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花开 > 花开最新目录

第6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入夏,竹湖便显得分外明媚。

尤其傍晚时分,日落斜阳,几艘船只静水上来回,岸边有渔船正在卸鱼获,既是清静,也是人间。

上官武玥特别喜欢这时候出来游湖。

有时候是三五好友再约几个唱曲姑娘,有时就他自己一个跟咏诗,更多时候,是带着几个重要的心腹在船上谈生意,总之,天抹微云,湖光山色,总是令人心旷神怡。

“阿义说,他以为少爷已经忘记有艘船停在竹湖边。”永宝笑着,“老实说,我还以为你转性,不爱游湖了。”

“竹湖这么美,怎么可能不喜欢。”上官武玥笑笑,“只不过比起竹湖美景,我儿子更可爱。”

今年因为多了小繁盛,初为人父,每天都急着回家看儿子的小脸,直至仲夏了才第一次出来——虽然这孩子目前为止也只学会喝奶打呵欠,但这两项才艺已经获得奶奶跟娘的大力赞赏,偶尔发出点小声音,也马上可以让两老乐不可支。

“不过想想,已经一年多了吧。”永宝记得这船上次驶出来,大概是上官武玥婚后没多久,当时他还说要解闷,现在看他每次早早回府,何家千金倒真有几分办法。

上官武玥站在船头瞧了瞧,问:“怎么还不开船?”

“不是在等咏诗姑娘吗?”

“咏诗?我没让人请她。”

上官武玥微皱起眉,一定是阿义自作主张了。

这船一直是阿义在管,自从自己跟咏诗相识,每每游船总会约她作伴,所以这回大概是“体恤上意”,自己跑去。

永齐在同时间几乎也想到了,“还是我让人去告知咏诗姑娘,今天有其它人不方便?”

“没关系,这样来来回回不方便,况且,也对咏诗不好意思。”

咏诗本是书香门第出身,很有些读书人的傲气——两、三年前,他曾经想过要收咏诗当妾,不过后来没成,一来是奶奶不喜欢,而且咏诗也没答应。

她说,在酒楼唱曲虽然辛苦,但至少见了他总是堂堂正正,一旦收为侍妾,只怕从此见了他要低头弯腰,洗脚穿衣,还得面对一大家子对她出身颇有微词的长辈,这样比起来,她宁愿在酒楼唱曲,两人当朋友就好。

上官武玥当时闻言大笑,怎么想都觉得其言甚有道理。

两人游船猜酒令,轻松自在,一旦咏诗进入深门宅院,即使锦衣玉食,只怕也是不快乐的。

跟她道了歉,此后便没再提这件事情。

两人只当朋友,见面了也总是愉快。

“少爷,咏诗姑娘来了。”

上官武玥一向当她是朋友,于是亲到船楼迎接。

咏诗摆了琴,见了他微微一笑,“好久不见。”

“快上来吧。”

永齐站在上头,“咏诗姑娘,正在说你呢。”

“怎么,说我坏话?”

“岂敢、岂敢。”

说话间,三人已到船头,阿义立即命人松了岸上的绳索,没了牵束,船只很快荡了开,往湖心滑去。

空气中是湖水的气味,还有咏诗身上的香粉气息。

淡淡的,幽兰一般。

第一次见面,上官武玥就喜欢她身上的气味——一般唱曲或者奏琴的姑娘,身上香气总是过份浓郁,但咏诗却是恰到好处,增添女子气息,但又不至太过。

三人在小桌旁坐下,咏诗先举杯,“贺公子喜获麟儿。”

“谢谢。”

“老夫人肯定很高兴的。”

“高兴得都快变成孩子了。”上官武玥放下酒杯,“每天早上念完经,就先去看孩子,晚饭后也得去看一次,虽然孩子现在连站都不会,不过奶奶已经开始帮他缝鞋子了。”

咏诗曾在庙中偶遇上官老夫人,一望就知这位老人家非常坚毅,也非常的固执。

她完全可以理解那样的女人是怎么撑起江南丝湖庄,当然,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她防人防得那样厉害。

“少夫人一举得男,公子一定松了口气吧?”

听她这么说,上官武玥似是心有所感的点了点头,“家里有几个特别挑选进来的丫头,奶奶好像无时无刻都想把她们塞到我房里,不过自从繁盛出生后,奶奶已经没再提过这事了。”

“那表小姐还好吗?”

“当然不好。”永齐忍不住插嘴,“秀儿大概永远不明白,为什么老夫人宁愿要个丫头做妾,就是不要她进上官家的门。”

咏诗轻轻一笑,“表小姐直肠子,没人跟她讲的话,她一辈子都不会明白的。”

上官武玥倒颇能体谅,“秀儿小时过得太苦了,刚进府里时,一些老妈子跟丫头还给过她脸色,脾气难免古怪些。”

当初收留秀儿其实是为了二娘,她在上官家待了一辈子,却没能生个孩子,年纪大了,也没个伴,更别说什么人可以讲些体己话。

秀儿是她的外甥女,喊她姨母,自然就有七分亲。

怎么也没想到秀儿会喜欢上他。

奶奶门户之见很深,自然是不可能让秀儿嫁给他当正室,至于当偏房,奶奶觉得宁愿娶无亲无依的丫头,也不要亲戚一堆。

见到上官武玥似乎有点头疼,咏诗善解人意的转移话题,“对了,听说有京城的大官找上丝湖庄要替王妃做嫁服?”

上官武玥果然笑了,“你消息倒是灵通。”

“酒楼来来去去的人多,什么消息都能知道三分,不过再怎么样也只能知道三分,不如公子跟咏诗说一次吧。”

说起王妃的嫁服,上官武玥整个兴致都来了。

江南丝湖庄生意虽大,但做的都是江南一带的生意,江北乃至京城一带,知道的人并不多。

今年城西染院扩大了一半,新买了棉田跟桑田,也新招了五百个工人,他预计慢慢从江北上移,五年之内,要成为京城最大的布庄。

现在有个好机会。

刚刚弱冠的六王爷明年要娶宰相的三女为妃,府中的张管家跟上官老爷曾是友人,于是四个多月前派永齐去找张管家,附上了旧时张管家给上官老爷的信,盼张管家见在旧时情谊上,提携故人之子。

永齐说,张管家一见便泪如泉涌,立即答应帮忙说说,一个多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