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骗行天下 > 骗行天下最新目录

第七十四章 教师爷街头收人渣(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怎么管理?”

“我要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城市和内地事件频发地区,建立记者站,这记者站,由行中高人自行管理,我只收取它们每年五万元的管理费;另外,向他们招聘的记者收取培训费。以每个记者站至少招聘一百人的记者编职算,我每人只要收取三千五百元的记者培训费,向他们颁发记者证,那样话,一百个记者站,一年下来,就能收入三百多万元。”

“可你养了那多人,靠一本杂志,能够给他们开销吗?”

昌庆听了,知道父亲并未领会个中奥妙,笑了起来,“爸,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记者站,是由它们自己管理的,我只收钱、发证,其余的,一概不管。”

“那记者站的人,靠什么生存呀?”

“自己创收啊。”

“创收?”恒安颇感纳闷,问道,“怎么创收?”

昌庆并没直接回答父亲,只是问道,“爸,你看我这车,还行吗?”

“还行。”

“这就是铁建七十五工程局的老总送我的。”

“他为什么送你车?”恒安听昌庆这样说,心里开始不安,惊疑地问道。

昌庆倒显得很冷静,慢条斯理地告诉父亲,“它们承建的云南璟梧公路,通车半年,就成了洗衣板路,瘫痪了。报社接到举报,派我去采访。我在北京请了路建专家和我同行,实地一看,吓了一跳,新修的公路,只几天功夫,路面就出现了水波纹,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无限长的黑色搓衣板。专家敲开破碎的路面,发现路基只有十公分,和标准路基五十公分,整整差了五分之四,就连这十公分的路基,也是偷工减料,水泥标号远远不达标。随后,我到当地的交通局查阅了工程的招投标、承建方资质、工程监理等情况,发现整整是一本糊涂帐,主管厅长连见我一面都不敢。我在那里采访了半个月,写出一份采访报告,交给当地宣传部,要求核实签字,结果,当天晚上,铁建七十五局的老总就请我吃饭,散了局,他陪我回到宾馆,给了我一张五十万的存单……”

“你收了?”

“这钱我哪能收?”昌庆说,“一旦收了,弄不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那老总看我态度坚决,又变通说,我在北京工作,北京城太大,没有个交通工具,行动不方便,提出要借辆车给我代步。见他态度诚肯,我觉得这事稳妥,应许了下来。这次采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一周后,老总兑现的承诺,亲自帮我把车的手续办好。可我心里清楚,这毕竟不是正道儿,我现在毕竟是端人家的饭碗,还有个纪律约束,一旦让人捅漏了,脱不了干系。所以我就合计了,与其这样整天提心吊胆的在人家手底下偷着做,我干嘛不自己把工作辞了,光明正大地做呀?爸还不知道呢,现在社会上,好多人都看准了这是条生财的道儿。平时我们出去采访热点事件,经常会碰上一些假记者,他们拿着伪造的假记者证,大模大样地招摇撞骗。因为他们的证件是伪造的,就使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做起事来心里也没底气,畏首畏尾的。我现在可以公开给他们发放证件,使他们的身份合法化,你说,他们还会在意给我几个管理费吗?”

说话间,昌庆把车开进一个小区。昌庆把车停好,下了车,给父亲拎着包,领着父亲走进一个单元。上了二楼,开了门,让父亲进屋。恒安刚一进门,觉得眼睛有些眩。昌庆的家里,装修得像皇宫。宽敞的空间,比高档酒店还要华丽几分,镜面一样的地板,让人不忍心把脚踩在上面。见昌庆在门边脱了鞋,恒安也学着样儿,脱鞋进去。

“爸,你看我这家,还行吧?”昌庆向屋内挥了下手,脸上露出几分得意。

恒安小心地踩着地板,在屋里转了一圈,坐到沙发上,问昌庆,“这房子多大?”

“一百五十来平。”

“自己买的?”恒安问道,心里却有些怀疑,“花了多少钱?”

“朋友送的。”昌庆得意地说。

“还是那个修路的?”

“不是,”昌太说,“这是山西一个煤老板送的。”

“他为什么送你?”

“摊上事儿了。”昌庆随口说,“他私挖滥采,违规作业,引发瓦斯爆炸,死了五十多矿工。地方政府帮他捂着,打算把事态平息下去,不想这小子太抠,给死者家属的钱太少,每人只给了五万。死者家属闹了起来,各路记者都过去采访。地方政府为了控制事态,组织警察封了矿,拒绝记者到现场采访,暗下给每个记者发了两万元的封口费。我用这两万元钱,买通一个线人,采访到第一手材料,然后找到当地宣传部,请求审查签字。宣传部长只看了一半,鼻尖就冒汗了。在采访稿里,每个死者的真实身份,地方官员处理事件的每一项细节,我几乎一点不露,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当天中午,当地宣传部长和矿主就请我吃饭。回到宾馆,煤老板又来找我,给我开出四种方案,让我选择:第一种是,我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成本最低的选择,但遗留下来的心病,可能会使他一生不能心安。第二种是,在流氓滋事中致残或致命,这是一种成本既高,风险又大的方案,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采用。第三种是,放任我把事件真相暴光,他再出面摆平,估计要两千万,这种选择,成本太高,他不喜欢。第四种是,他把北京的一套豪宅过户给我,就是现在这间。条件是,我必须把这篇采访的稿子销毁。爸,你说,我该选择哪一种?”

“你选择了后一种?”

昌庆无语,只是默默地低下头。

恒安心里有些后怕,浑身感到发冷。以前,他从没想过,昌庆从事的工作,居然会担下这么多风险,做为父亲,在儿子遇到生命危险、暴敛钱财、职业良心、责任义务面前,他实在不知道,该教儿子走哪条路,才算是康庄大道?昌庆看出父亲正为他的处境担心,安慰父亲说,“爸,现在好了,我辞了工作,自己干,就不存在这些麻烦了,我只管颁发记者证、采访证,不消到一线去采访了,只收取管理费和记者培训费就行了。”

“只怕不容易呀。”恒安说,“当初,你二哥看见你姐赚到钱了,经不住你二嫂鼓动,非要辞职下海,开饭店。我和你妈劝也没有。后来怎么样?不到半年,饭店开黄了。好歹你姐可怜他,给弄到她的公司里,安排了个活儿,这才算安顿下来。”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