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而此时此刻的另外一边。
长安,未央宫。
“陛下,陛下您慢些。”
上官女官拎着裙摆,加快脚步跟着面前的天子。
此时的天子当然已经不是武稚,而是吴琼了。
吴琼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和武稚互换了身体,至于自己的计划,那肯定是不用想都知道泡汤了。
甚至还担心武稚会不会伤害到那些锦衣卫,不过想想应该也不可能,那些锦衣卫本身就身手不凡,若是两者打起来的话,相信锦衣卫们也会第一时间出言阻止。
但这样的话,一切计划就都会泡汤了!
吴琼构想了无数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发现都是一个死字当头。
那没辙了,眼下情况只能躺平了啊!
吴琼虽然心乱如麻,但身为皇帝该干的事情,还是按部就班的来了。
首先就是早朝,早朝的时候,吴琼才知道,武稚这几天弄了一个新的内阁体系,就跟明朝内阁那是一模一样,不过中间没有太监总管来票拟了,而是天子亲自票拟,审阅内阁递送上来的奏章。
除此之外,御史台和锦衣卫那边还是可以直接奏疏天子,不需要经过内阁,以此发挥御史台和锦衣卫的监察百官,直言纳谏的作用。并且规定,票拟权只允许天子持有,天子无法执行时候,由摄政暂行,不得转让。
也算是武稚的一个创新和加上去的限制吧,以免内阁成为宦官和文官之间争权夺利的战场。天子全都要就完事了。
这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大大减少了天子日常的工作量。起码吴琼穿越过来的时候,没觉得身体有多么的疲惫,也没有往常那种犯困的劲头了。
只是让吴琼没想到的是,除了六部门尚书进入内阁之外,内阁之中居然还有自己的名字【锦衣卫指挥使吴琼】,也是让吴琼着实惊讶了一把,
此时下了早朝,吴琼让内阁先行整理奏章,下午送过来,然后就直奔皇家园林而去,他先前让人种了文明三宝,如今也好些天过去了,他要去看看情况如何。
吴琼人还没到,那边就已经通知了农民和户部官员们,天子要来了,一众人等都等候在门口,吴琼急切的摆了摆手,说道:
“免礼免礼,先带我去看作物情况如何。”
那些人才赶忙起身,一个户部官员就在边上汇报说了:
“陛下您放心,这段时间我们每日都在观察这土豆玉米番薯的长势,可以说是长势喜人啊。”
吴琼一听面色一喜,然后问了几个专业的问题,比如说叶子颜色如何啊,有没有虫害危险啊,缺不缺什么肥料啊之类的。
那个户部官员听着一脸懵逼,然后“嘶”“啊”“这”的一阵。
吴琼秒懂,然后对他说道:
“爱卿辛苦了,这些问题确实是难了点,把那三位老农喊来吧。”
那个户部官员也是一脸尴尬,躬身退到一边去了,等到那三个老农来了,吴琼还是问了先前那些问题。
老农们一个个的都对答如流,行家一张口,就知有没有,要不说一辈子都在田地里干活的老农民,经验最丰富呢。
他们才种了这么几天,就把吴琼整的那些个种植方法,给弄得是明明白白,完美执行,甚至还能参悟些许原理。
比如说土豆既要松土,又不可大水漫溉,他们瞬间就明白,这土豆怕是泡水易烂,还在边上留出的垄沟,这可是吴琼里面没写的。
有农民就笑着解释了:
“陛下有所不知,咱田里这垄沟,下暴雨的时候,就能把多余的水给排走,防止田间出现内涝灾害,引起烂根。”
吴琼这才恍然大悟,说起来,土豆也确实是不能泡水的。
吴琼跟着三个农民这么一聊起来,不知不觉都已经快中午十分了,午膳都直接在田里吃了,吴琼还请了那三个老农一起吃饭。
和天子一起用餐,这是何等尊荣啊。
就连后面来的那群内阁大臣们,像是蔡亚夫,萧复,也都只有在边上陪坐的份。
这些内阁大臣们,当然是因为送奏章,但是没找到天子,听说在皇家园林里面了,就一个个的都过来了。
正好就瞧见天子跟三位农民侃侃而谈种田的事情,以往的天子种田可能只是做做样子,让百姓们效仿,但吴琼可是真的很关心田亩里的文明三宝。
毕竟只要有了这文明三宝,原先很多不适合种植的地方都能够开垦,尤其是玉米,那可是连西伯利亚冰原都能够种植的狠角色啊。
种到草原上去那是半点问题都没有的,众所周知,华夏民族千年来,把但凡能种田的地方,都给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印度那地方是喜马拉雅山脉天堑保佑,不然印度现在种姓制度的婆罗门就该是华夏人!
啊不对,华夏人过去那就没有种姓制度的事情了,蛮夷者行华夏之服装礼仪,即为华夏,凡我华夏皆平等,这才我们华夏民族的内核所在。
非以血缘论华夏,而以文化论华夏。
一直聊到了下午,吴琼这才起身离开,不能耽误人家照看田亩啊。虽然人家现在也没啥好看的,该发芽都发芽了,小苗都茁壮成长了,也就望着发呆,但总归不能影响人家种田,这田里的几株小小幼苗,那就是大周的未来!
而和三位老农聊天之后,吴琼也是一一记下,把遇到的这些问题,回头去现代查一查,再带回来补缺补差,毕竟自己一个人想的总有漏洞,有专业人士辅助,才能更加全面。
那些大臣们跟在身后,一个个的也是惊讶无比,还是第一次知道,天子居然对农事如此的重视啊。
不过吴琼才走到一半,就实在是忍不住,对着左右说道:
“什么时候,这官场之中,都是这三个老农一般能够干实事的人,这天下,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啊。”
那些大臣们也是纷纷点头,萧复看着边上起居官奋笔疾书,心下窃喜,旁人自然也是看到的,一个个的赶紧开始表演,蔡亚夫反应最快,当场老泪纵横,说道:
“陛下真有先帝之风啊,臣犹记当年盛夏,臣与先帝在关中田埂……”
说到此处,见到边上起居官奋笔疾书,他已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