夫人真是受苦了。”孙婆子也叹气。她是姚氏的乳娘,算是姚氏最信任的心腹,两人也无话不说。

“五娘已经及笄,却偏偏碰到父丧,婚事又还没个着落。”姚氏苦着脸道,“大房本来只给二娘议亲,现下好像要把三娘的婚事也一同操办了,就是怕万一老夫人熬不过去。斩衰之期三年之久,二娘已十七,三娘已十六,都耽搁不得。”

“竟然如此久?”孙婆子也小声议论道,“老奴打听得京城别家多是守完一年便可婚嫁,怎么段家要守足三年?”

姚氏鄙夷冷笑,道:“段家自诩诗礼世家,最是古板迂腐,把教条当金典律法一般守着。不过我看大嫂对此也有非议,或许不会依。不过就算只用守一年,亲事也该现在就定下来的好。”

她说到这里,就想到亡夫就是段家家教下的典范。偏偏姚氏是家中幺女,父母开明,兄姊宠爱,养成她不受拘束的性子。所以她和段刺史婚后感情不合,她觉得丈夫刻板不解风情,丈夫觉得她不够贞静娴雅,两人三天两头争执冷战。生了儿子后,姚氏就当完成了任务,痛快地和丈夫分居了。

丈夫和长子殉国而死,段家没得半点嘉赏,还被圣上训斥了一番,怪段刺史拒敌不利。姚氏和儿女本可因为丈夫长子殉国,得朝廷抚恤厚赏,现下自然什么指望都落了空。不但如此。做父亲和兄长的被圣上责备,剩下三个儿女都受影响。

姚氏越想越愁,站起来在屋里踱步,道:“娘娘,可知道我今日为何当着孩子的面就和大夫人起了争执?并不是我无理取闹,而是有个事,让我如鲠在喉,实在是忍不下去。娘娘你可还记得卢家的十二郎?”

孙婆子略一想,道:“可是来祭拜过主人与大郎的那个卢家郎君?老奴记性不好,却也记得是个高大肥壮,面色黝黑的,脑子似乎还有点傻。”

“就是他!”姚氏恨恨道,“他是卢家四房嫡出的幺子,甚得父母长辈宠爱,八岁的时候病了一场,就成了半个傻子。如今脑子时常犯浑不说,因长辈不管束,爱和婢女戏耍,这才刚满二十岁,婢生子都满周岁了。就这样的一个傻子,卢家竟然有意向我们段家提亲!”

孙婆子忙问:“求的是二娘还是三娘?”

“卢家倒是有自知之明,想要求个庶女就够了。但是我们二房没有庶出儿女,大房里也只有四娘是大伯宠姬所出,年纪又正合适。只是许姬听到了风声,也不知怎么在大伯哪里吹的枕边风。大伯把大嫂训斥了一番,说她不慈,苛待庶子女,弄得大嫂在面前好没面子。我本以为这事就算了。哪里知道,昨日好端端的,大嫂忽然请我小坐,和我提了这事。她竟然把这卢十二郎夸奖了一番,隐隐有让我的八娘嫁过去之意。”

孙婆子大惊,“大夫人好生自私!大房连个庶女都舍不得,我们的八娘可是真真嫡出的女郎,怎么就该去嫁那痴奴?”

姚氏气得面色发紫,道:“我自然当场就回绝了,说八娘还小,起码还要多留个三、四年再嫁。你猜大夫人如何说?她笑道,卢家阿郎可是刑部员外郎,又是正统山东名族嫡系。就算刺史若还在,这门亲事也是我们高攀。如今刺史已经不再,七郎又还小。八娘别错过这个好机会。”

姚氏说完,伏在凭几上哭起来。

孙婆子为她擦泪,道:“卢郎如此不堪,大夫人为何非要与卢家做亲?”

“大伯这员外郎的官职眼看是不保,听说即使外放,也只能得个无实权的清水官做。卢公为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即将告老,他眼看着就能升任尚书了。大伯想在京外外谋个好实缺,卢家便提出家中十二郎未娶。大嫂之意,似乎是若八娘肯嫁,笼络了卢家。作为回报,大房自当好好照拂七郎的前途。”

孙婆子唾道:“大夫人真会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段字,他们身为大伯和伯娘,照拂侄子侄女本是天经地义,怎么要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