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万般皆下品 > 万般皆下品最新目录

第一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新年过完,所有喜庆的气氛消失殆尽。

庆元城,施家大宅内。

一道银色的修长身影立在书房边,负立双手,似乎正苦恼着。

“三少爷、三少爷,不好啦!”

人未至声先到,就见一个身着蓝布衫的年约二十五六的男子由远跑近,并非常不小心地在回廊处让小石阶给绊了一下,又很鲁莽地让拐角的柱子给撞了额头。等连滚带爬地跑到银色身影背后,早成了龇牙咧嘴的模样。

“什么事,伐檀?”银色身影转身,淡淡看了眼上气不接下气的男子。

“老爷、老爷又要用家法惩罚五少爷啦。五少爷让我、让我来向您求救。”揉着额上慢慢硬起的肿包,施伐檀大叹命苦。他刚好路过,刚好看到老爷拿出家法,又刚好让五少爷给看到,所以无奈地跑来找人求救。

“家法?”银色身影背负双手,听若未闻地顺口问道,“什么家法?哪个级别?”

“是……是小家法。”

“哦!”一个单音打发。

“三少爷,您……您不去救五少爷?”见他没什么动静,施伐檀小心翼翼地问。

“嗯!”

不知是叹气还是轻哼,这一声“嗯”听在施伐檀耳中是完全没希望。看三少爷的样子,丝毫没有动腿的意思,唉,五少爷自己保重吧,他的话已经带到,南无阿弥陀佛!

施伐檀双手合十望了眼雕花廊顶,暗暗替受罚的五少爷颂经。正念到往生咒,远远地又跑来一位年约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三少爷、三少爷!”

“什么事,伐轮?”银色身影气定神闲。

“稿子,有稿子!”被唤伐轮的青年同样一身蓝衣,怀中抱着一大叠写有墨迹的纸,脸上的神情只能用兴奋形容。

“什么稿子?能比得过竹林伽蓝一个月前印的《华严经选注》?”银色身影看了眼他怀中的墨迹,顺手接过,“《金刚艳》?”

“比……绝对比得过的,少爷!”同为施姓的伐轮递上纸稿,眼神晶亮,“那些和尚有经书注释,咱们就用这个,”指了指纸稿,再道,“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整死那群秃驴。”

银色身影翻了两张后,抬头,眼中有了笑意,“好!这稿子哪儿来的?”

“是、是一个青年书生送来的,说是试试。我看这内容正好,就抱来给三少爷您了!”施伐轮有点得意。他的好眼光全是跟着这位主子学来的。

“有长进。”银色身影赞许,低头再翻数页,脸上的笑容随着翻阅越来越大,连声道,“好好C!这次我就不信争不赢那群光头。伐轮!”

“在。”施伐轮腰一挺,左手捋袖,脸上是只等主子一句话就闹他个天翻地覆的兴奋。

“立刻让排字师傅印五本样书出来,记得告诉那写稿的书生,这本书稿施家墨香坊要了,该给的银子一个子不会少,保证让他一夜富贵。以后若还有稿子尽管拿来。”银色身影越翻越快,口中不忘吩咐。

“三少爷您放心,伐轮办事一定让您满意。”等他翻完稿子,施伐轮接过后撒腿就往外跑。

银色身影笑了笑,眼角一瞟,看到双手合十翻白眼的施伐檀。似想到什么,他双眉一凝,“伐檀,你方才说爹要用家法处置小五?”

“是是是。”赶紧放下合十的手掌,施伐檀点头。

“什么家法?哪个级别?”想到刚才看的手稿,银色身影皱起眉,心中估量。

“小家法。”施伐檀记得老爷手中拿的东西不大。

“小家法?”银色身影轻轻提高了嗓音,“你说爹用小家法处置小五?”

“是。小的过来时,老爷正唤人去拿了呢。”

施家家法分大中小三等:大家法为黑漆木柱一根,长三尺,约人的小腿粗细,不常用;中家法为红漆铜棒一根,长三尺,人胳膊粗细,也不常用;小家法为铁尺一把,跟裁缝铺里的量尺一模一样,生铁打制,很常用──特别常用在五少爷身上。

“爹准备打小五哪儿?”

“好像是手掌心。”

“手掌!”银色身影声音又高了些。就见银影一闪,人已冲到回廊拐角,同胞兄弟情义看在外人眼中实在羡慕。

看着急步的身影,施伐檀再次双手合十──当老爷处罚五少爷时,只有三少爷才能消去老爷的火气,救五少爷出水生火热的地狱道。当然,他绝对不会以为三少爷多么具有同胞之情,就算是同根生的豆角,三少爷也会“相煎”得非常着急。能让三少爷动驾相救,定是伐轮刚才的那篇书稿有看头,为了让书稿印出完美的效果,必定少不了五少爷这个“败家子”的才能。这才是三少爷急步赶去救命的真正原因。

阿弥陀佛!

盯着主子修长的银影化为小点拐个弯,施伐檀露齿一笑,看上去老实端正的脸上竟出现一丝趣味。

施家有五位少爷:大少爷是侠客,武林闻名显赫,据说黑白两道听到名号皆要礼让三分,但混出的是什么名他不知道;二少爷是朝官,权贵一时,但当的是什么官他不清楚;三少爷是精明的书商;四少爷是典型的奸商;五少爷是败家子,也算独有特色。若是让他选,他定会选择跟随三少爷,而他也的确跟了。

他这位三少爷聪明有礼、沉稳精干,胸藏锦绣乾坤,实在是人中之龙。而这三少爷也是人如其名──施龙图。

庆元城西门外一里的地方是许多书坊书院的集聚所在,加之许多纸铺、墨铺,便形成了印书一条街的局面,举凡经集儒道、农学医书、话本戏曲故事皆有所出,故人称“西印街”。施家墨香坊是其中一间。

一个月后。

墨香坊内,整齐的印造间。

念字师一边念稿,选字师一边在排字转轮中抽拣木活字。统一的灰衣工人有条不紊地刷墨、压印,将用的书稿整齐地摊在宽大的桌上;另一边,装订师正为折好的书册打孔、穿纸捻、贴上封面。往里走,左边是通风良好的高热工房,烧板师将压好的整版泥字放入炉中,烧成坚硬的字版;右边三丈远的青瓦房是抄写间,抄写师正写着各式字体;雕版师将写好字的纸平压在木板上,一刀一刀地刻着。

施家墨香坊的书之所以能引来读书人的争相收藏,除了墨色稳固、质地精美外,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施家招揽生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