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琏愉快地继续喝茶嗑瓜子,圆饼脸也尽忠职守地站立一边,老知府吓得腿软让人抬回去,知县袁大人赶回衙门办公,牛青石则转身走进铺子里。
那里,一张含羞带笑的微红脸蛋正在等着他。
「瞧你拐弯抹角,黑的都说成白的了,我要跟你学这手段。」
「不行。」摆足了大老板的脸色。
「才不。我要学,我也要凭自己的本事……」
他关起大门,将所有喧闹隔绝在外,直接以亲吻堵住那张喋喋不休的甜蜜唇瓣。
***凤鸣轩独家制作******
「牛青石好生奸诈!」夏公明气得在大厅踱步。「娃娃还给他了,店也还他了,他本来就没损失,为什么变成我要听他的条件?!」
「老爷,情况混乱,还有一个王爷在场,你不答应都得答应啊。」
「你说,牛青石怎会认识二阿哥永琏?」
戴管家抹去一把汗水,将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消息整理出来。
「老爷,你该知道,先皇后向来关心农事,曾经录下两册晴雨簿,恢复祭蚕礼,在西苑植桑养蚕,这二阿哥是皇后的长子,颇得皇上喜爱,长到二十来岁,不爱读经书,就爱读农书,还在宫里辟了一块田,试种各地谷物。正巧牛老板不只是个大粮商,也对开发新种作物有一套方法,两人臭味相投,大概就这样认识了。」
「呵!牛青石的脸面这么大,竟有二阿哥当靠山。」夏公明抚着胡子,露出欣喜笑容道:「有这样的女婿不错,我一辈子不愁吃穿了。」
「老爷!老爷!」一个家丁跑进来,紧张地道:「袁大人来了。」
「快请。」知县上门,非同小可,夏公明赶紧整理衣服。
「还有,陈先生也来了。」
「他来干什么?」前任知县很闲哦?
「牛老板也来了。」
夏公明吼道:「你话不会一次说完啊!」
「老爷的工钱不一次给齐全,小的当然就分次讲了。」家丁缩了肩头。「还有一位牛老爷子。」
「老爷,他们来提亲啊!」戴管家赶紧吩咐准备茶水。
贵客到来,一阵客套寒暄后,众人坐定。
袁大人率先道:「夏老爷,男大须婚,女大必嫁;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砍树要斧头,娶妻要媒人,所以今日我和陈先生过来帮青石说媒了。」
「劳驾袁大人了。」夏公明当然也要讲点台面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是该为我女儿找个好亲家了。」
「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陈敖微笑道:「夏老爷,还是让令嫒嫁给最喜欢的人吧。」
近世尽是进士,三个进士在座,书袋掉满地,另一个近视的牛树皮笑得合不拢嘴,猛朝夏公明点头。
牛青石起了身,恭恭敬敬地拜个揖道:「夏老爷,做买卖不着,只一时,讨老婆不着,是一世;青石真心诚意喜爱七巧,还望夏老爷成全。」
「唉!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相信你的诚心,这里有两位大人说媒,我说什么也得卖他们面子,至于聘金嘛……」
袁大人立刻道:「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陈敖也补充道:「婚姻论财,夷虏之道也。」
夏公明急道:「可我养了女儿十九年,花费不赀。」
袁大人笑道:「我们也不是不近人情,只是近年来苏州经济发达,有钱人家多了,未免流于奢靡,常听有人为了娶亲作寿,大摆排场,不知节度而变贫。本官上任以来,一直力倡俭朴之风,所以这回也期待青石的婚事能作为苏州百姓的表率。」
陈敖接着道:「以青石的地位和能力,当然不会委屈夏老爷。袁大人的意思是,就二百两白银。」
「才二百两啊?」夏公明傻眼,女儿果然是赔钱货。
「那就敲定二百两聘金了。至于嫁妆……青石,你来说吧。」
「夏老爷,我要一百亩田地。」
「什么?!」夏公明跳得老高,吹胡子,瞪眼睛,大吼大叫道:「你才给我二百两娶走滞销货,还敢跟我要田地!」
「夏老爷,我拿这一百亩田地,不是为我,是为了七巧。」
「我不管你是为谁,出去!出去!谁给我扫帚赶人?!」
「老爷,你为何不听他说明呢?别让两位大人看笑话了。」
夏夫人从后头门帘走出来,七巧低头敛目,跟在身边扶着娘亲。
「夫人,这儿有客人,你不该出来!」夏公明克制着怒气。
「婚姻是父母之命,难道只能你来谈,我当娘的不能谈吗?」
夏公明被她那略带强硬的口吻吓了一跳,好象……他的夫人变了?
牛青石却只注视那张含羞不语的脸蛋,此时的七巧彷佛变回了当初跑到粮行退婚的小姑娘,文静、害羞,十足是个典型的深闺幽静大小姐──呵,大家都被她的外表骗了。
他逸出一抹微笑,随即开口道:「夏老爷,夏夫人,青石知道夏家一直有着没钱买米的困扰,七巧也很为此事担心,可七巧还欠着我一千多两银子,要再叫青石无条件供给夏家米粮,实在是无能为力。」
「你不是开粮行吗!」夏公明瞪他。
「没错,是粮行,不是铸银子的。」牛青石从容不迫地道:「夏家不是没有良田,也不是没有出产,每年收到的租金和稻谷也很可观,可是却因一大家子花费太多,没钱就卖米,以致于有田有稻,等到没粮了,却是没钱买米。」
「那该怎么办?」夏夫人问道。
「正本清源之道,就是斩断这中间的金钱流通,自己种,自己收,自己吃。」
夏公明哼道:「夏家诗书传家,不会种田,给佃户去种就成了。」
牛青石说出他的规画。「这一百亩田还是由佃农去种,但交由牛记粮行营理后,我会按不同田地的特性,种出好米,增加产量,等到收成之后,扣除管事的成本和佃农应得之份,再按夏家人口按月送到府上,还有剩余的就卖出去,粮行和夏家各分五成利润。」
「你在跟我谈生意?」夏公明听得胡涂。
「青石能当上大老板,的确有他的本事。」陈敖帮忙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