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特种兵 > 大明特种兵最新目录

第一百九十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皇上大人的病有所好转,反而把个奄奄一息的皇上大人给弄的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直到皇榜贴出三天后,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出现,并且带来了自己据说的祖传秘方,仙方灵露饮。这个人却也不是什么太医,而是兵部尚书霍维华,这位霍大人的职位,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国防部长。如此看来,霍部长的确是三位立体的跨领域人才,至少,魏公公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仙方灵露饮的配方如下:优良小米少许,放入竹筒蒸煮,竹筒底部镂小洞,安放瓷碗一个,边蒸边加水,蒸好的米汁流入瓷碗,直至碗满为止。碗中既是灵露,有长寿强身之功效。

这个东西的功效倒是不好说,不过,按照正常人的正常思维,这样制造出来的东西,应该有一个更通俗的叫法,“小米粥”。

说一句,这个事件最早由当年明月兄考证,在这里完全是引用。不过,霍部长和魏公公的脑子,似乎也真的是秀逗了,用小米粥,去抢救一个垂死的人,这也不是正常人能琢磨出来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天启帝喝了会子小米粥,竟然感觉精神忽然好了些,这让魏公公比较高兴,霍部长比较高兴,甚至连张皇后也比较高兴。眼看着这五千两黄金和一等伯爵就当上了。

魏公公忽然大叫一声,:白日不照我精诚啊。这声大叫并不是凭空的,因为略微感到有些好点了的皇帝一下子就不省人事了。

报着最好的想法,去做最坏的打算,魏公公只好制定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几乎与此同时,张皇后也在做出危急时刻的应急之策。她急招了英国公张维迎入宫议事。

英国公张维迎,最高世袭公爵,只用一句话就能证明这位国公爷到底有多牛。朝廷内外都姓魏,唯有他,不买魏忠贤的帐,且魏公公恨的牙根直痒痒,却完全没有能力把他怎么样。

由此可见,有一个比较牛的祖先到底有多么重要,他的祖先,就是燕王靖难之役中的第一大将张玉,几十个人就敢追着十几万人跑的战神。张玉阵亡,却给北军带来了精神鼓励,朱棣一鼓作气,击败了盛庸和平安、铁铉,顺利即位,谓之明成祖。张玉就此成为功勋第一,爵位第一,其子孙几百年来,屹立朝堂而不倒。多少年了,许多人来了,许多人走了,英国公世系永远在那里,没有任何人动得了。

英国公奉召进宫了,这位国公爷今年四十几岁的年纪。身穿蟒袍,头戴七梁冠,这是英国公府特许的,郡王服饰。他径直来到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叩阙请见。

不多时,皇后的贴身侍女墨菊迎了出来,:“国公爷,皇后娘娘说了,她不便出来迎您,让婢女代为迎接,请国公爷移驾。”。

张维迎拱拱手,:“臣不敢当如此的大礼。大姑姑先请”。说着,跟着墨菊亦步亦趋进入宫内。

皇后已经等候多时了,她都没有坐到暖塌上。而是站立着。这对于臣子来说,已经算是降阶之礼了。张维迎一进到宫内,看皇后站立等候自己,先自吃了一惊。

按官场的规矩,张维迎对皇后叩首,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且自报职名,:“臣英国公张维迎,叩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抢前一步,虚抬了一下手,“英国公情起,你是殊勋之后,本人也与朝廷多有建树,先帝在时,都允许你入朝不趋,不报职名。本宫怎么能当得起你这一拜呢。快快请起来!”。

这话说的很真诚,也很暖心,张维迎起身,垂首站立。张皇后吩咐一声,:“墨菊,好不晓事,在坤宁宫内,岂能让张公爷站立答对,来呀,赐绣墩。”。

张维迎谢座,坐到绣墩上。却看到娘娘仍然站着,自己就有些不自然之色。张皇后看得出来这些,说道:“英国公不必介怀,本宫也是坐久了的。站起来舒活一下,没什么虚礼。今日把你叫来,是有要事相商”。

有要事相商,这就对了,早在张维迎的意料之中了。这位英国公眼见朝廷之上一片混乱,国事完全是乱了套了,索性称病不出。但是国家大事,他还是关心的,这么大的公爵,要事没有几个亲信,那岂不是笑话了。

这几日,就有他的几个心腹人,到府上说,:皇上想来是快不行了。

对于这话,张维迎并未敢轻易相信,而这次皇后身为国母,却下令宣召自己,这本来不符合常理,一旦如此,肯定是有什么宫廷中的大事了。换句话说,自己这几天得到的消息,或许是真的,皇上,真的不行了。

凌云在盛京城得手了,这顺利的程度,让他有些迷茫,在他的思维体系里,皇太极也是个比较棘手的角色。至少,他能控制住多尔衮,能干掉莽古尔泰,能在所谓的四大贝勒里脱颖而出坐到最高皇位上,就凭这个,他也肯定不是个吃干饭的。可是事实却是如此,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没动什么刀兵,就把皇太极控制住了。

可是凌云没有想到,多尔衮也没有想到,就在盛京得手的同时,北京变天了。天启七年,本就病怏怏了好几年的木匠皇帝,终于一病不起,眼看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此时此刻,天启皇帝朱由校,正奄奄一息的躺着御榻上,已经快要说不出话来了。

天启皇帝朱由校,该对他的人生,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了。明光宗朱常洛皇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的兄弟,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暴毙,经过移宫案的风波,朱由校被拥立即位。次年改元天启。因此也叫他天启帝。熹宗好木工,即位之后不理朝政,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幸亏有孙承宗、杨涟等人在内,袁崇焕等人在外,苦苦维持。大明王朝在大厦将倾之际,却还在维持着。

然而一切终究是到此为止了,疯狂玩了这么多年的朱木匠这一次,一病,就再也没能起来。皇宫内外,一片哗然。但是最为关切皇帝生命安全的,却是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张皇后,一个是魏公公。

张皇后与朱木匠可是夫妻情深,不管他是木匠,还是皇帝,从这个叫张嫣的女孩十五岁进入皇宫开始,就只当他是自己的丈夫。而魏公公却没有这样的好心思。

魏公公这辈子不容易啊。很多年前,他的名字是李进忠,他的身份是大沧州肃宁县的一名混混,混混混不下去的时候,就改行干了太监。还是自宫的。能进入宫中,也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熬了很多年,终于傍上了当年的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