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倾国东宫(上) > 倾国东宫(上)最新目录

第3章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兰陵的汴梁后裔!

也该怪天朝婚娶嫁制,民间女子一旦择订婚配,就必须抛弃本姓,改从夫姓,好在死后魂灵能顺利进入夫家宗祠,得到祭祀,因此他没料到……

再看看少年进退有度的举止,想来,小梨子在他面前能这样不卑不亢,却又不至于失了该有的礼数,或许即是家学渊源?

听见太子说出“汴梁”俩字,黄梨江诧异的看着太子,反问:“殿下知道兰陵汴梁?”

“唔,似曾听人说过。”太子含糊地说。

“这姓氏并没有录写在《国朝千家姓氏谱》当中,殿下怎会知道这个古姓?”除非是阅书无数,有不凡见识的人,才可能知道这个姓氏的来历……但,太子却说他“似曾听过”,这有些古怪。

少年质疑的眼神,让太子不禁一笑。

“知道世有‘汴梁’,很不寻常吗?小梨子不也知道这个姓氏,不然怎么一听我说起,就有如此大的反应?”

“我从小喜欢翻读古史,自然是知道的。”他谨慎的回答。

“也对,黄翰林在朝中任官,又入过太学,要取得古史一读,不是难事。”

汴梁一氏行事低调,在改朝换代之际,曾被天朝的开国君王聘入朝,欲借重汴梁在礼学上的长才,重新制订新朝纲的规仪;但身为前朝遗民的汴梁氏却以国破为由,拒绝入朝,从此隐在民间,不知作何生计,迄今数百年来,渐渐地,便鲜少被世人提起。

见黄梨江回答的保守,但若非与汴梁氏颇有渊源,应该不可能对这个早已湮没在数百年历史洪流中的古老姓氏有所认识。

起码,他所认识的人中就鲜少知道汴梁氏的存在。一来,是因为早已与朝廷权利的更迭无关;再者,是因为天朝开国已久,人事变动太大,许多事早已物换星移了。

这小梨子以为自己已将诧异掩饰得很好,殊不知他的表情根本藏不住心事。当他脱口而出“汴梁”俩字时,小梨子脸上的惊愕可是很明显的。

虽是聪敏过人的神童,但毕竟太年轻,还不够世故,这样的他,一旦随他入了宫廷,只怕无法自保。

所以,回到眼前来,有可能么?一个活生生的汴梁氏就站在他眼前?

倘若前朝国史记载无误,汴梁一姓,传女不传男……

再不然,就是经过了数百年,有些事多少产生了一些改变。

唉,才想好好逗逗小梨子呢,瞧他戒慎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