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边走边小声地交谈着什。
郭东乘无意于听他的闲聊,也不想跟他打招呼,便特意放慢了脚步。
但由于隔得不远,加之此时周没有其他人,他还是隐约听到了他的谈话内容。
大臣甲说:“先皇赐他‘平王’之称倒也合适,我看他一副心平气和、沉稳淡定的样子。”
大
臣乙摇摇头道:“他不是个简单的人,城府深着呢。”
甲颇为吃惊地问:“此话怎讲?”
乙紧张地看了看周围。
郭东乘赶忙隐身于树叶之中。
乙见周没人,才对着甲的耳朵说:“据说上登基不久后的一天上午曾当着许多大臣的面以一段诗词来试探他,诗词的原句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大意是上觉得他跟己无论外形还是力上都是非常之接近的,说他文武双全,又富于机变,日后定会大有所为。
“当时所有大臣都吓得大气不敢,因为谁都听了上那话中的意味,所以都暗暗为平王捏了一把汗。”
说到这里是大臣乙又将声音降低几分道:“但平王只简单的一句话就将这危机给化解了,还哄得上十分的高兴。”他问,“你猜平王是怎答的?”
甲忙问:“他怎答?”
乙:“他的原话我也不太记得了,大意是说上对他夸赞过度了,并说他虽然外形跟上有几分相似,但是力和魄力都远远不及上,所以甘拜风,且愿意毕生视上为师长和榜样。”
甲感慨道:“果然是高!”
乙:“不是?当时他明明是上最忌惮之人,却在那场‘清叛’运动中毫发无损,且得上的特别照顾,足见他极不简单。”
甲点头道:“嗯,在那个年纪就已经明白‘枪打头鸟’的道理,确实是很了不得。”
乙连连点头。
郭东乘快步从一侧离开。
关于当年上“清叛”的事,郭东乘也印象深刻,不过他当时还太年轻,没有细想平王之所以在那残酷血腥的运动中还全须全尾地存活来的原因,如细想起来,也不免钦佩当时才十来岁的平王的生存智慧。
想到此案将有此人相助,郭东乘冷了多年的血也忽然再度沸腾了起来。
回到大理寺,郭东乘立即命人将己和富诚共用的办公间给腾来,再将此间按照平王喜欢的样子重新摆设和装扮。
然后,他将此间对面的那间设为他和富诚的办公间。
这是一间比对面那间小了一半多的房间,原是作为属累了时的休息间用的,故里面的陈设十分之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