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下多少豪杰儿郎都与她结识,天下女子都恨不得自己变作了她,当年,蛮族攻入,风头一时无两,宸凌两朝正处内乱无一人可退敌,最后竟是你母亲挺身而出游走于宸凌二国之间,使得两国暂且放下恩怨共抗外敌,这才逼得蛮族退回夷境,单这份气度便令天下人折服。我早就仰慕你母亲的才情,早年有幸拜读过你母亲的诗作,深感佩服,只是这样的女子,却……”
这些事,我只星星点点地听过一些,却从不知母亲也曾这样的辉煌,此刻由旁人的口中听得,都是一片心血澎湃。
太后面色暗了暗不再说下去,可是后面的事我却是知道的。
后来母妃入宫,曾经翱翔于天地的凤凰为了追随父皇甘愿被圈在宫中四四方方的院落里,日日面对着宫中女子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天下再没有什么才女寸心,留驻在世人耳中的只是宠冠后宫的容华夫人。
后来那样的寥落,不知母亲可曾后悔。
我想一定是后悔的罢,不然弥留之际,为何将期盼了许久的目光收回,又为何重重叹气垂泪?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我深深地肃下去,“若母亲知道这世间还有人记得才女寸心必会泉下有知,感激娘娘的。”
太后却喃喃道,“本是你母亲应该被人记得……”
我沉声不语,一点一点地为她绾寸心髻,从前幼时见母亲绾过,她亦教过我,只是从母妃甍逝,我便再没有在宫中见过这样的发式,也不曾绾过这样的发式。
如今一点一点梳开,心里却是麻木的,似乎是痛的却又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
发髻小巧玲珑精致,太后的面庞也因着这发髻活泛起来,透出女子娇美的面容和婉转的心思。
太后轻触发髻,笑道,“果然是千秋才女,出自她手的每一样都是不俗的。”
我微微低头强自压住心里翻江倒海的思绪,道,“奴婢为您上妆罢。”
太后却左右看了看发髻笑道,“拆了罢,到底是老了,这样出去还不让人笑话我老婆子卖俏吗?”
我却忽然明白了什么,太后是最为清醒的人,便如寸心髻一般,再喜欢再崇敬,却也不会贸贸然梳扮出去,正如她再仰慕母妃的才情,却也不会放过有可能威胁到宸帝国的凌国余孽,只怕都是障眼法。
想清楚这些,我心中暗道好险,每每提及母妃都容易失控难以自持,此刻在心中声声嘱咐自己,万不可被人以此做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