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反间计,有些说是将军功高震主,崇祯明知是计,却还是杀了袁将军。无论理由是什么,佘应景都只认准一点,是崇祯杀了袁将军。袁将军明明是忠心耿耿,赤诚一片,皇帝还是杀了他。
应景虽生于大清,但对于住在紫禁城里的这位皇上,心里却没多少尊重。如今见了乾隆,慑于天子之威,跪了下去,磕了头,却并不像普通人那样吓得连话都说不清楚。
乾隆见佘应景还敢直视他看,目光闪了闪,“你就是佘应景?”
“是。”
真正见到皇帝了,佘应景反而不是很害怕,只是有些紧张。她知道害怕也无用,如果像白先生所说,能为袁将军洗雪沉冤,就算丢了性命,也值得。
“听说,你家有三条祖训,其中一条说不许子孙为官?”
这皇上是怎么知道的?佘应景心里奇怪,仍是回答:“是。”
“佘家后人永远不许做官但必须读书,读书可知史、可知礼、可知忠孝为何物,而不致丧失良知沦为禽兽……”乾隆翻着什么折子念道。
应景迟疑了一下,说:“这正是其中的第三条。”
乾逻笑一声,说:“这和团查得倒真清楚。”丢下折子,他又对佘应景道:“不许为官?你倒说说,你家先祖不许后世子孙为官,是出于什么理由?”
佘应景听到“和团”二字时,心里就咯噔一下,也不知那和团跟皇帝说过些什么。
她皱着眉,坦言:“先祖没有明言,但据民女猜想,无非是出于两个理由。”
“哦?说来听听。”
她渐渐挺直背,“为官者,无论清廉与否,都会时时被人关注,佘家既然有秘密,怎么能让别人有陷害自己的机会?此其一。身为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像袁将军一样忠君爱国,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心寒。先祖定下遗训,不许子孙为官,应当是失望于朝廷,此其二。”
乾隆盯着佘应景半晌,眯了眯眼,冷道:“你果然是读过两天书,不怕死得很哪!”
佘应景心中一凛,知道乾隆动了怒。她突然记起杨豁担心的样子,又记起自己的承诺,想了片刻后,抬头道:“皇上!您知道了袁将军的事,又知道我佘家与袁将军的关系,要杀我是理所当然。但皇上既然不是将应景送到刑台,而是召见民女,自然是因为皇上仁慈,想知道事实真相,有心还将军一个清白。佘家世代守护将军墓,是出于‘义’,却并不代表佘家不忠于皇上,望皇上明查!”说完,她再次拜了下去。
乾隆又是半晌没开口,然后才说:“你先平身吧。”声音却是缓和许多。
佘应景的一颗心暂且放了下来,她谢恩起身,乾隆离了座位,在书桌后慢慢踱步。
其实对于袁崇焕这个人,乾隆倒是早有定论。明朝的皇帝杀了袁崇焕,说他谋反叛国。但大清记载下来的密卷却写得很清楚,袁崇焕是被太宗皇太极用反间计所杀,虽然太宗杀了袁崇焕,私底下对袁崇焕却很欣赏,这个意思在密卷里也记录了下来。乾隆受了先祖的影响,出于政治考虑,袁崇焕这个人确实该杀,但对于袁崇焕的品格谋略,心里却是十分喜爱,反而痛恨崇祯冤杀人才。
对于守护袁崇焕之墓的佘氏一家,乾隆其实并没有多少责怪之意,还相当欣赏立下佘家遗训,连死后也守护在袁崇焕身侧的佘某人。正如佘应景所猜测的那样,乾隆并没有杀她的意思,叫她来,不过是想看看佘家后人到底是怎么样的硬脾气。
乾隆转过身来,看见佘应景垂首立于下方,穿着一件大红嫁衣,想起和团的折子上说她今日要与京城首富成婚,又想到这佘应景是佘家最后一个女儿,心里又有些看轻。
“佘应景,你若嫁人,佘家便再无子孙,更谈不上什么世代为袁崇焕守墓,如此言行不一,我看不是忠君,而是欺君。”乾隆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