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骗行天下 > 骗行天下最新目录

第四十五章 还山还河双落难(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把货送到舍下,到帐房那里一并结算。侬取纸笔来,阿拉把地址和钱数写与侬。”

店伙听了,忙着取来纸笔,放到桌上,妙龄女仆俯下身去,展开纸张,提笔写道,“乞将货品送至太仓街古弄里甄公馆,所欠货款大洋二百元,径向帐房支取。”落款是,“秀文代笔。”

妙龄女仆写好地址欠条,交与店伙,说道,“阿拉家主人还有别的事要做,有劳先生啦。”说完,女主人起身离去,一行人跟着出门,登车而去。

店伙们手里拿着地址和欠条,两眼直勾勾地望着一行人远去,直等车子拐进另一条街,才回过神儿来。看着地址和女主人点的货,几个伙计都想去送。年长的伙计寻思了半天,最终选了个办事老成的伙计去送,嘱咐道,“当心些,不见货款,这些东西都要完璧归赵,任她说什么都不成,收款时,长点精神,当心收了假钱,懂吗?”

那伙计点头答应,带上欠条货物,照着地址,一路寻了过去。到了太仓街古弄里,老远就看见甄公馆三个大字。走上近去,敲了敲门,见门人出来开门,问他有什么事。店伙说明来意,又把他家女主人写的欠条递了上去,门人看了,径直领着店伙去了帐房。走进院子,店伙看见这甄公馆很是气派,下人们出出进进,不住地忙碌着,心中才真正信服,那妩媚动人的女主顾,绝非一般爱炫耀显富的釜之流。进了帐房,见年轻气盛、身材魁梧的财房先生,也与别处一般店家的帐房不一样,一般店家的帐房先生,通常都弓腰陀背,脸瘦指长,戴着老花镜;而甄公馆的帐房先生,却要年轻英俊得多,办事也爽快,接过欠条,只看了一眼,就取出一张花旗银行的现金支票,照单开出,交给店伙。店伙接过支票,心里还存疑虑,毕竟这支票不是现款。想说不要支票,只收现金,又怕言语不当,把这笔买卖弄砸了,回去受掌柜的处分,犹豫了片刻,还是收下了支票,雇车去了花旗银行,满腹狐疑地把支票送给柜员。柜员核对后,痛快地付出大洋。店伙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了地,满心欢喜地回去交了差,又把甄公馆的气派,添枝加叶地夸了一通,听得众伙计好生羡慕。

以后每隔数日,身着华丽的女主顾就要来一次商行,每次购完货,或付现款,或货到付款。掌柜的暗自庆幸,遇上了这么个财色俱佳的女主顾,每次客人到了,都要亲自迎出门来,尽心巴结,生怕这女财主,不经意间去了别的商行。偶尔女主顾也有手头吃紧的时候,和掌柜的商量着先赊点东西,掌柜的虽不情愿,却又怕失去这么个有钱的女财神,便只好赊了。女主顾也极讲信用,到了事先约定还款的日子,是必定来还款的。日子长了,女主顾到店里赊货,就变得经常了,掌柜的也不担心,有时掌柜的不在,连店伙都敢擅自做主,赊给女主顾货物。

忽然一天傍晌,女主顾一行人,行色匆匆来到商行,见了掌柜的,就大倒苦水,“哎哟,侬瞧瞧,海关黄关长家的老阿婆,今天过八十大寿,早上才接了柬子,侬说多难为人呀?什么都没准备呢。可巧啦,阿拉前些日子,又吃了福建茶商的几船茶,现款都打光了。”

掌柜的是何等人物,听了这话,自然猜出女主顾的来意,显然是要赊货的。同样是赊,等女主顾说了再赊,哪里比得上不等女主顾开口就赊,来得义气?这样一想,便开口道,“夫人莫要着急,阿拉这里的东西,侬看好了,先拿去用就是了。”

这句话让女主顾放下心来,思忖了一会儿,说,“反正他家是不缺东西的,我也不消费心思替她送了,差不多的东西,能拿得出手,随便拿几件送去就行了,索性我就送她八匹湖锦吧。”

掌柜的得话,吩咐店伙,在湖锦里选出八匹款式各异的,帮女主顾装到车上。女主顾吩咐女仆打了欠条,道了谢,匆匆离去了。

容雍华贵的女主顾,这一次不太守信用,到了约定的期限,却没像往常那样按时还钱。掌柜的猜测,女主顾准是遇上了什么麻烦,手头紧,才不能及时还钱。令掌柜不满的,只有一点,就是女主顾不管遇上了什么麻烦,也应当来言语一声,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躲着,未免有些不地道。

又过了一个月,仍不见女主顾来还钱,掌柜的就有些生气了,吩咐往常到甄公馆送货的伙计去催讨。

伙计得话,径直到了太仓街古弄里,远远看见甄公馆大门紧闭,门上粘着各色纸片,风中,纸片像蝴蝶聚会在门上舞动。伙计心里一惊,感到不妙。在上海,一当商家忽浴了,就有债主将忽浴的商行所欠债务,列单张贴到关闭商行的大门上,指望法院在清产时,能分得一杯羹。伙计急走几步,到了门前,果然,大门上贴着,都是债主们的清单,伙计仔细看了看,欠单都是上海各大商行开列的,所欠货款也不甚巨,一般都在三四百块,所购货物,也都是些珠宝首和成衣布料之类,伙计盘点了一下欠单,足有一百多张,便知这骗子绝对是道中高手,所欠各家货款,均在不痛不痒之间,商家既心痛,又不至于大动干戈地追究。各家欠款累加起来,却又甚为巨丰。

伙计见状,赶紧回到商行,把事情告诉了掌柜的,撺掇掌柜的,也要把欠单粘贴到甄公馆的门上。掌柜的听过,黑着脸道,“她既是骗子,想必那房子也是租来的,人早就逃走了,既无财产可清,贴它何用,白白让同行们笑话。咱只是花钱买了这个教训,往后小心些便是了。”说罢,将欠单撕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