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肖霞自一九九○年五月起始当了东风区二十一委的居委会主任,在两年之内,解决了“三难”,填平了“一坑”,建立了“一场”,名声大震,她这个小小的居委会主任,可是闻名遐迩了。.这是肖霞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作为,被居民称为“大能人”。
其实,这些难题的解决,肖霞的根本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她出于对工作的热心,尤其是出于对居民的关心,她才能够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忧居民之所忧。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肖霞才能不辞辛苦,不惧困难,想尽办法,东奔西跑,为民请命,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这几件大事的解决,更加唤起了肖霞关心居民的良知,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几年来,肖霞依然是不辞辛苦,为居民挥洒汗水,哪怕是一件小小的生活琐事,她都要亲临现场,解决问题。
二十一委里,有个居民家,老头叫做甘青山,是个退休工人,老太太叫做宫玉之,没有工作。这老俩口子,只有一个儿子,叫甘玉。甘玉在造纸厂上班。到了甘玉二十五岁时,娶了个媳妇叫林加娇,也在造纸厂上班。甘玉很孝顺,觉得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拉扯他一个子女,说什么也不出去单过。可这林加娇从心里往外不愿意在一起过。基于林加娇这种思想,她不免无事生非,鸡蛋里挑骨头,幻想着闹得不可开交,丈夫无奈就得出去单过。
这一天,林加娇又惹是生非,故意和老婆婆吵架。两人越吵越厉害,甘青山劝老伴,老伴不听;甘玉说媳妇,林加娇不但不听,反而破口大骂。宫玉之实在是忍无可忍,和林加娇激烈地吵起来。林加娇蛮不讲理,竟然动手打婆婆,宫玉之也毫不示弱,两人扭作一团。那爷俩上去拉拽,全家人撕撕巴巴,乱作一团,不可开交。邻居们闻讯赶来,连拉带劝的,也不好使。
有个居民叫成京春飞奔居委会报告,肖霞马上赶过来。肖霞一看,四人还在拉拉扯扯,那林加娇嘴里还不三不四地骂着。肖霞很气愤,大喊一声:“住手,都站到一边去!”四人一听,都松了手,见是肖霞,他们都不吱声了,那林加娇也久闻肖霞的大名,知道肖霞是个果断杀伐的人物,她再不敢骂骂吱吱的了。.
肖霞把几人叫到屋里,问问情况,当然,各说各的理。肖霞早就听说甘家的情况,知道林加娇的想法,她也听明白了今天吵架的是非曲直。肖霞把林加娇叫到了居委会办公室,屋里没有别人。肖霞对林加娇说:“加娇,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总想出去过,是不是?”林加娇听了,她不敢不承认,但她不说话了。
肖霞说:“加娇,甘家就甘玉这么一个子女,父母养大他,得付出多少辛苦?你不也是父母养大的吗?难道你就不体会当老人的辛苦和难处吗?就是你们在一起过,人口也不多呀?况且你公公婆婆,都是明理之人,这远近谁不知道?他们对你也是非常好的,你怎么不好好地对待他们?”
林加娇无话可说,她只好不做声。肖霞又说:“你们俩口子上班,老人在家,承担了全部家务,你们回来就吃现成饭,多好。现在有的年轻人,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难道,你也要做这样的人吗?”肖霞苦口婆心耐心地劝导林加娇,做了几次思想工作,肖霞也做了甘青山夫妇的工作,也找了甘玉谈心。终于,诚心感动了上帝,林加娇想通了,和婆婆公公和好,一家人过着和睦温馨的日子。
他们很感激肖霞,肖霞说:“这没啥,是我该做的,你们家和好就行了。”
像甘家这样的家庭纠纷,何止一家,肖霞一一地做工作解决了问题。居委里还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葛红绫,她一辈子没有儿女,老伴盛开建几年前驾鹤西去,剩下她孤苦伶仃。葛红绫已是耄耋之年,体弱多病,生活难以自理。
肖霞接任以来,天天地去葛红绫家,悉心地照顾她,给她洗衣服,给她做饭,收拾屋子,凡是家里的活计,肖霞都包了。肖霞还给葛红绫梳头,洗脚,和她聊天,问寒问暖,就像是亲生儿女一般,肖霞还让佟文成去帮助老人家干家务活,老人见人就夸肖霞夫妇,她心情很舒畅,活得有滋有味的。
后来,肖霞请示上级领导,联系敬老院,把葛红绫送到了敬老院,肖霞经常去看她。肖霞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她就让丈夫佟文成也去,佟文成给老人生炉子,劈柈子等家务活,他都干。佟文成非常支持肖霞的工作,有某人写了佟文成支持肖霞工作的文章,题目是《支持居委会工作的志愿者》,文章很感人,肖兰还看过。佟文成还得了这方面的奖励证书,是牡丹江市委员会、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面写着“优秀社区志愿者”,肖兰也看过。
像葛红绫这样的鳏寡孤独的居民,也不止一个,肖霞都对他们进行了关心和照顾,使他们活得开心快乐。二十一委里,有一千多户居民,生活困难的也大有人在,肖霞对他们也是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凡是有点儿能力,自己养活自己的,肖霞想尽办法,奔走呼号,给他们找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出路,有了收入,过得好一点儿。
对那些实在是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肖霞给他们办低保。这个办低保,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数量不能太多,上级是有规定的。
肖霞对每户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的居民,她都亲自调查了解,深入到他们的家庭之中去,解决一些困难,帮办低保。
有个将近五十岁的男居民丛乃华,他的妻子霍华和他离婚了几年,孩子丛小宝小,好在妻子领走了孩子,不知去向,失去了联系。丛乃华身患多种疾病,什么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他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整天病歪歪的,生活勉勉强强地能自理,经济来源没有,生活十分困难,那有钱看病吃药?丛乃华几次地自杀未遂,都是意外地被人救下,他整日地被病魔折磨不算,精神上的包袱非常沉重。肖霞经常地去看他,甚至自己掏腰包,给他买药,买食品,买生活必需品。肖霞还做他的思想工作,开导他,鼓起勇气,好好地活着,精神上愉快,病情也会减轻。
肖霞给丛乃华办了低保,这样,丛乃华就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每月有百十来块钱的生活费,冬天还给一千多块钱的取暖费。肖霞根据丛乃华身患多种疾病的实况,多方地奔走,解决他的部分医疗费。丛乃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连连地说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