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妙偶之寻鼎记 > 妙偶之寻鼎记最新目录

分卷阅读3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宋棠朝他拱手。

范仲通便指着高大帅气一点的那位官员对宋棠说:“这是龙大人。”

又指着另一位矮壮憨厚一点的官员说:“宝大人。”

接着介绍了三位锦衣卫。

宋棠也向他介绍了己的人。

相互介绍完毕,范仲通说:“宋姑娘,这三辆马车中有一辆是专门装大家的行李的,另外两辆由你己安排。”

宋棠点头,然后跟范仲通悄声道:“我阿爹阿娘那边就有劳范公公多多照应了。”

范仲通笑笑道:“只要是力所及的,我一定会尽力。”

宋棠朝他笑拱手,然后上了马车。

一行人马随即往龙潭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赶得及,晚还会有一章:)

第28章 平王善断案

在范仲通进去向皇上禀报时,郭东乘紧张地在英华殿外的廊檐等着。

在他的前方不远,是修理得极其整齐的花园,此刻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芳香溢,还时不时见三两只彩蝶在花间翩翩飞舞。

郭东乘是位爱花之人,若是在平时,他不仅会驻足观赏,甚至会上前去俯身闻一闻,让那些沁人的花香直达他的五脏六腑,愉悦他的身心,但日他毫无心情,因此只匆匆地扫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

实在话,他非常地担心呆会皇上的责骂,但是眼这情形他又不得不亲来见皇上一趟。

他紧张得搓手,才发现手心里已全是汗。

当范仲通从里头来时,他立即上前去,仔细地看范仲通的表情。

但是范仲通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他只好问:“皇上愿意见我了吗?”

范仲通:“皇上正准备找你,没想到你就来了,正好。”

郭东乘一听皇上有想找他,顿时吓得冷汗直冒,但他已来不及多想,立即随着范仲通进入英华殿。

待郭东乘行过礼后,皇上直接质问他:“案子已经连续许多天没找到突破了,你大理寺近十号人究竟在干什?难道你近十个人的脑子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小姑娘吗?”

才刚起身的郭东乘又

赶忙跪道:“是臣不力,臣甘愿受罚,望皇上息怒。”

皇帝起身,在郭东乘面前来回走了三圈后停,居高临地看着郭东乘说:“你倒是给朕说说,你大理寺一步有何打算?”

郭东乘欲言又止。

皇上顿时大怒,道:“不要告诉朕你毫无头绪。”

还有一句话皇上最终还是忍住没有说,毕竟如果说来,郭东乘的大理寺卿之位便没了。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在郭东乘任大理寺卿的这九年里,还是破了不案的。此为一方面,另一方面,郭东乘为人和做事都很踏实,这是他所欣赏的。所以他还想留着这个人用。

郭东乘的额头也顿时直冒冷汗。

要临时编个理由来骗皇上吗?还是如实相告?

两种选择对于此刻的他来说都极其艰难。

想了想后,郭东乘选择了坦诚,低着头一脸愧疚地答道:“最近这几天臣这边确实是没有头绪,但微臣以保证,绝对不会让这种状况保持太久。”

皇帝冷笑了一声,复在龙椅上坐。

他的脸色阴沉着,看向郭东乘的目光更是充满了不满。

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格外的紧张。

好吧,该来的总是会来,那就豁去了吧。

于是郭东乘一咬牙,趁机道:“皇上,臣有一事相求。”

皇帝冷着一张脸不说话。

堂堂的大理寺,国家最高且最具威望的查案机构,竟然会在此案中表现得连一个小姑娘都不如,这不仅让他感到失望和生气,还让他感到深深的耻辱。

若此时郭东乘再说些什刺激他的话,他也保不准己会不会立即削了他的职。

见皇帝不回应,范仲通开道:“皇上已表示默许,郭大人直说就是。”

郭东乘赶忙说:“皇上,此案离奇,确实不好找突破,但微臣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我足功夫来查,肯定查得蛛丝马迹来的。”

他边说边偷眼瞧皇帝,见皇帝在等着他说去,遂接着道:“但眼的情况确实颇为令人心焦,而为了尽快破案,大理寺所有人真的已竭尽全力。”

皇帝依然不做声。

郭东辰接着道:“

臣最近也非常的焦急,昨夜里臣想了一宿,觉得不再这耽搁去了,因此特来向皇上请求增加查案手,以便让案子更快水落石。”

皇帝和范仲通的表情都微微有变。

很快,皇帝冷声道:“大理寺已有近十人。”

郭东乘:“但是对于此案......大理寺真的很需要得力人手相助。”

皇帝:“大理寺的人不全都是查案手了?你还想要什样的?”

郭东乘:“臣承认在此案上大理寺的人力不足,所以想申请增加一些更有力的人相助。”

皇帝微眯上眼,好一会才说:“你有理想人选推荐?”

郭东乘:“实不相瞒,臣也想了很久,目前京城内似乎没有特别合适的,所以想请皇上从外地调派几位过来。”

皇帝便让范仲通取来一份各地官员的名单,一个个细细地看着、斟酌着。

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官员确实各有长处,但遗憾的是极是查案方面的手。

皇帝扶额,一筹莫展。

静立在一旁许久的范仲通忽然开道:“皇上,平王善断案,请他回京来协助查案如何?”

皇帝的表情大变,眉头也微皱起来,好一会才语气怪异地道:“他有他的藩地要镇守,且他离开京城已八年有余,对京城的情况想必已陌生,恐怕并非理想人选。”

第29章 传召平王速返京

平王上官瑜乃先皇上官修最小的弟弟,彰德皇帝与文熹皇后是他共的父母。当年,文熹皇后43岁才怀上的他,因此他跟先皇之间相差了整整25岁。

他生时,他的哥哥上官修已娶妻生子,最大的孩子,也即上上官定,当时已5岁。

5岁的上官定对于这个比己小了5岁的小叔的生感到颇为不爽,曾亲跑去问文熹皇后为何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