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今朝——
唐可怡小心翼翼地低着头,穿过了几条街道,走到一座有着深红色大门的宅院前。她迟疑了一下,然后悄悄靠过去。
门口的家丁不认得她,挥着双手说:「走开、走开,别在门前逗留。」
「这位小哥,请问这里是刘兴刘御史大人的府上吗?」她客气地躬身。
「是又怎样?」
「请问刘夫人是否在家?」
家丁打量了她一下,「你要见我们夫人?」
她将一封信递过去,还附了一枚银戒指。「麻烦小哥将这封信转给刘夫人。这戒指……是给小哥的一点意思。」
家丁立刻喜形于色,将戒指迅速收起来,说了句「等着」,拿着信进了大门。过了不过片刻,唐可怡的表姊就从里面匆匆赶来,一看到她,脸色都变了,四处张望了下之后,连忙将她拉进大门,低声问道:「娘娘,您怎么出宫来了?」
「我不能在你这里多停留。你放心,应该没有人跟踪我,但是日后只怕会有人来找你问我的下落。」
唐可怡的谨慎小心让刘夫人更加花容失色,「娘娘,您是逃出来的?」
「先不要说这个,你能不能告诉我,如何找到我娘?」
她犹豫的道:「这个……我倒是得到了一点消息,说是前几天您的母亲到了宿县,但是因为受不住旅途劳顿,就在那里的一家客栈中先停下来了。您的弟弟,应该已经押解到京。」
唐可怡握紧拳头,又问:「表姊夫那里是否可以得到一些消息?关于我弟弟到底为何会惹上杀人官司?他真的会被问斩吗?」
她为难地说:「我相公为人谨慎小心,怕惹上麻烦,我本想请他代为打听,但他说我是妇道人家,少管这些事情。娘娘,我劝您还是赶快回宫去,家中的事情您是肯定帮不过来了,毕竟……您不是当今的宠妃啊。」
表姊的话很直白,也是肺腑之言,她心中明白也感激,但是骨肉之情又岂是这一句道理可以分割得开的?离开刘府门,唐可怡迅速作出一个决定!去宿县,先找到娘要紧。
卧龙宫内,皇甫夕阴沉着脸,听着关于唐可怡下落的回报。
她失踪的事情起先是由张德海负责,但因她肯定是出了宫,所以他再下旨,将此事移交给负责东都安全的九城总督何飞虎。
「启禀陛下,微臣已经查访了城内怡妃可能会去的地方。她并非本地人,东都内认识的亲朋只有刘兴刘御史一家,但是平日甚少往来。近日刘夫人曾入宫见过怡妃,而微臣派人去查问的时候,刘府的家丁也承认,日前曾有一名年轻女子来找过刘夫人。听其描述形貌,很像怡妃。只是刘夫人昨日出京回娘家省亲,暂未能当面质询。」
「回娘家省亲?」皇甫夕冷笑一声,「是去避祸吧?去找人问话,问不出来你就别再来找朕啰唆这些废话!」
「是。」
「九城城门都没有人看过她吗?」
「城门每日进出之人极多,问过兵卒,都难有印象。我想,若是怡妃苦心乔装打扮,是很难被人发现的。陛下是否可以请宫廷画师,画一幅怡妃的肖像,分发各城,便于查寻?」
皇甫夕没有立刻回答,他沉默了良久,直到何飞虎不解地抬头偷偷瞥向他时,他才重新开口——
「叫人备纸笔。」
这话是说给旁边的执事太监听的。
太监刚要走,皇甫夕又说了一句,「是画纸,把画案一并抬过来。」
何飞虎没有想到,皇帝要亲自画这幅画像。
当画案画纸、笔墨全都备齐之后,皇甫夕握着饱蘸墨色的毛笔,却迟疑了。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太监,问道:「你见过怡妃吗?」
「奴才见过。偶尔宫中设宴,怡妃会来,只是她每次都是坐在角落里,看得也不是十分真切。」
皇甫夕清清淡淡地一笑,「她封了妃,还是这样不张扬的性格吗?」话音落下之时,笔锋也已落下。硕大的宣纸上,一个妩媚的清秀佳人随着墨色的晕染逐渐呈现。
他一边用墨色勾点着轮廓,一边喃喃自语,「她该长高一点了吧?也许眉尾会再长一点,鼻骨却是变不了了。这发式,也该有所不同,只是不知道她现在是胖是瘦?这脸,该画得再圆润一点……」
太监看得讶异,忍不住出声赞道:「陛下,这画上的人和怡妃实在是像极了,连怡妃眼角的这颗小痣您都没有点错。」
「哦?是吗?」皇甫夕淡淡地反问,「你看还有没有不像的地方?」
太监又看了一阵,迟疑着说:「好像……怡妃本人比画像要再瘦一点。」
「要瘦一点?」他一楞,「她原本就已经很瘦了,现在难道还要再瘦?」
听上去好像皇帝和怡妃以前就已经认识?太监不敢多问,只是据实回答,「怡妃娘娘身形向来纤弱,宫内常说她一直不得先帝宠幸,只怕……就是因为太瘦的缘故。」
这太监一说完这话自己后悔了。怎么能把先帝的后宫秘闻拿来跟新帝说?
皇甫夕却听得入神,良久后问道:「她一直不受宠吗?」
「听说……封号之后,先帝……一直未曾临幸骑鹤殿。」
他瞳眸一闪,「为何?」
「奴才不知,所以宫中才有之前的传闻。」
皇甫夕搁下笔,对何飞虎说:「你先退下吧,回头朕叫宫廷里的画师给你誊画几张,拿去寻人。」
何飞虎退下后,他又问向那名太监,「怡妃是怎样受封的,你知道吗?」
「奴才知道。那年有国外使节来朝,先帝怕礼部的人不懂海外礼仪,就命人先学海外礼典。结果从藏书楼找来书后,发现最关键的几页竟然因为年久受潮,已经霉烂了。先帝震怒,下令要将负责看管藏书楼的几名宫女一起处斩。
「怡妃那时候是藏书楼的一名宫女,结果她竟然挺身而出,说看过那本礼典,书上的内容可以背写下来,希望将功赎罪。先帝不信,让她当场默写,结果居然真的默了下来,又找来礼部的人核实查证之后,确认她所默之文就是书中的原文。先帝龙颜大悦,说宫中有这等才女不该埋没,当场封了妃号。」
皇甫夕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像是能够想象唐可怡在众目睽睽、情势紧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