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百米跑dao > 百米跑dao最新目录

分卷阅读169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腿。

至于将来,“将来”再说。

*

休息了一天。

说是休息,也没有真正的休息。

上午晨练,其他时间都在做采访,中午跟父母妹妹、男朋友、表哥、教练、经纪人在一起吃了庆祝的大餐。

午睡。

午继续做采访,晚餐是跟国

际田联、中国体总的人一起吃饭。

唉!应酬和采访太累人了!

这还是因为她还要跑200米,经纪人都没给她安排满负荷的应酬和采访。

田管中心对她的成绩非常满意,不过200米还是要尽量跑,不差的太远了。女子200米预赛人数没有100米预赛人数多,只分了6组,一共45人,每组6到7人。

田薇薇分组在第一组,8月29日上午10点40开始预赛。

女子200米预赛之后,紧接着就是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国满额3人参赛,邢延安第一组,刘翔第二组,史冬朋第五组,一共40人参加预赛。

*

田薇薇200米预赛跑了个23秒,小组第线进入分之一决赛。

110米栏,中国三人全都进入半决赛。

110米栏只跑3枪,当晚7点35分,晚上没有比赛的中国队队员全都在看台上为田薇薇加油。

分之一决赛跑得还行,22秒86进了半决赛。

美国艾莉森、爱德华兹、三雅、摩尔4名运动员全都进入半决赛;牙买加维罗妮卡、贝利两名运动员也全都进入半决赛。

到了8月30日,晚上9点半先是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美国3人、中国3人,被均匀的分到三个组里,刘翔、史冬朋都以小组第二的成绩线,进入决赛。

110米栏半决赛之后是女子200米半决赛,第二组的田薇薇危险的以小组第22秒70的成绩进入决赛。

好险!

她的200米缺陷严重,跟100米的实力不相称,主要是弯道还不够快,训练的太,22秒70也就是她现在跑来的最好成绩了。去年大阪大奖赛顺风跑了22秒67,世青赛跑了22秒81,年在公开比赛里只跑了一次200米,成绩是22秒82,她的真实水平也就是22秒70左右。

世锦赛前三届200米前三名的最好成绩是22秒16,最差成绩22秒88,要是走运的话前三名有希望,不走运的话也就只是个第八名了。

实力还不足以来个双冠,田薇薇志心里还是有数的。

决赛名单很快来,美国3人,牙买加2

人,中国1人,斯里兰卡1人,开曼群岛1人。

斯里兰卡是英联邦名的亚洲国家,苏珊蒂卡1975年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光着脚跑步,曾在1997年希腊雅典的田径世锦赛上获得女子200米银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的铜牌,是亚洲第一个在短道竞速项目上获得奥运和世锦赛奖牌的运动员。她的长项是200米,个人最好成绩22秒28,100米的实力也还不错,为了全力以赴200米的奖牌争夺,100米止步分之一决赛,没有进入半决赛。

美国的艾莉森长项也是200米,是05年世锦赛女子200米冠军,实力雄厚。

三雅的长项是400米,年参加黄金联赛女子400米比赛的三站全都拿了第一名,技术全面,体力充沛,唯一的问题是爆发力不如专注200米的艾莉森。

爱德华兹主项是100米,200米稍逊,但也没差到哪里去,技术比较全面平衡。

维罗妮卡的长项也是200米,正是棋逢对手。

决赛都在晚上,大阪组委会很机智的将最大看点男子110米栏决赛放在31日晚上最后一项进行。

不过,奇怪的是,半决赛总成绩第5名的刘翔决赛道次居然排到了第九道,他是好久都没有在第九道跑过了。

田薇薇的200米半决赛成绩垫底,很凑巧的也排在第九道。

*

这两天有比赛,比赛的间隙也安排了一些采访。国内媒体是必不的,CCTV5和一些发行量大的报纸,中国最大的田径杂志《田径》的专访,皖省电视台和报纸的专访,忙得她晕头转向。

苏珊蒂卡说起来是亚洲短跑创造历史的“第一人”,田薇薇是亚洲短跑夺金的“第一人”,中国跟斯里兰卡的经济体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苏珊蒂卡的奥运铜牌、世锦赛银牌在本国没拿到什奖励,名气也不大,仅限于体育届,赞助不多,以说很不商业化。

世锦赛冠军6万美金奖金,亚军直接砍半只有3万美元,季军2万美元,对田薇薇来说,要第一,要第八算了。不过当然不明说。她有了一枚金牌已经是“破天荒”,双冠目前还不实际,各单位的领导也都明白,不会给她过

大期望和压力,她跑得开心,没什负担。

她的赞助商代言商家已经纷纷发来贺电,分别会给数额不等的额外的比赛奖金,等到回国就是一轮应酬采访活动之类的,田管中心也会给她放至4周假期,当然实际不一个月不训练,10月就是世军运了,中国军人代表团年首次参加短道竞速项目,一个是纪玮男子110米栏,一个是田薇薇女子100米、200米,她还要继续为国争光。

世军运好像没什奖金,不过八一队是不会亏待拿了奖牌的战友的,一个冠军怎也给几万吧,以世锦赛进入决赛的水平参赛,双冠应该是稳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