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道:“对了,紫凤,生日快乐!”
正当商紫凤愣住时,罗定律已经走远了。
她纳闷的看向窗外。
呃……天要下红雨了吗?要不然他怎么会记得今天是她的生日呢?
***凤鸣轩独家制作******
商宅是一幢仿巴洛克风格的豪宅,座落在阳明山上。
今天是商家一家四口团聚的日子,一丝不苟的管家正站在白色长餐桌旁,随时盯着餐桌上的状况,以提供最完美的用餐服务。
商父年近六十,两鬓微白,虽然他早把两间公司的经营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儿负责,自己则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了,但是目光却依旧精明犀利,他边用餐边问女儿:“我听说罗定律今天去找你?”
“嗯。”商紫凤啜了一口酒。
商晨曦兴致勃勃的追问:“他找你什么事?”
“不知道,大概是找我吵架的吧!”紫凤耸肩,在牛排上划下一刀。
其他人的表情全是一脸古怪。
商晨曦白了她一眼。“他在休假时,特地去公司找你吵架?”而且这一天还是她的生日?!别逗了!
“不然呢?”紫凤挑眉反问大哥。
商晨曦噗哧一声笑出来。“我真是败给你了!”他这个妹妹神经实在有够大条,真亏罗定律受得了。
商母也是一脸哭笑不得。“紫凤,定律怎么可能会做这种无聊的事?”
“那你去问他嘛!对了,记得警告他没事别找我的碴!”紫凤讲到这里,不悦的瞪向大哥。
“你干嘛突然瞪我?”商晨曦觉得很莫名其妙。
“一定是你告诉罗定律有关拍摄广告的事吧!”紫凤放下酒杯,生气的扬眉。
“他是公司的董事嘛!所以当他问起你公司最近有什么事时,我大略提了一下,其他的可不关我的事喔。”商晨曦立刻撇清关系。
商罗两家长辈友好,所以商晨曦从小就认识罗定律,加上彼此年纪相近,会成为好友也不意外,就跟紫凤和罗定薇会成为死党是一样的道理。
“哼!我管他是什么身分,总之下次你再跟他讲任何有关我的事,你就完蛋了!”紫凤伸手在颈子上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没礼貌,你居然威胁我。”商晨曦伸手弹弹她的额头。
紫凤气呼呼拍掉他的臭手。“臭大哥,罗定律是给你多少好处,让你出卖我?”
“出卖?要卖掉你,我可能还要倒贴呢!”商晨曦不客气的吐槽。
她以为她的行情有多好吗?
“你说什么?!”紫凤眯起美眸。
“不用怀疑,就是倒贴。”商晨曦非常肯定他一定要倒贴才能把紫凤卖掉,倒不是因为她长得太爱国、太抱歉了,而是她太凶悍了,他必须补贴对方医药费和精神补偿费。
紫凤美目一横。“商晨曦,你再说一次!”
“瞧瞧你,越来越没大没小,罗定律真是太放纵你了。”商晨曦蹙起眉头。女人果然是不能太宠的,那只会让她得寸进尺、没大没小。
“他放纵我?你哪一只眼睛看到了!”他哪里放纵她了?她倒是常常被他气得半死才对。
“两只眼睛都看到了。”商晨曦没好气的回答。
罗氏集团在商界很有势力,而商界的人也都知道罗、商两家友好,所以很少人会轻易得罪商家;加上紫凤从小就和罗定律有婚约,要不是有他罩着紫凤,以她火爆的个性恐怕早就得罪一票人了,现在怎么可能稳坐商罗生技总经理的位置?
“好了,你们两个不准再吵了。”商母插话制止,免得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互瞪一眼,讪讪地别开脸。
商父朝女儿蹙眉。“紫凤,你年纪不小了,不要老跟晨曦斗嘴,真的那么闲,就去给我结婚。”
紫凤不平的扮了个鬼脸。“爹地,你未免太不公平了!大哥早就年过三十,也不见你催他结婚!”
她真的很会拖人下水欸!
商晨曦斜睨她一眼,没好气的反驳:“因为男人一过三十还是涨停板,依旧是黄金单身汉;女人一过三十却是跌停板,乏人问津,所以我劝你还是早早嫁人的好。”再拿乔,就等着当老处女吧!
“你不说话,没人会当你是哑巴!”紫凤咬着牙低吼。
商母出面打圆场。“晨曦,今天是她的生日,你就让着她一点吧。”
“好啦,看在你是寿星的分上,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了。”商晨曦摆摆手,决定不跟年纪又“老”了一岁的女人计较。
紫凤挑高眉毛。“下次你生日时,我也会不跟你计较。”
商晨曦气得翻白眼,要不是看见母亲大人不悦的眼色,他早就呛回去了。
商父语重心长的开口:“紫凤,长了一岁,你的脾气也要改一下,要懂事点,别老让我和你妈咪操心。”
紫凤偷偷扮个鬼脸。
商晨曦用完晚餐,招来管家送上蛋糕,嘴巴还不忘酸道:“牛牵到北京还是牛呀!”要她改改她的坏脾气,简直是天方夜谭。
紫凤不客气的在桌下踩了他一脚。“狗嘴吐不出象牙。”
商母忍下翻白眼的冲动,语调轻柔地说:“紫凤,既然你今天这么想聊天,我们何不谈谈你的婚姻大事呢?”干脆早日把她的婚事办妥,也好让他们放下心头的重担。
紫凤把最后一块牛排塞进嘴巴,匆匆丢下餐巾,急惊风似地跳了起来。“抱歉,我跟人有约,先走一步了,你们慢慢吃,再见。”
“她是在逃难吗?”商母看着女儿落荒而逃,实在有些哭笑不得,每次只要一谈到婚事,紫凤都溜得很快。
商晨曦三两下嗑掉一个蛋糕,一脸受不了地说:“我看也差不多了,不过一个婚事能拖这么久,也真是够呛的了。”
商父蹙眉看向妻子。“也是,罗定律今年即将迈入三十岁了,因为传统上二十九岁不宜结婚,所以亲家母的意思是让他们在定律三十岁生日过后再结婚比较好。”这两个孩子对这桩婚事都不急,任由婚事一拖再拖,拖到现在都没有履行的打算,真是令人伤透脑筋。
商母不放心地说:“不过我看还是先问过他们的意见好了,免得节外生枝。”
商父转而询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