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和阳(-)爻出现在我国的夏朝的占书《连山》中。故《山海经》中有:‘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这就是说,在夏朝时就有《连山》这样的八卦书,而八卦又是由阴阳这两个最基本的爻组成的,所以阴阳学说,至少起源于夏朝是无疑的。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对立制约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上下、左右、寒热、昼夜等等,阴能制约阳,阳能制约阴,它们在相互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阴阳两种对立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然而阴阳虽是两种对立的矛盾,又是互相统一的,唯有这种统一,然后才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故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始终。
阴阳的互根作用是说: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使之也。’因此,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说: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阳长阴消,阴长阳消的不断运动变化中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由于阴阳两个对立的矛盾,始终处在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系辞》有:‘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平,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暑来,署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说:相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系辞》‘阴阳合德则刚柔有体’。阴与阳是对立的,但又有相依存的方面,只有阴阳统一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样阴阳才能长期共存。
在华夏族的医学体系中,当阴阳双方相互的制约而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时我们叫‘阴平阳秘’。对于人体来说就会身体健康,当这种动态的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打破时就会生病,严重时就会导致死亡。
这一道理,若能运用到应对走火入魔的魔法上,也许对你和你的手下都有帮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话说的多么的精辟呀!它道出我们华夏族传统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即‘治病必求于本。如果老胡头没有记错,知县大人应当还送你一本《黄帝内经》,若能参透一二,解除魔法之痛、起死回生,也不是不可能!”
老胡头看起来满嘴胡诌、滔滔不绝,实际上是在吊住大和尚一口气,调动起他对求生的信心,让他在浩如烟海的国粹典籍中去寻找生的希望,即使不能起死回生,也会减轻痛苦,死的舒服一些。没想到一听到《黄帝内经》,大和尚经双眼放光,急切问道:
“我等深知大师乃世外高人,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天——救救我等!”
“救救我等!救救我等!”
“我等愿做凡夫俗子、平平安安,再也不做什么狗屁魔兽流弟子!”
不知什么时候,庙外几名两眼发直面带饥荒之色的粗布僧人竟站在门外,一起走进庙里,跪倒在地冲着老胡头哀求道。
“咋掉这几个人?哪些人哩?都死啦?”当日这些魔兽仅剩的队员可都是老胡头亲自送到这里,难道在这大荒之年一下饿死那么多?
老胡头心中一阵阵直犯嘀咕,后悔自己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