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上回说到赵匡胤既登帝位,大封文武,兵部尚书张昭复请,当追崇祖考,立庙祭享。匡胤然之,遂即下诏:尊高祖眺为僖祖文献皇帝,曾祖珽为顺祖惠元皇帝,祖敬为翼祖简恭皇帝,妣皆为皇后,父弘殷为宣祖昭武皇帝。每岁五享,朔望荐食荐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
尊母亲杜氏为皇太后,宋祖朝殿拜之。太后端坐上方,面愁声叹。宋祖疑惑,伏身道:“儿闻:母以子贵,今我为天子,母何以为忧?”
太后道:“我闻昔日周祖郭威崩前,与世宗言:‘庶民忧一家温饱,天子虑全国冷暖。’故君临天下,当常思为君之道,不可以享乐为先也。若失其道,覆其政,非但不存荣显,又何如庶人哉!”
宋祖闻言,再拜道:“儿既位之,心必尽之,以人民为本,天下为务,丝毫不敢懈怠也。”
太后闻之,始开笑颜道:“如此,我心稍安矣。”宋祖告退,自此临天下,勤恭俭苦,政事英明。
是日朝罢,忽得奏潞州守将李筠不受宋封,其志欲反。原来匡胤即位,大封诸臣,对周之宿将,更显官厚禄,以结其心,更遣使潞州,加李筠为中书令。李筠见宋使至,初欲杀之,其子守节与众将强谏,方得暂免。
即日设酒款待宋使,李筠却令大殿悬挂周祖画像,宴半,筠拜哭流涕。宋使见状,力胆谓李筠道:“侍新不忘旧主,将军真忠诚者也。然当今英明,礼遇甚厚,未可眷后而不视前也。”
李筠闻言大笑,复怒指宋使骂道:“吾生为周臣,死作周鬼,安能叛之!今日设宴,不过用汝头席间摆祭,以明志耳!”言讫,命武士拖出斩之,宋使惊惧。
守节急起身避席,喝退甲士,命人强侍其父入内室,谓宋使道:“我父醉矣,不可以此告陛下。”即厚赠善言以还。
既走宋使,守节忙入内室,见父仍怒不止,即再拜劝道:“今宋以礼遇,父何不臣之?”李筠闻言,唾骂道:“汝名为守节,尽言叛语,何不知羞乎!”
守节道:“儿料以潞州之地,不可以败宋室。然纵与相抗,亦当以谋,何可争强也?”李筠恍然,既问道:“汝有谋乎?”
守节道:“不若我去汴都,屈言以怠赵氏,使其蒙蔽;父可趁机作书,结盟刘汉,使共击之。”筠闻言大悦,大赞守节有略,遂命其依计而行。
却说宋祖闻使者回报,不禁惊道:“李筠近日必反。”这时,又来内侍奏报:“枢密承旨李处耘乞见。”宋祖即命宣入,李处耘入拜,奏道:“今有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亲吏翟守珣,持秘事奏报,候于殿外。”宋祖令入内。
须臾,内侍引守珣入殿,跪拜于前。宋祖道:“汝欲奏何事?”守珣道:“陛下登大位,加李重进为中书令,且命之移镇青州。其得命慌惮不安,恐不能保,故命臣持书前往潞州约反,南北夹攻。臣素闻陛下英明仁义,思重进不过己私叛国,故改道以报陛下也。”言讫将蜡书呈上。
宋祖览毕惊汗,慰之道:“卿之来,少战事而救生命也。”遂命以厚赏,许以爵位,复谓之道:“重进心存疑虑,朕若授之铁书,可安其心否?”
守珣道:“彼无归顺之志,恐徒劳也。”宋祖道:“淮南之事,全赖卿力,卿即返扬州,以缓重进,勿使二凶并作。朕既平潞州,复谋之。”守珣领命,复南归。
却说李守节奉父命,来至汴京,途见各镇俱奉表归诚,天下呈安稳之象,心便踌躇。这日乞得觐见,方入殿,便闻宋祖呼道:“太子何故来耶?”守节当即腿软,瘫跪在殿上。
宋祖仰面大笑道:“卿何以至此?”守节汗湿额颈,不知所语。宋祖道:“朕明卿心所想,卿知朕之所念,今日愿置腹推心,勿谎语也。”
守节闻宋祖坦诚相待,遂叩首不已,哀求道:“罪臣数谏家父,然不改固执。若陛下复与生机,归还则必死谏,以投诚陛下也。”
宋祖道:“朕未为天子时,认汝自为之,今既为天子,卿父子何不小让朕耶?”守节以头击地,求饶不已。宋祖起之,慰言道:“朕不囚汝,仍命汝归还属地,告知汝父,朕不负他,休教他负朕。”守节唯喏,狼狈而回。
却说李筠宴中怒骂宋使,早被刘钧探知,于是遣人至潞州,约李筠反宋。李筠得信,亦遣使至汉,纳款乞援。
这时,守节自汴都回来,见父如此,力劝勿为。李筠怒道:“汝已脱虎口,复何惧哉!”遂不听谏,又命其镇守潞州,自与众将计议攻伐之事。
从事闾丘仲卿献计道:“将军孤军起事,势甚危险,汴都兵甲精锐,难与争锋,即有刘汉援应,恐不得其力。不若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寨虎牢,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也。”
李筠笑道:“腐儒多误事。吾乃周朝宿将,京城禁卫多为旧部,若知吾伐宋,必应声来归。况吾将有儋珪,马有拔汗,直捣宋都便可,何须曲路绕行耶?”遂不纳,即遣爱将儋珪率拔汗马军,奇袭泽州。
时建隆元年四月也。儋珪惯用大铁枪,所部精锐拔汗马军,凡战多为前部。既受命,珪率军驰袭泽州。大枪抖出,刺史张福毙命;快马踏过,城池据为己有。
捷报呈至李筠,筠大悦,重赏儋珪。又遣刘继冲再往晋阳乞援,云汉主若举兵南下,愿称臣做前部。刘钧得书甚喜,遂一面遣使旨封李筠为西平王,赐以金帛良马,一面又调兵遣将,欲以亲征,暂且不表。
真是这边欢乐那边愁,泽州失陷,边探飞报汴京。宋祖闻信大惊,向群臣问策。枢密吴延祚进言道:“潞州势险,李筠若闭而固守,破之未知岁月。然今离巢而犯,如虎落平川,乃恃勇无谋也。陛下遣一军北上扼要害,复命一军西向夹击,立可破之。”
宋祖称善。遂遣石守信为主将,高怀德副之,率军二万北上迎阻,临行密谓二将道:“兵必神速,勿待其军入太行,否则汴都断源,筠顺势而来,大宋危矣。”二将领命即去。旬月,复命慕容延钊做大将,王全斌佐之,率军二万作东路西向进兵夹击。
却说李筠是日聚将议事,忽闻刘钧率队亲来,兵至太平驿。大喜,率官署亲往迎之,伏拜于路旁。然见汉军将寡兵稀,寥寥残弱,不禁憾悔,与刘钧道:“伐宋遣将可也,何劳陛下亲来?”
汉主本不愿来,全为趁机强至,闻言,遂心生一计,道:“卿勇猛可捣关隘,兵悍足以克敌,不若朕命宣徽使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