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八千里云和月 > 八千里云和月最新目录

第七十二章上光明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像,以此作为正门,当得天子门,又称万佛朝宗。“东南小飞来”:世传此石从天上飞来,上无任何索痕。后有一观景台,晋葛仙翁炼丹于此,又称“葛仙炼丹台”,藏经阁,钟楼。后有“夜盆岩”,“人如盆盂,其深尺许,清泉湛然,四季不竭”。“东南小飞来”从对面的位置望去,为一天然大佛头像,占称大日如来,今仙姑娘娘头佛,头佛呈吉祥状,两侧对称而生二位侍女,高达16米,坐西朝东,望那天心。头像面部表情比例十分协调,彷佛在念《心经》,真可谓天成胜人工。

听完白启明的介绍,就算杨鹏举的目力再好,在晚上都看不清楚。接着白启明不再走动,而是站着给杨鹏举讲:“第九道,钟阜门。与仪凤门,天然对等而在,有龙凤呈祥地势(风水),故有钟阜(向东)、仪凤(向西)两座石门。因其一个巨型石钟如石锁一样锁住佛界与俗界,故名。而钟是南北朝梁武帝开始的,宝志公是这里的开山祖师,是宝志让梁武帝开悟,才开始在设立敲钟的仪式,禅宗的金钟源于此。又称观音门,因为远看这大钟又如观音端坐莲花台上,石壁上有一俏皮的童子翘着小小二郎腿,农民又戏称童子拜观音。天下名山僧占多。在这‘天心’石门奇境之中,早在南北朝,东阳大士,维摩吉禅祖师·傅翕,就建立以‘苦行修持,戒律颇严’为宗旨的‘云心庵(寺)’,创立扁型茶·顶谷大方。后世代高僧,栖居其间,木食涧饮,闲庭信步,坐看云起。‘云鬓随身老,天心着处安。’(唐·白居易《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云心潇洒以荐往,鹤貌飘飖而叠至。’唐黄滔《狎鸥赋》)此景只应天心有,人间能有几回逢?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让我们与弘一大师同体慈悲,‘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徜徉在乐山乐水之间,转迷成悟,找回我们的本来面目,找回我们的天心。这里是志慧禅师常来的地方吧?”

志慧禅师道:“不错,我每次来,都要到天心寺。朱子亭为本朝思想家朱熹建。朱熹曾在此着书立说。‘天心屹然’四字。朱熹自书一联曰:‘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百世圣贤心。’这里有石龙,象中之王称为香象,龙象对峙,佛经说是龙象菩萨,抬头一看,右边石门最高处矗立着一尊佛像,那就是龙象菩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