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护花郎(下) > 护花郎(下)最新目录

第十五章 此心依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偏远的地区,所使用的文字相当罕见,虽以国家称之,但其实只是一个强大的部落。朝廷中一时间竟找不到人可以解读这份国书。

这一年,北方的契丹部落与奚部落正逐渐强大,对唐帝国的边防造成了威胁;而吐蕃虽暂时与唐朝廷达成和解的盟约,但仍随时可能再对大唐发动攻击,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战争。

对西域的管束与边防军费开支的增加,再加上去年洛阳一带的黄河溃堤,水患肆虐,种种问题使大唐国库日渐空虚。

倘若唐朝廷无法解读这封国书,不仅将大失天可汗的威信,同时也可能造成西域部族的叛离,带来无倔患。

朝见大会结束后,帝王震怒,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被下令留在宫中,不许出城,直到有人能够解读这份蛮邦国书为止。

身为弘文馆校书郎的吕颂宝本来只是个九品小官,这场风暴应该扫不到他;但他的顶头上司,弘文馆大学士们纷纷被召入集贤殿中商议,他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再者,这份国书确实关系到大唐的国运与尊严,不能不严正以待。

尽管想着女儿,想要回家吃饭,但眼下人人自危,走不开身;吕校书坐在弘文馆里,与其它同僚正努力地翻查着馆阁里所藏的西域文书,尽最大努力在明日早朝的最后时限到来前?翻译出国书的内容。

到了次日,天未亮,早朝前,吕祝晶早早便醒过来,穿好了衣服,准备出门。

慧安公主的马车就停在家门外。

挂虑着爹,以及在朝为官的朋友们,她请公主带她入宫。

听说昨天夜里,明皇夜不安枕,下令周知宫中大臣,若有能译出国书者,重赏;若译不出,所有朝臣一律减俸降职。

坐上马车时,李静问道:“祝晶,你有把握吗?”

祝晶摇头。“我没有把握。”

可是她真的很担心,如果到今日最后的时限过后,国书还译不出来,第一顺位倒霉的,必然会是翰林院的供奉们,第二顺位倒霉的,就是在弘文馆任职的爹了。

“先让我看到那篇国书再说吧。”李静带着祝晶进宫,并在早朝前一刻,晋见了帝王。

唐明皇正为国家大事烦恼着,听说慧安公主求见,本来无心接见,但侍从又通报道:“欧禀陛下,公主带来能人,据说识得蛮邦文字。”

明皇大喜。“快传。”

可一见到一身寒素的吕祝晶时,明皇相当生气。“静儿,你胡闹什么?就这么一个寒微女子,也能识得蛮邦国书吗?”

慧安公主急急上前缓颊:“父皇万勿动怒,且听儿臣一言。这位女子名叫吕祝晶,是弘文馆校书郎吕颂宝之女,她曾游历西域诸国,识得许多蛮邦文字,假使那蛮邦国书尚未译出,何不令她一试?”

闻言,唐明皇稍稍息怒,看着低头伏在地上的吕祝晶,他道:“吕祝晶,你抬起头来。”

“民女不敢冒犯圣颜。”吕祝晶跪伏在地上,态度沉着、冷静。

“慧安公主说你能读蛮邦文书,是真的吗?”明皇又问。

“民女不敢保证能译出蛮邦国书,但求一试。”

“倘若你译不出来呢?”这可是关系到大唐天可汗颜面的事,不能轻忽啊。

“那么但请圣上责罚。”吕祝晶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父皇,试试无妨。”慧安公主在一旁又为祝晶请求道。

“好吧。”明皇做下决定,对身边的侍从道:“高力士,去集贤院取那份蛮邦国书来。”回头看着跪在地上的吕祝晶,又道:“倘若你真能译出蛮邦国书,朕必重重有赏。”

吕祝晶没有答话,因为自知她也可能译不出来,马上就要掉了脑袋。

等待高力士将国书取来的短暂时间里,她已经开始回想着自己的前半生。

爹若知道她擅自跑到宫里来做这件事,想必会担忧得白了头吧。

“启禀陛下,蛮邦国书取来了。”

高力士的声音让祝晶猛地回过神来。

下一刻,那以上好绢帛所写成的国书已经送到她的面前。

祝晶跪在地上,展开卷轴,那有着特殊符文的文字跃然纸上。

眯起眼,她松了一口气。

这是西亚的索利都斯文,与拂菻、怛罗斯等国同出一个系统。

“如何?能译吗?”李静来到吕祝晶身边,悄声询问。

祝晶抬起头,微笑道:“能。”

早朝时,官员分列文武,站在紫宸殿中。

王端坐玉座之上,玉阶左侧,命人临时设立一座帷幕。

当蛮邦使者以生硬的汉语,在朝臣及帝王面前请求针对该国的国书内容响应时,众朝臣鸦雀无声,唯有明皇表情泰然。

帝王身旁的通事舍人在明皇示意下,上前宣读刚刚拟好的敕书道:

“大唐皇帝敕日:我天朝王化昭昭,四海之国,莫不来归。今西域蕃国索利都斯遣使来唐,朝见我天可汗,请以公主和婚,缔交友好,然态度傲慢,实非弟邦之礼,故不许。至于西亚贸易站设立事宜,在两国友好的原则上,则准之。唯蕃国索利都斯需每年遣使朝贡,以弟邦奉我大唐帝国天可汗为兄,世世代代,永结盟誓。并赐《礼经》一轶,以宣教化。”

蕃使因识华语不多,不完全明白敕书的意思,因此明皇又令那站在帷幕后的译官,将帝王的敕书以流利的索利都斯语朗声宣读一遍。

蕃使听罢,大为惊异,求见译官。

明皇非常得意,笑诺。

通事舍人随即宣旨:“传我大唐译官出见蕃使。”

不仅是蕃使想见这名通晓西域语言的译官,甚至连唐朝廷的官员们也纷纷惊叹,想一睹此人面貌。西域小国如此之多,要能通晓偏远地方部落的语言,实是难事。

只见帷幕后,隐隐传来窸窣声响。一会儿,竟走出一名身穿宫廷服饰的年轻女子。

在这只有男人及宦官的会议诚上,女子的出现带来极大的震撼。

吕祝晶走到帝王面前,先行跪拜礼,然后才起身走到帝王座阶旁。

明皇得意笑道:“此人即是译官。如诸位所见,她是我儿慧安公主身边的侍从。我大唐人才济济,区区小国文书,小小宫女即能通晓,不需劳驾群臣费心。”完全不提及前一晚的人仰马翻

本章 共5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