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交手过,知道杨将军兵马不足,放心大胆地压上。便在此时,忽听山谷中战鼓喧天,尘埃暴起,敌将以为援军以到,自己中了埋伏,顿时大乱。杨将军趁势追击,便大获全胜啦。”
那时节,宫女宦官们实在没有多少新鲜的话题可谈。如杨义臣这般的年轻将军,也算得上一名帅哥,自是成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说了又说,不厌其烦。
其实,与此同时杨素也胜了,他不过率三万余人马,直破对手十万大军,惊心动魄之处,只在杨义臣之上。只不过他的传奇太多,反倒没有那么惹人注目。
至九月末,杨素已直逼晋阳,与杨谅大军决战于清源。
以杨谅的外强中干,战事至此,其实已无太多的悬念。果不然,捷报旋即传到大兴,叛军几员大将战死,杨谅乞降。
这是杨广继位之后第一场军事胜利,而对手是自己的亲兄弟。
即使如此,他亦如释重负,看得出,那几天他脸上的笑容比往日要多,但疲倦之色也一样比往日更多,大约是紧张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之故。
十月初,杨素率大军,以及被俘的杨谅回到大兴。
至此,这一轮继位的风潮尘埃落定。
而杨谅此时已成是砧上的鱼肉。
以他的罪责,当然断无生理。朝臣公议,应当明正典刑,甚至有人上书,应改杨谅姓氏,除去皇族之籍。
杨广却又在此时,意外沉默。
一夜我见他站在殿外的石阶上,手轻轻拍打着阑干,抬头望着初升的月亮。那日是初六,上弦月,距离圆满还早。
宫女们都远远站着,我依稀看见他手里似摩挲着一样东西。
良久,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微微转过一个角度,手自明亮处晃过,闪出指缝间漏下了一绺流苏。
我认识那串流苏,因为上面的结子是我打的,为兰陵公主的玉环。
心下隐隐明白,他此刻的心情。
次日听说,杨广在朝堂告诉臣下:“朕只有这几个手足,委实不忍心再处死杨谅。这一回,就容朕法外施恩,恕杨谅一死。诸公不必再谏。”随即宣布将杨谅废为庶民,同杨秀一样,幽禁。
十日之后,杨坚梓宫落葬太陵,与独孤皇后合葬。
这一轮,杨广算是赢得极彻底,不过,从他毫无表情的脸上,我分辨不出他心里真正的滋味。
只是,当听说他为父亲上谥号为“文”时,我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那般崇尚汉武帝,是否在心里想过,自己死后能被谥为“武”?
无论怎样,我想他也不可能料到,自己最终的那个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