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魅眼王妃(上) > 魅眼王妃(上)最新目录

第四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脸上的汗,闻言忙立正站好回答:“昨夜。”

拓跋圭看看他和大汗淋漓的马,知道他是连夜赶来,不由得露出赞赏的笑容。“你是个好士兵!叫什么名字?”

“安超。”

“很好,你去城东找莫题,他会安排你吃喝,休息过后,立刻回牛川。”

“属下愿随王上同行。”士兵恳切地说,但遭到拓跋圭反对。

“不,你得尽快赶回去保护王姑娘。”

安超表示遵令,等他走后,拓跋圭也带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旧王宫,按若儿指引的方向,往武川的青山道奔去……

***

武川距旧王宫不过一百多里路,但由于青山道是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子,又位于人烟稀少的大青山北麓,因此他们边行边打听,直到次日午后,才找到管迁的家,然而面对他们的,却是冒着轻烟的破败草屋。

“管夫子是好人哪,干嘛这么多人要抓他,逼他逃走呢?”颓壁坍檐中,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冒着轻烟走出来,站在他们马前,张开没门牙的大嘴抱怨。

“我们不是要抓他。”晏子跳下马走近。“你知道他去了哪里吗?”

“不知道。”老妇摇摇手。“管夫子走了,带着夫人赶着马车走了。”

“还有谁来找过管夫子?”拓跋圭注意到她的言词保留,下马耐心地询问。

老妇人搂紧挂在胳膊上的篮子,里面装着几件显然是从灰烬中捡来的器皿。她用混浊的目光瞟了面前身材高大、貌甚威严的男人一眼,嘀咕道:“还有谁?不就是跟你们一样带刀剑、骑大马的男人吗?今儿天才亮就来了,找不到管夫子,就把气都发在茅屋上。咳,可惜喔,多好的茅屋啊!”

老妇人说完就不再搭理他们,迳自沿着尘土飞扬的小路走去。

一只大乌鸦呼啸而过,在他们头顶盘旋一圈后,煽动着翅膀停落在倾倒的门柱上,瞪着拓跋圭。鸟与人相互凝视,从那褐黄色的眼眸里,拓跋圭仿佛看到一种危险的警示。

尚未细想,远处又传来一声长长的鸟鸣。黑色大鸟嘎声叫着振翅飞起,而它的爪子张开,一件东西从空中坠落,掉在拓跋圭身前。

柯石一把抓起那件东西,生怕是危害王上的暗器!可等看清手中的东西时,他愣住了。“王上,你看这个。”

拓跋圭接过来一看,是顶普通的软帽,帽上有代表拓跋家族的深黄色布条。他的眼神变得凌厉,将帽子扔回给柯石,寒声道:“留着它,一定是他的。”

知道王上说的是谁,柯石将帽子收好,却也纳闷。“长平王现在恐怕连骑马都有困难,怎么可能会来这儿?”

拓跋圭嘲讽道:“何必他亲自动手?拓跋家族内有的是乐意听他指挥的人。”

说完他调转马头,指着天边越来越厚的云层对士兵们说:“要下雨了,我们得赶在下雨前翻过大青山,沿途注意车辙印。”

骏马飞奔,卷起漫天尘土,沉沉马蹄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中。

当他们下了大青山,来到黑河边时,乌云压顶,雷声轰鸣,但天昏地暗间大雨并未降下。

在河边小道上,他们发现了车辙和马蹄印,并从路人口中获知,一队十多人的队伍刚过去不久。

“那一定就是若儿所说的‘恶狼’,看我怎么逮住他们。”

“王上。”

就在拓跋圭想着要尽快抓住那些恶狼时,前方出现了几个士兵。

他勒马停住,等那几个士兵奔来。

士兵们翻身下马,在拓跋圭马前跪下。“属下们奉大将军之令寻找王上。”

原来参合陂太子府同样遭到劫杀,因那儿是王上的出生地,许谦得知消息后,立即亲自率人前往参合陂,并派侍从前来寻找王上、报告此事。

竟有人敢在他复国即位后毁他的家、杀他的人?!

想起在他即位短短几日里发生的事,想起旧王宫凌乱的地库和前史官冒烟的破茅屋,还有那顶有拓跋家族标志的帽子,拓跋圭心头怒火狂烧。

显然,那些凶手并非一般歹徒,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某些阴谋有关,他们不是为找血统证据而来,而是为了毁灭证据而来,他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拓跋圭从腰带上摘下随身玉佩作为信物,递给他的侍卫。“晏子,立刻带着这个去清水河,请慕容家族出兵保护管迁夫妇,他们是我最重要的证人,你把他们送到王若儿处保护起来,我先去参合陂,然后回牛川。”

晏子慎重地接过玉佩,调转马头,朝燕都所在地飞驰而去。

***

劲风疏雨,乌云吞噬了星月和天空,大地笼罩在阴沉沉的雨幕中。

蟠羊山崎岖的古道上,两匹瘦马拉着一辆箱形马车穿越树林,往西而去,车轮与马蹄声在风雨声中显得急促而凌乱。

车轮声渐去渐远,山林中只剩下风吟雨颂。然而,黑暗的雨夜注定不得安宁,又一阵杂沓的马蹄声很快便踏碎了满山单调的风雨声。

一队骑士由远而近,狂奔的马蹄溅起的泥水,泼洒在路两旁的低矮灌木上。

“于大人,雨太大,咱们先找地方住一宿吧?”队伍后面,拓跋鉴抹着脸上的雨水对同伴喊。

“雨大?长平王的脾气更大!如果让证人逃走,你我就没有活路了。”勿忸于族首领于桓不耐地说。

拓跋凿嘟囔着用力催促坐骑,心里颇为懊悔自己当初鬼迷心窍,竟自告奋勇地跟随于大人前来寻找“冒牌王上”的证据。

这么多天来,他们一路折腾,毫无所获,把旧王宫翻了一遍,终于逼问出地库所在,可花了好几天时间,也没有找到那些该死的史册,不过倒是找到不少见都没见过的珍奇宝物。

唉,想到那些宝物,他不禁又怨起了于大人。

都怪于大人固执,把那些人关起来不就好了,可他偏要杀死所有的人,又做得不漂亮,结果让人逃掉,还点燃了烽火台。虽然那个家伙最后也没能逃过一死,但他们却不得不避开莫题军的追击而仓皇下山,连宝物都没能带走。

好在他们后来在参合陂太子府有了点收获,算是不小的安慰。

在那里,他们不仅找到几件值钱东西,还逼问出史官的下落,可是那个受不了酷刑折磨的老妪并没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