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才到半山腰,阿星的水壶已是空空如也,又渴又累的阿星实在想坐下来歇歇,但四周都是光秃秃的红土坡,偶尔有几棵低矮的灌木,那还是带刺儿的。虽有好多岩石,但都是刀砍斧削般的尖利,根本就没法坐在上面。没坐下休息的地方,阿星只好鼓劲跟在阿宝后面。
好不容易看到路边有一块黑褐色的平整的岩石,阿星一屁股坐了下去。刚坐下,就被岩石烫得跳了起来:“啊呀,这岩石怎么会那么烫?”
听到阿星的惨叫声,走在前面的阿宝驻足回过头来,看到阿星满脸痛苦的抚摸屁股,笑道:“那岩石少说也有七八十度,不烫才怪。”
阿星这是第一次看到阿宝笑,那口整齐的牙,润洁得像白玉。阿宝返身走近阿星,伸手卸下他肩上的邮包挎在自己肩上:“走吧。记住了,以后遇到这么骄烈的太阳千万不能坐在岩石上。”
阿星默默的点了点头。
走了几步,阿宝又笑着说:“那黑褐色的岩石热起来足可以烤熟玉米粒呢。你摸摸看,你的屁股烤熟了没有?”
一句幽默的玩笑,逗得阿星哈哈大笑:“你怎么知道岩石可以烤熟玉米?”
阿宝边走边告诉他:“我小时候经常在江边放猪,一天,把一个用来喂猪的干玉米棒子放在一块黑褐色的岩石上,然后我就到江里游泳,等我游泳上岸,那个放在岩石上的玉米棒子竟然发出了一股焦香,我用手指抠了几粒玉米试着放进嘴里咀嚼,居然香喷喷的。原来,挨着岩石的部分玉米粒已经被岩石给烤熟了。以后的几天,我就把散玉米粒撒在岩石上,待我游泳上岸,那些散玉米粒都已经香喷喷的了。”
阿宝的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夸张,阿星将信将疑,但那岩石确实很烫,他刚刚才吃过苦头。
阿星问阿宝:“宝哥,哪里可以乘凉歇歇呀?”
阿宝:“再走十分钟。上面有棵大青树,我们在树下乘凉歇歇。”
跟阿宝相处了几天,阿星发现他的话渐渐地多了起来,感觉到这是个皮冷心热的彝家汉子。
又捱了一段路,终于到达个稍微平坦的地方,那儿果然有棵枝繁叶茂的大青树。
两人坐在大青树下休息,阿宝向阿星递过水壶:“喝吧,我知道你的水壶已经空了。”
阿星不好意思的笑:“是早空了。不过,还是你喝吧。”
阿宝板着脸:“叫你喝你就喝,怎么那么扭捏?像个娘们似的!”
阿星不再客气,接过水壶就往自己的嘴里倒水。“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口,把水壶递还阿宝:“你喝吧。我喝够了。”
阿宝这才接过水壶喝了起来。一口气灌下去,把壶里的水喝得一滴不剩。他抹了抹嘴笑道:“这回不怕了,很快就到黑拉姆村公所了。”
歇了一阵,两人又继续赶路。
到了一个小山包,下面是一大片黑压压的寨子。阿星叹道:“原来黑拉姆寨子藏在这个小山包下面,怪不得在远处看不到这里有人家。”
阿宝:“这里是最古老的土着彝族聚居地,也是明珠乡最穷的村落。”
阿星:“就没有富裕一点的人家?”
阿宝:“那倒不是。全明珠乡最有钱的人还是在这里。我说他们最穷是指整体而言。”
说着话,两人已走下小山包进入了稀疏的黑拉姆村寨。经过一条小溪涧,阿宝突然吼了一嗓子:“呜呼嗨——呜呼嗨——”喊声在溪涧两端回响,声音是那么的清越、嘹亮、悠远。
阿宝这一嗓子吼出去,溪涧那边也传来个脆生生的女音:“呜呼嗨——溪边阿哥是哪个?格是有心找妹来?”
阿宝想都没想就跟那个女的对起山歌来:“山边小妹是哪个?哥是有心找妹来。”
阿星笑着鼓掌:“真好听。”
溪那边又传来另一种腔调的山歌:“哥你不说名来不说姓,咋叫阿妹报名来?”
阿宝笑着应道:“小哥没有名来没有姓,不用究根问到底。”
山那边的姑娘可能生了气,唱道:“家里既有婆娘在,何必四处惹花草?”
阿星笑着问阿宝:“你又没有告诉他你已经结婚,她怎知道你家里有婆娘?”
阿宝笑道:“这是彝家人对山歌的规矩,如果对方推诿不愿透露姓名,这说明只是唱着玩玩;若是说自己没名没姓,便是告诉对方自己已经结婚或是已经有了心上人。”
阿星:“原来对山歌还有这些讲究。”
跨过小溪涧,两人继续向最大的寨子走去。阿星看着眼前的大寨子叹息:“想不到山顶上居然还有这么平坦的地方,这地方足有十多平方里吧?”
阿宝:“这个寨子是我们明珠乡最大的寨子,也是清一色的土着彝族,有很多老人和孩子都不通汉语。”
阿星:“我虽是南诏后裔正宗彝族,却不会说彝家土话。黑拉姆村的领导也说彝家土话吧?”
阿宝:“多数时间都说土话,但他们都通汉语的。特别是年轻一代,基本都通汉语。就像刚才跟我对山歌的姑娘,说的汉语绝对字正腔圆。”
阿星:“这个我听到了。只要是进过学校的,无论成绩优劣,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不成问题的。宝哥,你会说土话么?”
阿宝:“我是黑惠江畔正宗的土着彝族,不会说土话岂不被人笑话?你放心,我会慢慢的教你一些简单的土话,到了这里也好跟土家人交流。”
阿星:“是该学学土话,到时候自己被人用土话骂了还在傻笑。”
阿宝:“只要你肯学,土话也没什么难学的。”
两人边说边走,已经进入了黑拉姆大寨子。这里的整体生活环境确实要比明珠乡的其它几个村要差一些,就拿生活用水和做饭用柴来说,就要比阿星的家乡艰难许多。
居住的房舍也是参差不齐,富裕的人家住着做工精巧的四合院,而贫穷的人家却还住着茅草房。有的人家连好点的大门也没有,仅用一块篾皮编成的篱笆挡在两堵矮墙间,那就算是大门了。
阿星:“这里的贫富悬殊很大。”
阿宝点了点头:“是啊,富裕的那些人有的是做小生意的,有的是挖矿石的,还有的干脆到信用社贷款,再以高利贷的方式放给穷苦人,其中牟取暴利。”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