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等我回来,如果你身边还没有一个称头的男朋友,我们就交往吧。
从垦敦来,这句话像把钥匙,打开了两人之间那许多说不清楚、表达不明的情绪。
原本睁眼说瞎话的感情不再被否定,对于爱情,两个人都承认了一咪咪。
可是那个一咪咪,就像在装满米粒的塑胶袋底部挖出小洞般,刷、刷、刷……袋子里的米争先恐后跑了出来。
无预警的,被两人反对到不行的爱情,瞬间轰然,淹没了依依不舍。
他们忘记以前的信誓旦旦,忘记变成恋人后,未来将危险多舛,他们快乐着、喜悦着,放纵爱情像春天的野草,茂盛繁衍。
本就常泡在一起的两人变得更亲密了,他们如影随形,每个可以看到刘若依的地方,视线延伸十五度,必然会找到卢歙。
他已经有了学校可念,却还是陪着她准备联考,陪她读书、帮她抓考题、给她泡乌龙茶、洗水果,他在她烦得张牙舞爪的时候,送上抒解情绪的笑话。
那个依依和不舍是班对的谣言,又被拿出来热烈广传,只不过这回,两人都不再辩解。
记得那天从垦敦来的火车上,卢歙说:“依依,你喜欢男生送你鲜花吗?”
刘若依似笑非笑瞪他,提醒道:“我们家是卖花的。”
他点头,又问:“依依,你喜欢浪漫的烛光晚餐吗?”
她摇头,她知道他有多穷,“想耍浪漫吗?给我两瓶养乐多,喝完,在里面插两根蜡烛就行了。”
他每句都问得相当认真。
“依依,你喜欢钻石或黄金吗?”
她笑了。这个笨男生,他以为爱情需要鲜花蜡烛来佐证、需要钻石证明永恒,他不懂,爱情只需要两颗真心相互辉映。
在爱情方面,女生常比男生来得早熟。
于是她回答,“那些亮晶晶的东西,从司令台的夜空看去有很多。”然后,她又告诉不舍,她对浪漫的定义是——“不管你在不在我身边,眼里心里都要只在乎我一个人。”
“对不起。”
这是不舍今天第七次说这句话,她给他一个安心笑脸。“没关系,我可以自己来的。”
原本他要等她的指考成绩出来、陪她填完志愿后才飞美国,但计划变更,不舍的姊夫要到美国签订一份合约,决定带大姊和不舍同行。
“你收到成绩后要马上通知我,就算是美国时间的凌晨也没关系。”
“我知道。”
刘若依想起他陪自己参加指考那天,她在教室里头写考卷,他在外面穷紧张,她才走出考场,他立刻迎上来,给她递冰毛巾、冷开水,还不断追着她问:“考得怎样?有没有不会写的?哪一条没把握,告诉我。”
他焦急的模样,看得旁边的一个考生家长忍俊不住,对她说:“你哥哥对你真好。”
他不是她的哥哥,他是她的“不舍”。
不舍得分开、不舍得一日不见、不舍得相隔天涯海角,但她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不舍”会回来,到那个时候,她期待已久的爱情会开花结果,会让她一遍遍复习甜蜜滋味。
“不可以乱填志愿,要等我和你讨论过再填。”他捧住她的脸,仔细盯住她的双眼,不准她恍神。
“我知道。”同样的话,他已经重复几十遍,她当然会恍神。
“我会每天给你写信,你要记得回。”卢歙把自己当小学老师,而她是脑残学生。
“我知道。”她回答得很无奈。
“就算功课再忙,你都不可以忘记回信,如果真的忙不过来,就传一个笑脸给我,知不知道?”
“我知道。”
“如果有像刘瘪三那种登不上台面的男生追求你,你一定要直接拒绝。”
“我知道。”
“如果有条件不错的男生追你,你也要拒绝。”
他在心里把承诺偷偷改了,从“等我回来,如果你身边还没有一个称头的男间友,我们就交往吧。”改成——“我们已经决定交往,在我回来之前,你身边不可以有其他男生。”
很霸道?没办法,霸道也是组成爱情的元素之一,更何况他们之间将要距离遥远。
“我知道。”刘若依用同样的字句回应他不肯停歇的唠叨。
“其实我爱上你很久了。”
“我知……”话吐到一半,她错愕,转过头,几乎是瞪视他了。
吸气,卢歙终于把憋在心底的话讲出来,心怦怦地呛着。他等她一拳头将自己揍开,瞪他,说:你超过进度喽,爱情?等你回来再讲。也等着她踢他的小腿,笑说:你神经错乱哦,要不要吞两颗B群。
可她没有,她就是傻、傻得很彻底,嘴微微张着,眼里满满的不信。
她以为喜欢他、爱上他、吃醋嫉妒,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以为爱情的开头在垦丁之旅过后,没想到他说……爱上她很久了……
她的发傻让他扬起嘴角,笑得阳光灿烂,笑得明亮辉煌。
接下她说到一半的“我知道”,卢歙说:“你不知道,你一直以为我拿你当好朋友。”
“你不是吗?”
不然他怎会女朋友一个交过一个,怎会大大方方和她讨论那些女生?要真喜欢一个女孩,没有人是这样表现的。
“记不记得我说过,我交往过的女生都以你为标准?”
“你说那是因为熟悉,可以很快进入恋爱状况,不至于太麻烦。”她用他的话来反驳。
“记得我和每个女生提分手时,她们都不约而同问了我一句话。”说到这里,他才明白自己是多么迟钝的男生。
“哪一句?”
“她们问:‘是不是因为刘若依?’”
“你居然拿我当挡箭牌?!”朋友利用到这么彻底,他还真是史上第一人。
“不是,是她们觉得,比起她们,我更看重你。”
“你有吗?”
“我以为没有,可是当许多女生都讲同一句话时,我开始自我反省。”
“反省的结果……。”
“若遇上同样一件事有两个观点,我会同意你的;同样一句话,由两个人说,我会听你的;同样是牢骚,我不会对你不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