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老爷。”她声音也轻轻的,“迁葬的事,等时候到了,再来操心,我们还在京城,随时都可以带孩子过来看阿蕊姐姐。”
“琬玉。”他抓住了她的手掌,再紧紧交握住。
春风带来青草和花朵的香味,纸灰烧尽,洒下一杯清酒道别。
“我们下去吧。”他道。
“嗯。”
他仍然握紧了她的手,沿着小径慢慢走下山。
春香正蹲在地上,搂着珣儿看哥哥们玩耍,一见到向来很客气的老爷竟然拉着她家小姐的手走过来,一双眼睛瞪得好大,下巴差点掉下去。
琬玉好似偷吃被抓到的孝,浑身燥得无处可躲,忙放开了手。
“我们准备回家了。”薛齐从容地走向孩子。
“大少爷说回家要自己做风筝呢。”家保很高兴地报告。
“玮儿知道怎么做吗?”琬玉也走过来,微笑问道。
“知道。”玮儿现在更会说话了,但依然简单扼要。“竹条,棉纸,浆糊水,棉线,剪子。”
“娘帮玮儿准备好材料,你做来给娘放风筝,好吗?”
“好。”
“我也要。”庆儿好着急,怕没风筝放。“大哥,你做给我。”
“我会做给庆儿,做给珣儿。”玮儿神情认真,慢慢讲着。
“等做好了,爹再带你们出城放风筝。”薛齐同时拍拍两个男孩。
庆儿欢欣鼓舞蹦蹦跳,玮儿绽开憨笑,珣儿也咿咿叫着扑向爹,薛齐堆满笑容,正准备弯身抱起女儿,忽然听到野地里有人大声喊叫。
“薛兄,薛兄,薛齐大人在哪里呀?”
“咦?”他狐疑地直起身子看去。
“薛兄啊。”来人骑马奔驰,远远地见到了他,扯着嗓子吼道:“你家仆说你在这里,总算找着了。”
“郑兄?”薛齐看清来人,惊讶万分,忙跑向前。“什么风将你从桐川吹来的?你在家等我呀,我随即回去了。”
“等不得了。啊,是嫂夫人?您好您好。”郑恕翻身下马,顾不得礼数,随便问好,随即扯住了薛齐的臂膀,一脸的汗水,一脸的焦急。“有生死交关的急事拜托薛兄了。”
三日后,薛齐终于得以晋见太师翟天里。
一杯茶摆上了桌,薛齐只是站着,没有入座喝茶,因为,他明白这茶并不好入喉。
“桐川县令王武信是你什么人?有何交情?”
“卑职和王知县并无私人交情,只因好友请托,所以奔走。”
“好友?一年前从广阳县令被贬为桐川县丞的郑恕?”
“是的。”薛齐据实禀明:“郑恕是我同年进士好友,与卑职相知甚深,时有书信来往。郑县丞为人刚正,有关王知县案件,所言确是属实。”
“你想当好人,我不反对。”翟天襄冷眼看他,语气更冷:“但我要请你想想自己的立场。”
薛齐很清楚,这回恐怕要得罪一手提拔他的恩师了。
他的确不认识王武信,但因郑恕认识且了解其为人,所以他义无反顾,尽心竭虑为好友地地方上所结识的好友奔走洗刷冤屈。
事情起因于王武信因政务问题,一再得罪当地多们长官,按察史记恨在心,找个“扣克粮税”的莫须有罪名,逮捕王武信,判刑下狱。
郑恕身为下级的县丞,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遂想到在京任官的薛齐,请他寻求有力人救援。
偏生王武信母舅的妻舅与“陈党”首脑人物陈继棠是相识的同乡,因此这位王大人被归属于“翟党”敌对立场的“陈党”。
隔了这么几层亲戚关系,也可以拿来分派系,薛齐只有摇头。
“启禀太师,王武信一案要看事实真相,并非看立场。”
“你为陈继棠的人奔走,眼里还有老夫吗?”
“还望太师见谅。”薛齐没有退缩,继续说明道:“据卑职所知,所谓王武信扣克粮税,其实是布政使司衙门的税吏巧立名目征税,县衙公库书吏一时不察,暂收入库,这些事情地方百姓知之甚深,他们本想上京告御状,后来是让郑恕给劝下来了。”
“哼,敢告御状?谁知是不是郑恕煽动的。”
“郑孤暂代县衙,他顾念百姓人微言轻,绝无可能做此煽动,而是百姓敬爱王大人,愿意放下春耕农忙,齐聚商量如何营救,还列出王大人三十六项造福地方的德政,如此好官,望太师明察。”
“说来郑恕也是好官了?他怕百姓告御状惹上麻烦,所以自己来?”
“是的,他告知卑职事情原委,送来请愿书表,又连夜赶回。”
“哼,郑恕不知哪年才能官复原职,都自顾不暇了,还有空管王武信的事,你们这些‘好友’果真是一副脾气。”翟天襄有了斥责的口气。
“恳请太师莫要为个人意气党争,致使真正做事的县令含冤。”
翟天襄不说话了,端起杯盏,慢条斯理地喝茶。
薛齐垂手站在下边,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他并非害怕惹怒太师,而是他一个晚辈兼下属的身份,他依然尊重恩师,只能陈述,不能力争。
“薛齐。”翟天襄放下杯盏,望定了他。“你可知道,我朝百年来的刑律策论,就你写得最好。”
“太师谬赞,卑职感激不尽。”薛齐心头一热。
“当年开国订下一部大律,立意虽好,但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有些律令早已不合时宜,你能一条条指出,引证实例,论述讲明,将来刑部修法大计,还得仰仗你了。”
“卑职不敢,朝廷所需,必当尽力而为。”
“我总想着呀。”翟天襄靠上了椅背,意太清闲,像是聊天似地。
“今年就准备外放你去地方当个知府或按察副使,等累积阅历回来后,再去吏部还是户部后部升任侍郎,转个一圈,接下来你要接掌哪一部的尚书,襄赞内阁处理国事,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恩师苦心栽培,薛齐不无心动,这一路正是恩师爱才惜才,才能让他有了今天的官位,可是……他知道恩师下面是“训勉”的话。
“你前途远大光明,没必要为一个小小知县穷忙。”
“若小县小官之小案未能明察秋毫,学生何有能力论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