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匡胤道:“陛下有困亡之忧,国家临累卵之危。今太保可密带精猛数人,速回以保陛下,某归后复召兄弟待命。太保可谏陛下旨召王峻议事,待其来捕之可也,危自除矣。”
荣闻之称善,速点悍将十员,短兵细甲,与匡胤乘快马赶至汴京。
见郭威,父子抱头痛哭。郭威道:“儿当先做大事,不可先妇人之为也。”柴荣道:“儿已计划,明日早朝,当文武之面,悉数王峻之过,将其法办。”威然之。
却说王峻近日愈加骄纵,与人言谈更无避讳。尚书右丞颜衎,乃颜回之后。昔日得恩于峻,故劝之道:“公有建周之功,自鄙尚为人虑,况锋芒不敛乎?若为当今所恶,乃撒患耳。”峻恶其言,不纳。颜衎即上书辞职,与老母还乡。
母问其故,颜衎道:“王峻侍功自傲,不能自立,必为人所除。儿授官于斯,不忍见其亡,况此去,亦避祸之道也。”遂携母急归乡里。
是日,王峻既接圣旨,明日朝中议事,与府僚陈观道:“我近日眠则恶梦,醒来尽忘,然心中动跳,总觉不安,此非不祥之兆耶?”
陈观道:“公忙身政事,少有休息,故而劳累至此,勿多虑也。”王峻于是不疑。
翌日早朝,郭威升座宝殿,柴荣近侍。郭威传命,先将王峻拿下,王峻挣扎骂道:“郭雀儿,鸟尽藏弓耶?”郭威亦骂道:“狡兔不死,亦烹狗耳!”百官为之惧。
有欲趁乱为峻开脱者,却见赵匡胤环甲兵左右,怒目而视,遂不敢动。
郭威与众臣道:“朕所以屡容王峻之恶,乃思旧日患难之共也。然其谋大臣,碍吾儿,凌朕太甚,岂可由之?”
王峻闻言默然,郭威复道:“子之无情,朕非无义也。朕不杀汝,贬做商州司马,即日前行。”王峻被甲士推出,监往商州。却到职不久,忧愤而死。其党羽朋结,均为所累。
却说王峻刚除,郭威接到禀报:邺都留守王殷未经宣召,自带数千兵来。
威闻之大怒道:“王殷于邺都横征暴敛,为民所怨,朕教戒并未惩罚。近又招兵遣将,任意恣为,现自专而来,何目朕耶?”
柴荣道:“王殷与王峻,皆建周功勋,居功自傲。王峻除毕,殷必心惊。不如赚其入城,就此杀之。”
威叹道:“亦只能如此。”遂命冯道宣旨王殷,进宫封爵。
王殷接旨后,与冯道言:“陛下诚意乎?”冯道曰:“陛下近日甚思旧友。将军不自来,陛下亦将宣召也。”
王殷大笑道:“某以为所得封赏,乃惧我所予也。”冯道催其入宫,王殷命军将驻扎城外,却命百壮跟随。
冯道曰:“将军见驾,带众若此,恐非礼也。”王殷道:“护身之勇,不可弃之。”遂率百卫进城。郭威驾滋德殿,召殷入见。
冯道劝王殷曰:“将军若仍带百甲,纵不为反,胆略亦为天下所笑也。”王殷闻言怒道:“只身便罢,凭我之勇,谁能奈何?”,遂命甲士守候宫外,自与冯道入内。不想方到殿阶处,早被侍卫打昏。待醒来,已是披枷带锁,动弹不得。
郭威罪之道:“为何擅离职守,不宣入京?”王殷骂道:“为汝而来,纵不杀我,我亦杀汝!”威大怒,令武士将王殷立斩,又命赵匡胤出城,尽收其兵马。
二叛既除,郭威授柴荣为开封尹,加封晋王,主天下兵马;派符彦卿镇天雄军,何福进镇天平军,曹英辖镇州,郭崇坐澶州。四方妥善,却一病不起。
次年,改元显德。弥留之际,郭威召群臣入见滋德殿,嘱以后事。
正是:辛苦赚下大家业,临别无奈皆抛舍;纵然英雄还好汉,阎罗唤时迟不得。毕竟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