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骗行天下 > 骗行天下最新目录

第四十六章 乱离人南京遭劫财(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闪失,岂不坑了人家闺女?虽说是咱买来的丫头,可毕竟是本分人家的的孩子,咱别光顾着自己方便,害了人家闺女。再说,她家又在上海,这些带不走的东西,给她拿回家,还能贴补着家用。”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实封住了世德的歪心思,闷住了,只得依了小柳红。

秀文听到女主人喊她,进到屋里,见女主人已打开要带走的箱子,对她说,“看这些东西,你喜欢哪些,先挑选些吧,挑剩下的,我还要送给别人呢。”

“怎么,这些东西,夫人不是要带走的吗?”秀文懂事地问。虽说箱子里着实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却迟迟不肯伸手。

“不要了,”小柳红说,“快挑些吧,带回家去,还能贴补些家用,省得将来再买,要花不少钱呢。你也看见了,这些东西,都是我不常用的。”

“怎么?夫人不打算带阿拉去啦?”秀文听小柳红说完,眼圈泛红,哽咽地问。只这一声问,也弄得小柳红心里酸酸的,抓过秀文的手说,“我和你姐夫这一走,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来,谁说眼下打算去武汉,可到了那里,能否呆得住,还是两说的。你也不小了,该出嫁了,家里又有弟弟妹妹,你妈一个人拉扯着,也不容易,这些东西,你看着喜欢,尽管挑去,带回家里也能贴补贴补家里。虽说咱们是主仆,可平日处得跟姊妹似的,冷丁要分手,还真有些舍不得,姐姐也没什么好报答你的,只好先把你叫来挑选,你挑剩了,我再分给其他人。”

“可是,阿拉不想和侬分开,”秀文到底忍不住,哭出声来。小柳红知道,要这样安慰下去,两个人哭哭啼啼的,半天也说不利索,便推说自己还有别的事,推门出去了,给秀文一个人留在屋里。秀文到底已到了懂事的年龄,又给人家当了几年的使女,见过场面,脑筋也机灵,见主人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也不客气,趁女主人不在屋里,把三口箱子里平日自己喜欢的东西挑了出来,又从一匹蓝底素花绸子上,扯下一块,把挑选出的东西打了包。

小柳红估摸秀文的东西该挑选完了,进来说,“城里太乱,趁着天儿还早着,赶紧把东西带走吧。”

秀文本想说些感激的客套话,小柳红催促说,“快些带走吧,免得让他们看见,说我偏袒你。将来要有机会,姐姐还会再来上海,那时咱们姐儿俩,再说个痛快。”

秀文听话地把包裹抱在怀里,费力地出了门,见秀文走远,小柳红把其他仆人喊来,指着三口箱子,让仆人们挑选。仆人们原本想说几句客气话,却又怕趁自己说话的功夫,别人会多拿了东西,一群人便不顾主人站在一边,拥了上来,从箱子里翻拣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会儿功夫,三口箱子见了底儿,各人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向主人道了谢,乐滋滋地,冒着远处城市上空传来的飞机轰炸声,带着自己拣来的东西,各自出门去了。

顷刻间人去室空,世德二人挨着坐在床上,内心落寞得不想说话。中午,车夫来了。行李不多,只有随身携带的两只皮箱,世德一手一只,提着装到车上,二人上了车,车夫吆喝一声,马车向西驶去。回望慢慢退去、被硝烟弥漫的大上海,世德这才有了安全感。

下半晌,将到真如镇,道上遇见了两个少年。二人肩挎一个家织布蓝色包裹,顺着大道往前走。马车将要超过他们时,高个子少年,扭头往车上看了看,问车夫,“阿伯,能捎个脚儿吗?阿拉弟弟的脚磨出泡了。”

车夫见问,也不停车,抱着鞭子笑了笑,答着,“虽说这车子是阿拉的,能不能捎侬兄弟,阿拉现在可是说了不算的。车子现在让人包租了。”

少年听了这话,望了望车上坐的世德问,“阿叔,能行行好吧?只捎阿拉弟弟一程也行,他的脚痛得厉害。”

世德看了少年一眼,见这兄弟二人长相挺像,估计是亲兄弟不差,皮肤黄黑,打眼一看,倒与车夫有几分像;再看那小的,呲牙咧嘴的,行路艰难,便生了恻隐之心。逃难之际,身边带着重金远行,路上最忌讳招揽生人。小柳红本要拒绝,怎奈世德已先放出话来,说道,“上来吧。”

车夫喊停牲口,待两个少年爬上车,才摇鞭前行。两个少年,岁数都不大,高个子最多不过十六七岁,矮个子大概十五六。上车之后,二人只说了声谢谢,侧过身去,就不再说话。

“你兄弟要去哪里呀?”车行了一会儿,世德问两个少年。

“去武汉。”高个子说。

“噢?”路上遇上同路人,世德眼睛一亮,接着问道,“怎么就你们兄弟二人,家里的大人呢?”

“昨天夜里,日本飞机轰炸闸北,炸毁了阿拉家的房子,阿拉爸妈,都给炸死了。阿拉和弟弟无家可归,只好到武汉找爷爷,爷爷家住在汉口。”高个子少年板着脸,像在叙述一个远古的悲剧。

世德听了,心生同情,忙问,“你兄弟二人小小年纪,知道去武汉的路吗?”

高个子两眼茫然望着世德,摇了摇头说,“阿爸活着时,曾告诉过阿拉,说沿着江岸,一直向西,就能走到汉口。”

世德拿眼睛看了看小柳红。小柳红知道世德在征询她。虽说世德刚才自作主张,不和她商量,就擅做主张,答应了少年上车,让她生气;可听过少年的叙述,心里也生出些悲凉,见世德在征询她,便默默颔了下头,世德就开口道,“正好我们也是去武汉的,你兄弟二人要是愿意,咱们就道儿走吧,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高个少年听过,咬了下嘴唇,感激道,“那就多谢阿叔了。”

去南京的路上,车拉肩扛,都是难民,偶尔也有拦车求助的,都被车夫一一拒绝。一行人昼行夜住,三天后,就望见了南京城高耸的城墙。世德二人这才心情轻松起来。一路上搭车的两个少年,虽说话语不多,却极长眼色,下车上车,都抢着帮世德提皮箱,到了南京,俨然已成世德夫妇的跟班,拎着皮箱跟在二人后面,形影不离地侍俸左右。

到了南京城下,才知道北方和上海逃难来的难民太多,城里已安置不下,政府在城外设置了粥棚,安置逃难来的难民。世德二人原本不想在南京停留,便径直绕道,到了码头。不想码头上,也挤满了难民。中央政府为了阻止日本军舰入江,征集了大批民用船只,和海军的舰艇一块沉入了长江口,现在剩下的客轮极少,要买到一张从南京到武汉的船票,几乎已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