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彩虹斗士 > 彩虹斗士最新目录

第二二八章 天下全舆 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图绝对是老图。但对它的内容都不相信。

朋友的疑问同样困惑着刘钢,但地图上的一行注解却为他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天下全舆总图》中,太平洋位置有一段红圈注释:“一于永乐十三年,随正使太监马三宝等往榜葛刺诸番直抵忽鲁谟斯等国,开读赏赐,至永乐十六年回京”。

正使太监马三宝指的就是中国明代大名鼎鼎的航海家郑和。他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的事迹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而这张《天下全舆总图》的绘制者莫易仝在题款中明确地告诉我们,他绘制地图时所参考的那张明代地图就与郑和船队有着紧密的关联。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明朝政府任命太监郑和率领船队7次出访海外。在历史记载中,郑和船队到达了今天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到达最远的地方是今天非洲东海岸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对于这一点,却始终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郑和到达过的地方远远不止于此。

明代笔记《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帝下诏命兵部查找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3天没查到。据说,档案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销毁了。

今天,学者们在对郑和下西洋进行研究时,相关历史资料的缺乏的确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争议也在所难免。学者们对于郑和下西洋所到达地方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福建长乐,是郑和船队出海前的停泊和补给地。1930年,这里出土了一块天妃灵应碑,这块凿刻于1431年的石碑,是郑和第7次下西洋之前所立。碑文详细记载了郑和船队前6次出海航行的事迹,碑文的开始写道:“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这段碑文通常被人们认为是郑和对自己前6次下西洋航程的描述,但刘刚认为,这段话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

刘钢说,碑文中提到西域时,还提到忽鲁谟斯。实际这个西域是大西域概念,包括地中海和北非。西域之西,就是说地中海、北非的西边。迤北之北,迤北是指中国再往北的北部。实际上立体看地球,就是地中海的西边,以及北冰洋海岸线的北边,实际那个地域就是美洲。

在明代遗留下来的记载中,还有一些令人浮想联翩的细节。在郑和第6次航海途中,曾经有一支分舰队独自航行。通常,郑和船队下西洋来回时间是两年,而这支舰队却整整用了4年时间,他们会去了哪里呢?

我们知道,郑和船队到达过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从这里出发,顺着洋流和季风向南,在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洋流分成了两股,一股流向澳大利亚西北,如果那支舰队被这股洋流带走,很容易到达澳洲。正是因为这一点,今天一些学者猜想,郑和船队确实有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的西北部。

另一股洋流的方向是继续向南,最终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进入茫茫的大西洋,这种可能性最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它也是郑和船队环球旅行猜想的起点。

在众多关于郑和船队的猜想中,英国人加文?孟席斯的观点最为特殊。他认为:最先发现美洲的人不是哥伦布;最先完成环绕地球航海旅行的也不是麦哲伦,这两项荣誉都应该归功于中国的郑和。

加文?孟席斯生于1937年,童年跟随父母在中国山东威海度过。长大后,他参加了英国海军,33岁,孟席斯从中校潜艇艇长职位上退役。之后,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世界航海史。

2002年3月,加文?孟席斯在英国伦敦皇家地理学会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媒体发布会,他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加文?孟席斯说,有人在1424年就到达了加勒比海地区,比哥伦布早了70多年。

很快,他又将自己的观点写成《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大胆猜想。这本书一经问世,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2003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迎胜带领学生,共同翻译了加文?孟席斯的着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作为译者,刘迎胜仍无法赞同孟席斯的观点。

刘迎胜说,历史上,要证明一件事情,要有文献的证明,或者有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出土文物,而这些他基本没有。

不只在中国,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对加文?孟席斯的观点表示了反对意见。

2005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加文?孟席斯也应邀参加。在这次活动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加文?孟席斯向公众展示了一些古代西方地图和航海模型,阐述了自己对于郑和船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向外界表示了他对于自己观点的自信。

但是,孟席斯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回应,他的观点甚至遭到一些普通观众的怀疑。观众认为,展览的内容很丰富,但不认为展览内容可以佐证孟席斯书中的观点。

远在中国的刘刚也注意到了加文?孟席斯的观点,结合对《天下全舆总图》的研究,刘刚对郑和发现美洲的说法深信不疑。如果郑和真的进行过环绕地球的航海旅行,这张地图上所绘制出的地理信息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于是他与孟席斯通过电子邮件取得了联系。

2005年,加文?孟席斯来到中国,向公众阐述他的观点。在广东东莞图书馆的一场报告会上,加文?孟席斯将刘刚的《天下全舆总图》作为郑和发现美洲的一项证据进行展示。

2006年1月13日,刘钢终于将自己关于《天下全舆总图》的看法公之于众,他把相关的文章和地图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对该地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一天,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伦敦也发表了相关的文章。1月16日,刘钢在北京洲际大酒店,举办关于“郑和最先发现美洲”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他向与会者展示了《天下全舆总图》复制品,并介绍地图的来历、内容及其与郑和航海的关系。

刘钢将这张地图公布于众的目的,是想证明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郑和已经进行环球航行了。

围绕《天下全舆总图》,一场关于真伪的争论就此拉开了序幕。

随着《天下全舆总图》的公开,越来越多的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