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素女 (古言,???????,?高??????) > 素女 (古言,???????,?高??????)最新目录

阴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庸人自扰了。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倘若你知道从前选太子妃的事,恐怕还要惊讶自己的命数呢。”

素女手上绞紧了帕子问:“太子妃,是陛下做太子时的妻子?她在宫里吗?”

长秋摇头:“先前定下的太子妃,还未册立就薨了。本来,是先前孝文太后的侄孙女。”

“那后来呢?”

长秋想了想,才继续说道:“后来也不是没有选太子妃,只是选到一半,先帝崩逝,原先冯氏有一位才女呼声甚高,当时甚至有相士说冯氏女相貌贵不可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她族人在孝文太后丧礼上失仪,最终也没能选成。拖到如今,中宫竟然依旧虚位。”

素女沉默良久,才叹道:“宫里的事情真是复杂。那位冯氏女,她可如何是好呢?”

长秋眼神意味深长:“那位冯氏女,如今是禹王后。”

素女心里一惊,怅然道:“原来如此。”

*

素女记忆里的那个春日,她坐在狭窄的肩辇中。帘子被掀开,天光刺入她眸子里,明明灭灭中,露出王后耳边明月般的宝珰,头上光华流转的玳瑁,髻边亮若朝霞的金爵钗。

素女几乎一刹那感到自惭,徐徐地,光影里绽出王后的脸,一双明亮、幽静的眸子在打量她。

王后看着素女,像在读一本晦涩的书简,端详许久,才挪开眼睛:“新进来的女子,不识礼数,先不必向大王禀报,留在我房中学规矩罢。”

禹王后的房中明明有许多大儒的经传,如今都落了灰。案上一排竹简,工整地用隶字写了原道训上的内容“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

素女脱口而出下句:“柔而能刚……”

便听见王后从身后徐徐走来,面色带着些许惆怅:“你就是大王搜集来的女道士罢。”

王后的眸光落在她脸上:“确乎是个‎​美​­人​‍。”她慵懒地摆手道,“既然诚心修道多年,就去给陛下教习房中术罢。天下兴亡,你不是也有责任么?”

*

此时此刻,冯珏的车马停在禹王府前。

禹王的封国府邸修得壮丽,据说,仿的是太后所在的锦章宫形制,聊以慰藉禹王的孝笃之心。冯珏立在府邸前时,的确恍惚地生出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然而,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冯珏回来得突然,不愿意大张旗鼓,只叫人开了一道小门。

禹王府中榴花开得繁盛欲燃,庭院深深,靠着台阶打瞌睡的小厮,被她惊醒,从地上爬起来,紧张地向她行礼。

冯珏没理会他,径直走上台阶,在门口顿足。

只听见里头两个家妓在调笑。

一个说,大王生得好白净,我还以为他擦了粉呢。

另一个说,是不是?我头回见他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个富贵人家的小少爷。

一个说,还是个识情知趣的少爷哩。

两边吃吃地笑。

另一个说,怎么小蛮还在里头叫,弄得这么久。咱们也进去给他们助助兴!

一个说,你休闹了,小蛮刁钻,准要骂你的。到时候扯头发打成一片,可不好看。

另一个说,怕什么,小蛮私下讲话可放肆了,我告大王去。

一个问,她说什么?

另一个答,她说——那家妓学小蛮的腔调——听说大王和皇帝是同母兄弟,生得相像,睡了大王,浑似睡了宫里的皇帝一样呢!

这一语出,里头笑倒一片,燕语莺啼,哄哄得笑闹作一片。

冯珏猝然推开门,里头顿时肃静。家妓们看清王后的脸,面无血色,轰然地跪倒在地,一声儿也不敢轻易出。

冯珏的面色泠然道:“出去!”

门侧跑出来一个衣衫不整的‎​美​­人​‍,一边两手惶急地系着香罗带,冲她唤了声“王后安”,挡着脸匆匆地逃走了。

禹王听见了外头的动静,披了衣裳出来。他喝了点酒,含着醉意,见到冯珏,心下肃然起来,急忙把领口整理好,换做一副笑脸,温柔道:

“王后,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禹王偷觑冯珏的脸色,还好,她看上去仍旧淡淡的,像她平素那样。冯珏道:

“陛下责令我回封国,事出突然,来不及禀报。”

禹王搂搂她,安慰道:“他一向唯我独尊。你别放心上。”

他笑起来唇红齿白,眉目清越,真真是个含情风流的面相。

冯珏看着他,仔细端详。和皇帝,着实有点像。可是却没有皇帝那种英俊而锋利的攻击性,气质迥然不同。

天子气,是个很玄妙的东西。

冯珏心下喟然,对禹王道:“恐怕,他生了疑心。”

禹王惊讶:“你怎么会这么想?”

冯珏道:“他心思很深,不能不提防。”

禹王深呼一口气,他坐下来,醉倚着一只彩绘云气纹漆案:“早知道,当年阿娘把儒士下狱时,就该趁热打铁,劝阿娘把他废了。如今他隐隐有起复的势头,为之奈何?”

冯珏抚摸他的脸,他把头靠在她肩上,睁一双情意绵绵的桃花眼看她。

这一刻,她的确是爱他的。

她缓缓道:“他从做皇太子时就有贤名,支持者众,没那么轻易能推倒。咱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禹王“唉”地长叹一声,禹地离长安不远,可是,从这儿到长安的路,却迢迢漫长。

他想起上一次在锦章宫内:“阿娘那时暗示我,汝兄为政不明,则汝将来取而代之。为什么,我等了这么久,阿娘始终不下诏书?”

他借着酒意,痛哭起来,把头埋在禹王后怀中:

“倘若阿娘不说这一句话,我也不会起这样的心思,可是一旦这样想,又觉得好像暗无天日,没有盼头!”

冯珏轻轻拍着怀里的他,像在哄小孩:“好了,别哭了。依妾看,皇帝和太后仍然很不和,迟早有一天,皇帝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