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儒剑仙 > 儒剑仙最新目录

第一百零七章:魁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家人手中,没有的则集中起来,安葬在一个地方,同时竖起碑文,虽说都是些筑基和练气修士,但他们值得这个待遇。

而在此过程当中,那些散修也一直在后面跟着。

做完这一切后。

宋知书和陈景云等人,才开始与前来迎接的散修们开始交谈。

当然话无非就是那些,对于他们的敬佩和敬仰,也感谢他们做的一切。

期间,陈景云也描绘了虞城那一战的一些细节,说出了一些人直至战到最后一刻,力竭而亡。

这才让有些散修清楚的知道面对妖魔时的残酷,还有虞城之战的危险,现在的一切,是某些人用性命换回来的,他们没有在其中,所以无法感受。

可在听到一切后,每个人也都收敛起了笑意。

明白宋知书等人平安归来,并非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有些胜利的背后,往往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而也正因此,一些宗门弟子才会开始正视散修。

并非做到了什么不可能做到的,是有人为了某些东西选择了坚持,然后赴死。

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在此之后,所有散修也安静了下来,面向虞城的方向,微微一拜。

而陈景云之所以说出这些,也不是为了什么,他是觉得宋知书说的那句话很多,有些人,不该被遗忘。

就这样,足足两个时辰后,散修们才选择散去。

宋知书等人安排好那些死去人的尸骨后,去了一趟万世阁,他们之前做了一件任务,现在晋州大难接触,妖魔自然也没有了,任务自然完成。

万世阁主亲自接待,将任务的奖励发放下去,总计是三十万灵石。

做这件任务的一共五人,每人可分六万。

但王冲死了。

故而最后只有四个人分。

除此之外,城主府也派人来了,说虞城之战,但凡参与的散修都有功,各大宗门早就拟定好了奖励,毕竟这是为整个人族立功,理当如此,而东西就会在这几日送上门。

可以说,在众人回到青州城后,几乎一直都在忙碌,根本没有歇息的时间。

一直到天黑,各种事情才彻底解决完。

陈景云选择回青州书院,毕竟他的老师在那里,自己也是书院先生。

另外一批人也有去的地方,一一分别。

林成和李先松则与宋知书再一次前往云灵斋,作为暂时落脚的地方,不过云灵斋掌柜说什么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了,认为他们是有功之人,可以进行免除。

对此,三人有些无奈,但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如果非要给,那之后云灵斋的生意都很难做下去了。

与林成二人告别,宋知书回到了房间,所有的一切也在此刻都归于了平静。

而从现在开始,虞城、晋州的事情也全部都结束了。

“结束了啊。”

紧闭门窗,宋知书盘坐在床榻上,心神宁静。

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只不过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自己怕是不会去忘却了,

没有多说什么,他站起身来,将纸笔放在桌子上,缓缓铺开。

然后又回忆了一下这些日子以来经历的所有。

良久,宋知书拿起笔,沾了沾墨水,在宣纸上写下了一行字: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是中庸之道开篇的第一章。

因为在虞城连续的大战,以至于在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好好静下心来读书。

而今日再写下了这一句话之后,宋知书又有了新的一种感受。

之前他对于此话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

认为只需要以自己的见解去做事,然后影响他人,就已经印证了开篇的这第一章了。

不过现在,宋知书有了另外的见解,认为并非只是影响到他人就可以了,正如之前在青州书院讲学,传播君子之道,其实要论的话,也能理解为修道之谓教,但很勉强。

教,教化也。

不仅是要他人理解明白,也需要他人有所感悟,同时做到这一步。

当然这并非单纯的让别人做出和自己一样的事情,可以理解为以自己行事的准则,去引导他人,然后引出他人内心中的善。

儒家至善,是每个人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对此,宋知书明白了更多。

重要的不是教,而是教化,一如此次虞城之战,被天下人熟知之后,也会引起更多人心中的善。

“中庸之道,做人之道,无外乎如此。”

宋知书自语,明悟了更多的东西,对于中庸有了更多的看法和理解,这就是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了,读死书是没用的,需要有经历,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

思绪至此,他继续默写中庸之道。

莫约一个时辰后,默写完毕。

宋知书则仔细端详,同时思考今后要做的,也就是自己真正所需的是什么。

“宋道友可在?”

不过这时候,一道声音自门外响起,不是林成,也不是陈景云。

对此,宋知书稍加思索,将笔墨收起,然后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衫,便打开门。

在面前站着两个人,蜀山弟子徐长御、青城弟子烟箩。

“见过二位道友,请入内一坐。”

宋知书早就知道两人要来,所以并不意外,而之前在虞城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二人的身份,乃两大剑宗的真传弟子。

不过他神情平静,无悲无喜,是平常心,没有过于热情,也没有过于冷漠。

“多谢宋道友。”二人微微躬身,然后走入房间当中。

“不知两位道友亲自登门,所为何事?”

宋知书为二人各自斟上一杯灵茶,语气温和道。

自身份显露后,想要接近和拉近关系的人不在少数,而两人此前就已经表明了心迹,也就不需要拐弯抹角的了,正好自己也想从这两大真传弟子身上,了解到更多的事情。

尤其事关北洲妖魔之乱,他有过耳闻,非常严重。

此次晋州大乱,各大宗门之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也因为顶尖强者都前往了北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