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就连黄埔军校的创办,也得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的大力支持。1924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创建于广东,讲武堂给予了人力、物力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帮助。讲武堂分别派步兵科长刘耀扬、骑兵科长林振雄、炮兵科长王柏龄、工兵科长帅崇兴分别担任黄埔军校步、骑、炮、工四大兵科科长,并派一批军官带一批枪械协助办学。林振雄后升任教育长,王柏龄升任教授部主任,叶剑英(讲武堂第十二期毕业生)为教授部副主任。
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其开办之初,明显地有几个重要特点,使它显得更不一般。
第一、规模较大,班次较多,学生人数也比较多。云南陆军讲武堂一开始就开设了甲、乙、丙三班,计420人。以后又从丙班学员中挑选成绩优秀者100人,特授学术,为特别班。1910年初随营学堂(系由部队中选拔学术科学好的军士和上等兵,加上一部分普通学校学生)200人并入丙班。同年5月,云南两级师范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有志从军者30人,投入讲武堂,于是讲武堂又设一“附班”。这样,开办之初,全校学生只有630人,1910年8月,甲、乙两班第1期学员毕业时,又调选了甲、乙两班第2期学员各80人入堂学习。这样,辛亥革命爆发前,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接受过军事训练和民主革命思想洗礼的近800人。这批人返回新军和巡防营,成为辛亥云南起义的重要骨干和基本的力量。
第二、学制较长。根据清末关于军事学堂学制的规定,讲武堂的学制每1期一般为4个月,除假期及往返时间外,实际在堂学习时间仅为3个月,而云南陆军讲武堂甲、乙班学制为1年,特别班为两年半,丙班为3年,学制要比规定的时间长几倍(而实际执行却又短一些)。
第三,课堂设置完善。教学质量较高。云南陆军讲武堂分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五种兵科。甲、乙班入堂后重点学习军事学科,如地形学、筑城学、兵器学、军制学、卫生学等,并学习兵科教程,如本兵科的典、范、令等。丙班、特别班先学习普通学科及军事学基本教程,如国文、伦理、器械画、算术、史地、英文或法文、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工作教范、野外演习等,然后分科专业学习军事学科和本兵科教程。学校的制度和作风是仿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纪律非常严格,每天上课6小时,上操2小时,早晨有体操和跑步,晚上还有自习,而且夜间有紧急集合的训练。由于课程较为完善、教学严格、纪律要求高,使得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生的质量在当时与其它军事学堂相比,高出一筹。
在胡明华前世的时空里,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其中第三期的朱德、第十五期的叶剑英,双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还有解放军中的白族将军周保中,后来成为朝鲜国家领导人的崔庸健,越南临时政府主席的武海秋,担任越南国防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的武元甲大将,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的李范奭等都是从讲武堂走上的革命道路。可以说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现代史甚至东亚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