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伊人 > 伊人最新目录

第2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轮到他满腹疑惑。他未曾受教于她,印象中的分频是她平时作风开明,但考试要求严格,课堂表现兢兢业业,反应问题相当敏锐。会问出这么出人意表的话,实在不是大而化之的他所能理解。“我看,我带老师走一趟好了。”

她敞开笑颜,一脸感激,令他如坠云雾中。不是开玩笑,她当真忘了教室怎么走,看来那场车祸后遗症不小啊!

他可以绕着多余的远路,穿廊爬梯,还经过校长室、教师办公室,她从头到尾没有看出不对劲,安静地跟随着他,一路左顾右盼,低念着路标和班级名称,偶尔遇到热情打招呼的学生,不时欠身微笑,比新生还文静有礼,像是来校际观摩交流的交换学生。

程如兰反常的举止使他益发纳阔。穿过一座连接两栋平房的短廊,他正要向她说明三年级的六间教室都位在短廊的另一端,从第一间教室火速冲出一个戴着眼镜严肃女学生,昂首怒目逼近他。

“安曦,我警告你,下次再敢帮大头传信,我一定饶不了你。”

他呆了呆,脑袋一时转不过来。“李明惠,你有毛病啊?”

“有毛病的是你们这些臭男生,变态!”高挑的李明惠狠狠瞪着他,“还有,关爷有请,下课后请到教务室一趟。”接着嗤笑道:“你又桶纰漏啦?不知道操行分数够不够扣啊?”

“笨死了,教务主任哪管这个。”一贯无所谓地翘起下巴,眨动眼皮泄漏了不安,他心神不宁地就要一头钻进教室,余怒未消的李明惠忽然毕恭毕敬站好,朝他背后喊道:“老师好。”

他猛然记起身后还有个人,忙回头为程如兰介绍一番,“对了,老师,这一排全都是三年级教室,最后一间是计算机教室,然后是洗手间——”

“你少逊别人,老师又不是新来的。”李明惠推了他一把,热络地靠近程如兰,“老师,我替你拿好联络本了桌上的花是我准备的,老师看看喜不喜欢?”一边伸手指着靠窗那张导师用桌。

他倚着前门,想着如何对李明惠反唇相稽。程如兰仰头看了看挂在门楣上的年级标示,若有所悟道:“这就是三年礼班了,真不容易找到啊!”转眼看向他,堆起友善的笑,“谢谢你,安曦。”

他可不笨,他很快就搞懂了,程如兰原来是这学期三年礼班的新导师,代替出国进修的上一位导师。她像个新生微带羞怯地站在讲台前,也不管学生是否全员到齐,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翻开名册开始一一点名,闹哄哄的教室霎时归于平静,他背贴着墙悄悄溜回座位。

点名不久,他心中的疑惑越积越深。她发出的声音清脆,每一次停顿都要花上数秒的思索,才会接续念出下一个学生的名字;每一个动作乍看优雅,实则缓慢;她似乎习惯略低着头,掀起眼睫探视对方,那生涩的神情,很难和往昔的伶俐形象连结在一起。

他支着下巴,游目四顾,每一位同学大都兴致勃勃地注视着程如兰,唯独他神经质地搜寻她的异常之处。他突然有一股冲动想敲敲大伙的脑门,大声说出自己的不解——喂,同学们!你们相信她找不到教室吗?

话来不及说,椅角倒是遭到重重一踹,他前后颠了一下,气愤地抡起拳头就要往后挥击。死党黑面利落地挡住他的拳头,在他身后低喝:“在性幻想啊?叫你三次了都没听到,大家都在看你了啦!”

慢速回身,他镇定地坐正,无视那些含着讪笑的注目,面无表情地举起右手,应道:“有!”

程如兰探了他两眼,没有停驻太久,也没多说什么视线转回到名册上,唇畔忽然绽开一抹温婉的微笑。那张不似久经人事的女性羞容,竟使他的心房怦然一跳,虽然严格说来?那个笑容并无特定对象。

他暗咒了一声,从书包抽出笔记本开始胡写乱画,整个早自习都没有抬起头来。

从教师走到教务处大约只有一百公尺,以安曦现在的感觉有一公里远,当然,他以龟速走路功不可没,因为他希望永远也走不到那里。

“走啊!发生什么呆?以后有的是时间!”只有他慢了下来,就有人用伞头不停戳他的背,现在那个人自行越过他在走廊上笃笃前进。

那是他奶奶,镇上的争议人物,年逾七十了,满头霜发用黑色发网绾成小包袱,窄长的面庞细纹横布,尖细的鼻梁本来没什么不对劲,但耸立在瘦磷磷的脸骨上就成了小型鹰勾鼻,眉疏眼利,老皮皱缩,褐斑遍布看得到的任何地方,走路椅幅度增大,背驼,嗓子尖刮,整体外形毫不犹豫地迈向修炼有成的老巫婆境界。

除了对教务主任关永昌没半点好感,他更不希望那个奶奶这副尊容大摇大摆出现在这里。

老太太起了什么雅兴到此一游?当然不是,她是来谈话的,对象就是关爷。

来到这所设备进步新颖的学校,任何笨蛋都会了然,除了不低的升学率,学费这么昂贵真是其来有自;电五星级厕所、负荷人体工学设计的课桌椅、先进亮洁的休闲活动设备,站在那里,心里不由得就起了寒怆感,深觉附近那所法人问津、老旧颓倾的公立职校才是他的归乡。

不过他奶奶有的是办法,他们家的成员只有两个,就是他奶奶和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结束面摊生意的奶奶,是怎么持续赚钱的?

没有执照的短期小额放贷!外行人听了一开头准是一头雾水。

不可思议,镇上熟头熟面的中老年人、新来乍到的外乡人,只有手头一时不便,无法从正规管道求援,口耳相传,他奶奶就成了最佳对像;她的利息比银行该、比地下钱庄低,除了签下一张借据,再来就是抵押一件借款人自认为此生最珍贵的身外物,大小贵贱真伪,她再收进床底下一个挂了手掌大的不锈钢锁头的陈年乌心木收藏箱里。这么些年了倒没见老太提案出什么差错,坦白说,很少有人对她深沉思索的模样不敬畏三分的,她人又干脆不啰嗦,借不借一句搞定,回头客户很多,早年曾外祖的当铺还真教会了奶奶不少诀窍,只有去年,一个外乡人借了五万元之后,在还钱日到期前一晚,举家落跑,租来的空房一张纸片都没留下,他奶奶板着鬼见愁的脸没说什么,回家对着抵押品看了老半晌——一直呲牙咧嘴、神经兮兮的黄色杂种长毛狗。

她用伞柄敲了敲狗头,狗儿低唔一声,惶恐地夹着松鼠尾巴伏低趴下,气焰全消,奶奶叹口气道:“算了,一群可怜的家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