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况且妇人蓬首跣足立于门外,有碍幕府声名,丞相还是见一见吧。”
“这……”曹操思量再三,“唉,那就请她进来吧。”
卫兵去不多时,就见他引了一位中年妇人来到堂下。这女子穿一身褴褛的粗布衣裙,披头散发,赤着双脚,一副罪人的打扮,悲切切跪倒阶边:“罪人董祀之妻拜谒丞相。”
曹操见她如此惨状,不禁站了起来:“夫人快快请起。”
“罪人之妻不敢玷污朝堂。”蔡氏声音颤巍巍的,甚是愁苦。
那句“赦你丈夫无罪”差点儿顺着曹操喉咙钻出来,可转念一想又咽了回去,只沉吟道:“故人之女何必多礼,有话进来说。”
“诺。”蔡氏轻轻应了声,手提旧裙低头上堂,紧接着二次拜倒在地,“贱妾问丞相安。”
曹操细细打量越发叹息——蔡昭姬早过三旬,命运多舛经历三次婚姻,美貌韶光已经不复;又未施脂粉不戴簪环,越发显出老态,眉梢眼角已有皱纹,唯独那双秋水般的眼睛熠熠有光,闪着晶莹的泪花。
“夫人何必多礼,请……”
蔡氏不待他客气话说完,便跪爬两步叩首道:“贱妾之夫为朝廷效力多年,不敢言功,也算恪尽职守。此番之罪实为初犯,又受上司所逼,望丞相念在贱妾流离之苦饶他性命吧。”她倒开门见山。
怕什么来什么,若是僚属讲情训斥两句便打发了,故人之女哭哭啼啼,这叫曹操怎么办?平心而论董祀是有罪,但把丁斐的罪过完全推到他身上确实有点儿冤,但若不这么办,此案如何了结?论情论理曹操都不会回绝,却又不便赦免,思量半晌找了个借口:“夫人拳拳忠节老夫敬佩,然国有国法不可徇私,今董祀已招认罪过,判死文状已去多时。又当奈何?”死刑已判,追不回来了。
蔡氏知道这是托辞,哀哀啼哭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好精明的女子——你曹丞相有那么多的精兵良马,派个人把判死文状追回来不就成了吗?
曹操无言以对了,皱着眉头闷坐不语。一旁王粲看得明白,有意相助蔡氏,故而插言道:“国家法度无可更易,不过夫人乃丞相故旧之女,即便夫家蒙罪丞相也不会亏待于你。听政堂乃幕府重地,岂容请托私事?夫人切莫多言!”说到这儿他顿了顿,转而道,“丞相久闻夫人自幼受父熏陶精通诗赋,今日前来实属难得,何不吟诵一首供丞相品评?”
蔡昭姬何等聪慧之人,听王粲此言便知有意相助,忙拭去眼泪:“贱妾流落匈奴部落多年,蒙朝廷之恩回转乡里,又得丞相主婚许配同乡董氏。现有《悲愤诗》一首,献与丞相以表感激之意。”
曹操一听诗名就知她正话反说,有意喝止却也好奇这女子才情如何,便满心矛盾听她吟诵下去: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这首《悲愤诗》明显说的就是蔡昭姬自己的身世,把昔日被匈奴掳走,配与左贤王生下二子,被汉廷赎回辞别孩儿等事一一诵来,说不尽的痛苦惆怅,听得曹操又悲又怜心下茫然。蔡昭姬的身世实在可叹,她早年嫁与河东才子卫仲道,其夫早亡,归宁在家,蔡邕在长安为官,她也相随照料父亲。王允诛董卓,蔡邕因受董卓提拔,念及三日之间周历三台的恩情叹了一声,不想惹来杀身大祸。李、郭作乱,匈奴单于於夫罗趁火打劫,她被胡人掳去,辗转被左贤王纳为王姬。其实跟着左贤王虽远处异乡
也算不错了,况且已产下二子,偏偏曹操念及自己与蔡邕的旧交,非要把她赎回中原。这才无可奈何诀别骨肉,又千里迢迢回到兖州故乡。父母不在姊妹已嫁,乡音生疏家徒四壁,在曹操安排下又配屯田都尉董祀。一个活寡再嫁,一个鳏夫续娶,虽不是少年夫妻也算将就了,哪知没过两年安稳日子又摊上这么个案子,董祀下狱问成死罪,难道又要再守寡?这辈子的苦还有尽头吗!
她的声音悲悲切切饱含幽怨。曹操听得凄惨,手都哆嗦了,又想起昔日乔玄介绍自己与蔡邕相识,想起蔡邕只因为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处死,想起昭姬出嫁的妹妹。昭姬之妹嫁与先朝名臣羊续之子羊衜,惜乎也是续弦之妻,自己不曾生养,却善待前房之子,也是个难得的贤良人。蔡邕何等潇洒风流之士,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遭遇乱世都给人当了续弦继室,怎叫人不怜?
“好了好了,夫人切莫再吟此诗,老夫赦免你丈夫。”曹操再也听不下去了,忙取过份书札,哆哆嗦嗦写了份赦免董祀的书札。王粲就等这个呢,都没劳亲兵,一把抓过自己去办了。
“谢丞相开恩,呜呜呜……”蔡氏扑倒在地痛苦不已。
曹操愁眉苦脸道:“快请夫人到后堂更衣。”
有仆人过来连搀带劝将其扶了出去。丞相发话不容怠慢,自卞氏那里寻来上好的钗裙、鞋袜让她换好。再次上堂大不一样,果然不愧为蔡邕之女,气质出众举动有礼,想必十年前也曾光艳照人。曹操赐她座位,听她说着感激的话,反倒有苦难言,费了半天劲,一个有罪的都没治成!
偷缸不成总得抓人一把米吧?当初千里迢迢把
本章 共5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