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魅眼王妃(上) > 魅眼王妃(上)最新目录

第五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走进来,靠坐在草垛边。

灯光照在若儿美丽无瑕的脸蛋上,十八年了,看着日渐出落得像仙女般的小主人,丸婆心中的隐忧越来越深。

从若儿出生起,她就知道她与她娘瑾儿一样,有与生俱来、无人能解释的特异才能,外人只知她们会占卜,却不知占卜只是神奇能力的附属品。她们的能力来源于坚定的意志和纯洁的内心,当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时,她们甚至可以看到未来。

信的人会说那是种神力,不信的人则称之为“巫术”。但若儿的胆识和勇气远在她母亲之上,随着年龄增长,从她越来越幽深的黑眸里,丸婆知道她身上的潜力正不断地受到天地灵气的吸引,汇集成难以预测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若儿会既坚强又脆弱,因此她要小心地看护她。

不记得有多少次,她亲眼目睹两任女主人替牲畜和布解除痛苦、治愈创伤,目睹她们用异于常人的眼睛预见未来。

然而,与瑾儿单纯的鲜卑血统相比,集合了鲜卑、柔然和匈奴血统的若儿,所具备的能力更强。

可是任何法力总有极限,而人们大多对无法解释的特殊能力怀有恐惧与排斥的心理,瑾儿因而自小受尽歧视,要不是后来遇到王大商人将她娶走,她肯定会一辈子被禁闭在邺城不起眼的石屋中。

为了避免若儿遭到与她娘一样的厄运,一直以来,丸婆都严格地限制小主人表现特殊能力!可是眼下情势逼人,王上的敌人已经将小主人卷入了危机中,要继续隐藏小主人的能力几乎不可能,同样,光靠她,也难以保护小主人。

幸运的是,从王上注视小主人的目光中,丸婆相信可爱的小主人已经有了最合适也最有力的保护者。

“丸婆,你怎么不好好歇着,又跑来了?”

一声娇嗔将丸婆的思绪打断,定睛一看,小主人正不满地看着她。

“唉,回来这么多天,早歇够了,你总得让我做点事吧!”

“这里没啥事,管大人只须休息即可。”若儿走过来扶她。“这次出门害你历经了许多艰难,我可不想看到丸婆的老骨头散了。”

丸婆笑笑,没拒绝她的扶持。这次出门,她确实累坏了,看来她真是老了。

想到这里,她担心地说:“若儿,在王上没有摊牌前,要是让长平王知道管大人藏匿于此,那就麻烦大了。”

“别担心,我们很安全。”将门关好后,若儿搀扶乳娘回到她们的处所,感激地说:“丸婆,这次多亏有你,否则管大人就没救了。”

“这话不假。”受到小主人的崇拜与赞赏,丸婆乐陶陶地忘记了所吃的苦。

可是若儿没有忘记,几天前,正在放牧的她,看到熟悉的小马车出现在远处山坡上时,惊喜交加地迎了过去,不料却见马忽然歪倒在草地上不动了,顿时吓得心跳几乎停止。

等她赶到时,发现车轮陷进小水洼,马儿口吐白沫、喘息不已,赶车的婢女正试图将车扶正,车内的丸婆告诉若儿请王上去接应管迁后,就陷入了昏迷。

接下来,若儿接手了一切。

她找拓跋圭派来保护她的士兵,请他帮忙将丸婆和婢女送进屋,旦让机灵的士兵安超送信去给拓跋圭,另外派了一个人去请长史张衮。

张衮很快就来了,当他听了丸婆的经历和婢女的证词后,高兴地称赞了她们。

随后,那位婢女以新来的下人身分跟随张衮入宫,丸婆则在若儿的悉心照顾下恢复健康。昨天天亮前,晏子和几名慕容垂的手下将身负重伤的管大人悄悄送来,可惜管夫人已咽气多时,便被护卫安葬于草原上。

现在,看到丸婆逐渐恢复元气,王上平安回来,重要证人管迁的伤势也日趋好转,若儿的心情既紧张又愉快,期待好事发生!

***

连绵大雨终于停了,就在联盟议会召开的前一天,也是拓跋圭承诺的一个月期限届满前,许谦将已经康复的管迁偷偷接进了王宫。

对议会结果,若儿丝毫不担心,因为她知道,这次王上一定会获得胜利。

次日早晨,笼罩天空多日的乌云散去,阳光照耀在一碧如洗的草地上,鲜艳的野花点缀着绿草,大地显得格外秀丽明亮。

若儿跟随着羊儿奔跑,被囚禁在阴暗的室内多日,今天能在阳光下奔跑,与羊儿们徜徉在丰厚的水草间,自然是格外地畅快。

远处有围栏的牧场上,大憨兄妹也在放马。马匹不时扬鬃嘶鸣、踏蹄狂奔,引得这边的羊儿也咩咩叫着,东窜西跑。害她不得不花更多的力气来召唤它们。

然而奔跑在草地上,享受着阳光、绿地、清风与花香,若儿的心情十分畅快。她用力呼吸着仍然带着雨水味的空气,快乐地笑着,一个月来的忧虑和紧绷情绪随着笑声一扫而空。

“若儿──”一声了亮、热情的呼唤由远处传来。

听出是谁的声音,她兴奋地跳到隆起的草堆上,对着远方挥手摇鞭,她扯着嗓门快乐地回应自己心爱的男人。“王上,我在这儿──”

虽然没能参与昨天王宫举行的联盟会议,但会议详情早由各种管道传开了。

由于有管迁和他所保存的史册作证,又有前王妃婢女的证词,四部大人和八大宗亲长老对王上血统的疑虑全消,唯有拓跋窟咄净挑毛病,认为前王妃婢女的证词不足为信。理由是,她所说太和五年中秋前,王妃曾在她及两名婢女的陪同下,随宫内运送粮草的马队,到战事正紧的河曲与太子相聚一事,但无他人能证实。

对拓跋窟咄的质疑,婢女和大人们都觉得是吹毛求疵,却无法说服他,因此在各位大人和长老中又引起了新的混乱。

而以此为由制造混乱,正是拓跋窟咄的预谋。

他知道拓跋圭的赐名玉牒已经落在他的手中,而那两名婢女的其中一人死于近日的参合陂,另一人及王妃当年的车夫都死于多年前的战乱,因此他确信没有人能推翻他的疑问,只要疑问存在,王上的血统就不能得到证明。

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证,那就是管迁。

作为史官,管迁当年曾随队出征,并记录下这件事。因此他将已准备好的相关史料呈上,虽然文字简洁,但已经足够。更巧的是,他的记载中,提到当年护送粮草的马官,经查问,正是如今牛川王宫马官牛大憨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